三國志集解序例

昔杜元凱專精左傳、其集解序云、「古今言左氏春秋者多矣、今其遺文可見者十數家、大體轉相祖述。預今所以爲異、專修丘明之傳以釋經、其有疑錯、則備論而闕之、以俟後賢。分經之年與傳之年相附、比其義類、各隨而解之、名曰經傳集解。」何平叔論語集解序云、「所見不同、互有得失、今集諸家之善、記其姓名、有不安者、頗爲改易、名曰論語集解。」裴世期上三國志注表云、「事宜存錄、畢取以補其闕、辭有乖雜、抄內以備異聞、言不附理、矯正以懲其妄。繢事以衆色成文、蜜蠭以兼采爲味、故能使絢素有章、甘逾本質。」其子龍駒史記集解序、「云采經傳百家竝先儒之說、删其游辭、取其要實、或義在可疑、則數家兼列、時見微意、有所裨補。譬嘒星之繼朝陽、飛塵之集華嶽。號曰集解、未詳則闕。」諸氏所論、玉律金科、注家所宜奉爲圭臬者也。

自晉灼集注班書、 見顏師古漢書序例。 顏監得所依據。李賢招集諸儒、同注范史、菁英薈萃、蔚然鉅觀。松之父子、注解馬・陳、 松之注三國志、子駰著史記集解。 網羅放失、出自一門、一爲龍門功臣、一爲承祚諍友。兩代閎儒、千秋盛業、師古・章懷、同垂不朽。洵紹述之美譚、藝林之佳話矣。

近代纂輯、羣推葵園、兩漢注解、裨益來學。其郡國志注云、國志栞補、曾有私願。設天假之年、當已成書。惜留闕遺、全功未竟。不佞治陳志有年、爰踵前規、纂成三國志集解六十五卷。區區之愚、亦猶葵園之意也。

或謂陳志簡絜、注釋宜詳、裴注明通、奚事詮解、不知世期所採、都爲魏・晉名編、流傳到今、悉成故書雅記。溫公通鑑、摘取頗多、身之音註、亦極暢達、 通鑑多採裴注、胡氏於所採者多有注。 理宜蒐羅、藉便瀏覽。注家有疏、已成先例、曲折剖判、不厭求詳。亦有裴注偶誤、閒存商搉、疑滯埽除、敷暢厥指、亦學者所有事也。

不佞所據國志各本及徵引各注、略見覆胡綏之先生書中。 見本書附錄。 王注兩漢、身當淸代、推崇官本、別具苦衷。實則官本沿明北監之誤、遠遜毛本。盧抱經續考證抨擊官本之短、洵爲諍臣、當時顧忌、竟未流布。宋・元舊刊、可資參證、閒有誤失、貴能鑒別。衢本初印、已難饜意、三朝修補、益失廬山。馮氏精校、世稱善本、 明南監馮夢禎校刊本。沈家本校勘記卽據此本。 俗書破體、訛奪亦多。西爽無足齒數、陳本紕繆百端、金陵翻雕汲古、後勝於前。世人貴遠賤近、淺識盲從、第悅皮相、無足取焉。

諸家箋注、東潛最爲繁富、然秕稗留遺、愆違盈目、隨文糾正、無所隱飾、推之衆說、亦復云然。或謂旣知乖舛、卽宜芟除、奚爲存錄、徒穢篇章。不知摭拾不周、人疑闕漏、匡矯不力、慮失眞詮、雖云辭費、實非貿然。

各家採錄羣籍、悉冠以某氏所云、其未加者、皆不佞所徵引也。古人謂文必已出者、謂論著之文也、注家吸納衆流、援引患不徵實耳、不必盡出之己也。不佞無似、遠稽杜何二裴之說、近仿葵園之例、黽勉以赴、頗竭寸心。

拙稿纂成、承綏之先生審閱十餘卷。 綏之按語、具錄書中。 秋閒綏之南歸、不獲質疑、不佞才質駑鈍、誤謬良多、見聞狹隘、采輯未詳、異日續有所獲、擬仿王氏范書集解校補例、別本單行。顏監班書注成、時年六一、不佞卒業是書、齒亦相若。自慙固陋、何敢妄附前賢、積歲編摩、竊願希蹤曩哲。大雅閎達、幸匡不逮。中華民國二十五年丙子重九日、沔陽盧弻撰。



三國志集解序

昔章學誠之籑文史通義也、泰半肊說、余取其兩言、曰六經皆史、曰才・學・識三者兼、必知史德。前者本王通中說而類推之、姑勿贅論、後者本邱濬大學衍義補、而小變之。作史然、注史亦何獨不然。苟知史德、作者何懼人禍天刑、注者孰非蠭蜜萍實也。吾友盧愼之評事、鑽揅陳壽書有年、成三國志集解六十五卷。引偁浩博、辯證詳明、綜貫全文、則評人海槪夫生平、述事務明其始末、如行陳之鉤聯蟠曲、各有條理。稽譔成說、則攷異必衷於一是、知新輒得其大通、如解牛之批卻導窾、因其自然。試以武・文二紀言之、如獻帝聘操三女、據范書獻穆曹皇后紀、三女爲憲節華、後立節爲后。證以本紀建安二十年帝立操中女爲后、陳留王奐紀景元元年、故漢獻帝夫人節薨、知立爲后者、乃節非憲。丕升壇卽阼、據受禪碑爲辛未、非庚午、又據通鑑考異說、知宋時所見陳志、傳寫已誤、 十一月癸卯令葬士卒死亡、與受禪事無涉、惟一字爲衍文、故下文書十一月癸酉、抹去前文一字、則前後皆貫。惟庚午・辛未、相差一日、他書作十一月受禪、蓋未細認後文十一月字、或襲誤本陳志、或後人據誤本妄改、諸說紛紛、殊嫌詞費。 則國史有鉤稽。建安元年費亭侯之封、據類聚載獻帝兩詔、及操上書、正「封」爲「襲」字之誤。注引魏武故事載操令稱孤祖父以及子桓兄弟五句、乃歷序累世承恩之語、擧子桓以槪餘人。下文封三子爲侯二句、則別爲一事、明子桓不當改子植。又鄄城侯曹植誄、據本傳黃初四年已徙封雍邱王、乃七年仍稱鄄城侯、是裴注之失、則家乘有釐訂。出關過中牟爲虎牢關、非函谷關西入山攻毒等本屯、卽西入黑山、非西山、九江郡治所在。自西漢・東漢漢末及三國魏・吳分據、或治陰陵、或割入廬江、或曰淮南、而以治壽春居多、剖析極細。睢陽渠卽在睢陽、故祀橋玄文云北望貴土、乃商邱而非陳留。袁尙若循西山來、西山當卽鼓山、亦卽滏山、下文臨滏水爲營可證、尙保祁山、祁山卽濫口、非今鞏昌府之祁山。白狼山在石城・平岡之東、非在石城西、非在凡城、又非在今建昌。劉備走夏口、此夏口在江北。兩漢江夏郡治西陵、建安中、江夏太守劉琦合江夏戰士萬人、與備俱到夏口。此後魏・吳竝置江夏郡。文聘屯石陽、別屯沔口。嘉平閒荊州刺史王基表城上昶徙江夏治之以逼夏口、而漢末及魏・吳之江夏郡治、非復漢治之舊。操至赤壁、此赤壁當在江南。今言赤壁者有五、漢陽漢川黃州嘉魚江夏。當以嘉魚之赤壁爲合。延康元年、黃龍見譙、譙本漢縣、在今安徽潁州府亳州治。水經獲水注有龍譙固、無改譙縣爲龍譙國之事。龍譙固在今河南歸德府虞城縣東北、亦兩不相涉。循蔡潁浮淮、蓋自潁口入淮、若蔡陽則阻礙山川、無相入之理。自譙循渦入淮、此以今懷遠縣北之渦口爲入淮之口。若至睢陵、或至淮陰入淮、則已至徐州界、下文不必言從陸道幸徐。凡此、或準地望、或案軍情、或■行蹤、皆融會上下文而得。則地理有講求。呂布到乘氏爲其縣人李進所破、李宋本作季。據本書李典傳所稱、知李爲乘氏大姓、季乃誤字。注引英雄記孔伷字公緖、陳留人、與孔宙字季將爲魯國人者不相涉。引曹瞞傳有眭元進、非卽眭固、固字白兎、前已爲史渙斬於犬城。又自注云、潘勗字元茂、陳留中牟人。陳留二字誤。本書衞覬傳河南潘勗下引郡國志及晉書本傳、辯別極當。則人物有攷覈。其論官制、謂洛陽縣有尉、無都尉、濟南國十餘縣、因領縣時有增損、故言「餘」、以爲不定之詞。大將軍位在公上公下、視人爲轉移、又或在太尉上。軍師祭酒、時操爲司空、知此爲司空之軍師祭酒。五官中郞將、黃初後仍置。散騎常侍司章表・詔命・手筆之事、非不典事。延康元年注引丕令、後有癸丑宣吿督軍御史中丞司馬懿語、謂督軍與御史中丞似爲兩官。鉤析致爲分曉。攷工政則建安二十一年注引魏書、有「車馬幸長水南門」句、謂渭水注之安門非長門、長門與長水無涉、安門亦與長水南門無涉。文帝出長安門卽長門亭、非長安城之安門、亦非長安門之長門。黃初元年自注、門曰承明、謂建始殿在北宮、爲後宮出入之門。門曰承明、直廬卽曰承明廬。論斷亦見了當。釋書目則謂注引曹瞞傳非「被山」作、細讀類聚自見。袁曄獻帝春秋雖曰不經、頗資異聞、爲通鑑所采。魚豢魏略、其西戎傳殊方絕域、最爲翔實。近張鵬一輯本所采諸傳甚多。張華博物志卽博物記、據鍾會傳注引記所載王粲事、與今本志文同、不得分記・志爲二。意指又復周密。此類遽數之不能終其物、而大要尤在不沒人之善。以故於操則納張濟妻諸事、以爲閨門紊亂、宜國祚短促。因燒管事盡殺百官、以爲與屠戮徐州、同一殘酷、而盛稱其能用棗祗・韓浩屯田之議、曰、知本有遠謀。又稱其示攻董卓兵以天下形勢曰、此取三面合圍之計、地理兵謀、瞭如指掌。所以爲一世之雄、惜無周公管仲之志。於丕則甄后之卒、以爲開國之初、不能容一婦人、事涉離奇。任城王之薨、以爲實爲所害。天性涼薄、宜享國不永。而以金策藏之石室、歎爲善政。災異勿劾三公、推爲卓識。后族不得與政、卽引承祚語、以表其賢、而深慨齊王之廢、高貴鄕公之卒、皆假太后令以行、眙謀雖臧、莫之或守、此之謂惡而知其美。因孫權上書稱臣、而以堅策爲豪俊。謂麋竺能識英雄、謂魏諷有才智、不能以事之無成而貶。於齊王芳紀「何晏奏」下引李光地何焯說、謂爲平情之論。於高貴鄕公紀幸太學問諸儒下、謂知人論世、不宜苛論。於武宣卞皇后傳本倡家下、謂倡樂不似後世之淫業賤流。卞后一生、傳無貶詞、世說且列之賢媛、不能以深惡曹瞞、而亦苛詞醜詆。而王淩諸人傳、特用李善文選注之例曰、此皆魏之忠臣義士、君子平情論事、不以成敗相繩、不佞攷訂事實、不爲空論、特發凡於此、是尤深切著明者也。是所謂史德也。昔鄭君注禮、往往駮正經文、史自馬・班已不能無舛、陳書遂亦難免、端賴後人訂補。如太后及弘農王之殺、非一時事、此在史家爲類序之法、有「及」字以爲聯屬、卽以爲區異、文義亦未盭、然不得謂非失之略。東略陳地、陳實在兗州西南。九月車駕之出、據范書獻帝紀八月幸操營。冀州之平、由袁譚之破。據獻紀、操破譚於靑州、「東」字・「九」字・「冀」字疑有誤。巴東巴西據本書張郃傳、及劉璋傳不待以朴胡杜濩爲太守、始置二郡。下辯之役、吳蘭被破、其時兩軍相距陽平、張飛等無走漢中之理、故通鑑但稱張飛馬超走。今走下有「漢中」二字、當衍。至「兵不滿萬」裴注有疑詞、然觀上文荀攸、下文許攸說及荀彧傳所稱、實爲以少敵衆。鍾繇傳雖有送馬一千餘匹語、當繇馬未至之先、僅有六百餘騎、又復何疑。此則分別本傳之得失、亦可云犁然有當於人心者矣。 通鑑建安四年采本書魏覬傳課鹽之策、陳羣傳延康元年制九品官人之法、彭城王傳黃初五年詔改諸王皆爲縣王、陳意此雖大事、而全書通爲傳體(詳後坿記)。故但分見各傳。今本已竄改操・丕等傳爲紀、則以爲失書也亦宜。 雖稽古同天、鄭君本論語古義、高貴鄕公主其說、書疏以爲非篤論、與本文違異、此尙沿誤、當引江聲尙書集注音疏・孫星衍今古文注疏。予有亂十人、論語・春秋・古文尙書同、釋文云、「本或有臣字、非。」此於注引劉廙別傳未正、當引劉寶楠正義。馗古逵字、尙少疏證、當引馬瑞辰毛詩傳箋通釋、 見兎罝篇。凡經小學說頗繁、此取其切合者。 此類殆若干事。顧炎武日知錄十三論曹植聞魏代漢、發服悲哭、以爲懿親之賢。嚴元照蕙櫋雜記議曹植爲丕母弟、上疏言「恩隆父母」爲失辭。閻若璩困學紀聞箋十三稱後主誅李邈、非他庸主及其毫髮。朱珔古文彙鈔九十六載劉紹攽論、又稱其任亮不少衰、伊・周不能得之於太甲成王、語有分寸、視袁枚「勝齊桓」之說爲優。兪正燮癸巳存稿七以魏書李苗・毛脩之兩傳論諸葛亮爲確當、而下引裴度語、李毛本抑亮、得裴說而益見亮之高遠。兪文豹吹劍錄謂亮不明大義、不忠漢室、四庫提要已斥其妄、但其說采入陶宗儀輟耕錄廿五。陶書近頗盛行、當申明提要以正後學。惠棟九經古義十二譏陳壽未知營陵是姓、順帝前已見於碑、何至孔融時始改「氏」爲「是」。兪氏癸巳類稿十四言胡化經晉宋閒撰、裴松之託言魏明帝序。又趙翼陔餘叢考六以赤壁・肥水之戰、武紀孫權傳先後互異、而主權傳。王應麟因學紀聞十三以王淩諸人雖敗、而千載下猶有生氣。今所見俱與之合、似宜徵引其說。此類殆又若干事。全書度亦無多、他日校補刊行、益臻美善。攷證之學無窮、其體本然也。書仿王祭酒兩漢書例、視集解有過之、視補注亦無不及、足與王書鼎峙而三。余見夫王氏荀子集解刊行、而後從事子書者頗夥、上焉者采錄王念孫雜志兪樾平議、雖少發明、而排比淸晰、尙便繙檢。下焉者據王兪說改易正文、案語往往不擧出原書、令人眯惑。甚或就空泛之疏、衍空泛之說、襲他處徵實語、全書中祇三四見、鄙彼成書之易、乃益歎此之成書匪易。司馬遷論次傳記爲五帝紀曰、非好學深思、心知其意、難爲淺見寡聞道。范曄後漢書自序曰、諸細意甚多、自古體大而思精未有此。雖注與作迥異、而其意固已近之也已。己卯十二月立春前三日、吳縣胡玉縉謹書於虎山橋畔之鄦■、時年八十有一。

案武紀稱操曰「太祖」、建安元年封武平侯後稱「公」、進爵爲魏王後稱「王」。而稱公下無一語斡旋或繳明、殊嫌倒置、是文例之最不可通者。陳壽何致出此。或謂不如槪稱「太祖」陳氏又豈不知、而竟遺斯巨謬、斷無是理、蓋經後人竄改也。志本傳體、無紀之一目、猶漢志高祖傳・孝文傳之比、而稱爲書。以魏・蜀・吳鼎峙皆各、未能渾一、遂三國之、無所謂帝某僞某也。又係私史、意在數十百年後、傳之其人、以明尊蜀微尙、 詳後。 不謂卒後卽由尙書郞范頵上表、遂入於官。今本非頵卽劉宋人改竄、而以後說爲近。何以言之。頵任尙書郞當惠帝元康末、未幾八王五胡俶擾、殆無暇改易。惟魏・晉雖假禪讓爲攘奪、皆未加害故君。劉裕篡位、廢恭帝爲零陵王、旋卽以被掩殺之。媚者以宋承晉統、晉承魏統、爲操諱飾、實爲裕地步。貿然改易、致與原書大相違異、而前後遂致不倫。凡太祖字及劉備陰與董承等謀反、吉本耿紀韋晃等反、 據范書獻帝紀、是起兵誅操凡若此類、觀趙翼廿二史劄記「論陳・范二書書法不同」條、可見。蓋後漢在三國前、范成書在陳後百餘年、雖未必全襲陳書、而大意當亦不遠。陳書經宋改、范不爾者、則以魏尙與宋接近、後漢已隔兩朝、人不經意、殆天之假手於范以正操罪、竝以正後之凡爲操者也。趙氏讀今本魏紀、而不悟其文例之不可通。一則曰創爲迴護之法、再則曰不得不多所迴護、而陳氏冤矣。 董卓傳語在武紀之類、是也。其首行當如孫堅傳例、書曹操字孟德、沛國譙人也、蓋相國參之後。下稱曹丕曹叡、不冠某帝字、惟劉備・劉禪稱先主・後主爲異。 詳後。 其曹丕受禪後稱帝、帝字皆丕字所改、如孫權稱帝後仍書名之例、權固自稱、丕雖由漢禪、實惡其迫脅篡奪、所謂朕守空名、以竊古義、顧視前事、猶有慚德者也。蜀・吳二志、稱操爲曹公、凡百數十見。孫權傳云、「建安二十五年春正月、曹公薨、太子丕代爲丞相魏王、改年爲延康。冬、魏嗣王稱尊號、改元爲黃初。二年四月、劉備稱帝於蜀。」此數語爲特筆、爲原本。試思操已封魏王、何以但稱曹公。王之一字、一若靳之於操、甯公之丕也者、蓋惡其稱王後冠服制度已同於天子也。然則不書「武皇帝」可知、不書「太祖」亦可知。大致武平侯以前、「太祖」字原是「操」字、方與下文稱公稱王融洽。餘「太祖」字是「公」字、方與蜀・吳二志稱曹公灌注。語在武紀、武紀是操傳二字、爲此書本傳體也。丕本受禪、何以不稱受禪踐帝位、但云稱尊號、一若出於自稱也者。先主傳建安二十五年下亦有魏稱尊號語、爲迫脅不容美以禪代也。然則不書文帝可知、餘帝字作丕亦可知。趙翼以蜀後主卽位、書是歲魏黃初四年、吳孫亮卽位、書是歲魏嘉平四年、欲以見正統在魏。不知此第表明蜀之建興元年、吳之太元二年、猶曩者中國紀年、下注明卽西歷若干年。不然、武紀稱操起兵已吾曰是歲中平六年、上文熹平・光和、下文初平・興平、皆漢帝紀年、中平亦漢年、將何以說。先主・後主之稱、意欲帝蜀、觀先主傳評云、蓋有高祖之風、楊戲傳稱戲著季漢輔臣贊、竝引贊語云、世主能承高祖之始兆、復皇漢之宗祀、可以槪見。而不帝之者、痛乎漢禪已爲丕奪、先主自稱帝、史法不能帝之也。惟不能帝之、遂三國之也。此春秋謹嚴之恉也。總之、本係傳體、無紀之一目、又係私史、非奉敕撰、明乎此例、就今竄改本讀之、尙可得其厓略。自誤以壽爲晉臣、晉承魏統、不得不帝魏、而其恉晦。誤以壽曾仕蜀、先主後主之稱、僅不忘故主、而恉愈晦。豈非讀陳志者一大憾事歟。若夫總目、顯係妄人僞撰、四卷下注「三少帝」、實非所施、六卷下注「列傳」、又爲贅設。凡史傳附見其人不妨多、其目則往往略擧其要、坿傳人又必有事可記。令廿一卷王粲下臚列十有八人、衞覬下潘勖王象但云與覬竝以文章顯、然猶可曰有文字關係。六十二卷胡綜下徐詳但載其字與里、而曰先綜死、其目自可從略。而書內本傳下一如總目、斷爲妄人增益無疑。凡此肊見、前人似未盡道及。 宋・元本、馮本分爲三目、與今通行本異、亦妄人增益之一證。 儻俊哲洪秀偉彥之倫、匡而正之、則幸甚。玉縉又書。



覆胡綏之先生書

展誦惠書、承示拙著三國志集解許以精深浩博、在長沙王氏兩漢書注解之。上且云考徵議論、兼擅其勝、地理尤精云云。奬借逾量、益增慚惶。鄙衷所欲求敎於大君子者、在摘我謬誤、免貽譏評、此時不敢遽爲定本、尙擬廣搜舊聞、藉補疏陋。承允寵錫序言、至爲忻躍。謹抒積愫、幸垂淸聽。昔年讀葵園祭酒兩漢注解、謂其便益學人、陳志簡絜、裴注贍詳、諸家疏證、互有瑜瑕、妄不自量、擬踵王書。綿歷歲時、纂成巨帙、藏山秘寶、我愧弗知、低囘鄕賢、前趨後步。略述軼聞、藉資譚助。不佞雅愛典籍、性喜收藏、某年偶得曹錫齡舊藏何義門評校馮夢禎刊本國志、朱書細字、工整異常、 章實齋遺書中有湖北按察使馮廷丞家傳。馮女適汾陽曹編脩錫齡云云。汪容甫述學中有馮君碑銘、所云亦同。始知曹君本末、是爲文字之緣。 校訂精審、多義門讀書記所無。獲此珍籍、草創權輿。官・私・宋・元刊本而外、兼錄諸家校本、有楊惺吾師舊藏批本二部、 近藏北平北海公園松坡圖書館。 不知誰氏手筆、擇尤甄錄、冠以「或曰」。 採錄他書不知誰某者、亦同此例。 雖云存疑、實不掠美。又有顧千里校本・ 北京大學圖書館藏、惜無印記、未知確爲顧校否。 盧抱經校本・ 南開大學木齋圖書館藏精鈔本盧文弨撰三國志續考證一卷。 李越縵校本・ 北平圖書館藏、札記已印行、尙有多處爲印本所無、拙著開卷所引卽是。 朱邦衡校本・劉家立校本・沈均瑲校本・沈家本校本・ 是書校語極精、惜未刊行、友人沈羹梅藏。惟訛奪滿目、校正數十百條歸之。 及近日時賢校本。或係手稿、或爲傳鈔、或假友人、或謀估客。隻義片辭、苟有採獲、援顏注漢書之例、悉擧諸家姓字。此可爲我公吿者、一也。竹汀晦之、昆仲濟美、如論精覈、弟遜於兄。少章慕廬、能見其大、大宗補注、精義無多。安溪侃侃、義正辭嚴、甌北西莊、談鋒犀利。穉安攷證、多詳日月、東濳注補、包貫衆流。侯姚藝文、姚爲繁富、沈引書目、後來居先。梁氏旁證、喜摭異聞、瑣言晚出、持論衡平。援鶉筆記、非其專長、孟慈職官、頗稱明備。洪謝吳楊、詳述疆域、劉氏知意、專主實齋。官本攷證、剽竊何・陳、專攻明監、所見已隘。紀傳莫辨、廩祿虛糜、諸家成書、短長互見。被山曹瞞、誤於句讀、祁山遁走、不辨山川。事實倒顚、年月歧異、捧腹解頤、指不勝屈。具見篇中、無俟縷述。鉤稽探討、剖辨詳明、但析疑似、期獲眞詮、醜詆深文、竊所不取。此可爲我公吿者、二也。馬彪續書、郡國釐然、沈約宋志、頗詳三國、攷訂沿革、取材二書。有淸統志、綱維目張、援古證今、可知得失。或謂旣釋今地、宜遵時制、不知今日版圖、迄無成書、閒有坊本、難資依據。世事風雲、日蹙百里、地非甌脫、勢等燕・雲、姑存吿朔、無忘在莒。景范紀要、悉準明志、前賢可師、非我作古。此可爲我公吿者、三也。輔嗣易注、蔚爲大師、方在妙齡、怪其早慧、鉤考本末、尋厥由來。伯喈萬卷、都付仲宣、家學淵源、師承有自、史無明文、推勘可得。王 朗・肅。 預。 盛行、奉爲圭臬、康成經說、竟爾式微。尊尙學術、亦緣內寵、里堂痛論、不爲無因。至若文擧已死、尙錄遺文、平叔云亡、仍刊集解、斯則直道猶存、不似後世之焚燬者矣。諸如此類、摘抉隱微、讀書得閒、軼事可傳。此可爲我公吿者、四也。史家三長、尤重史德、尊論如是、僕亦謂然。曹掾魏諷、誓殲阿瞞、當時交游、咸爲英俊。傾動鄴都、見賞元常、陳禕敗謀、孤忠鬱結、淮南三賢、前仆後繼、志匡君國、加以叛名。毌丘勳績、紀功丸都、彥雲・公休・勇烈千古、鄧艾耄年、裹氈履險、報國精忠、允宜彰表。子魚・景興、喪師失土、文休反覆、戀慕爵榮。謬竊虛聲、坐登台輔。文和譎險、士季譸張、春秋筆伐、黜貶奸囘、此則我公所謂誅姦諛於旣死、發濳德之幽光者也。凡此諸端、粗陳崖略、如荷採錄、撰入序言、點石成金、榮幸何似。翹首舊京、佇盼椽筆、賀詩實不敢當、旣承高詠、敢不拜嘉。附呈覆王季薌書・致家兄木齋書二通、亦論國志事、統祈敎正。

覆王季薌先生書

手敎敬悉。尊論糾葵園之失、不啻示下走之良規。葵園兩漢書注、班書補注在先、精力尙能貫串。范書集解成於暮年、又經兵亂轉徙、假門弟子之手、違失繁多。走所摘擧、錄於書眉、觸目皆是。以葵園之博洽、著述之閎富、猶難逃後學之乘瑕抵隙、走之無似、其能免乎。嘗論考訂諸家之失、厥獘有四、一曰成書之速、二曰不檢原書、沿訛襲誤。三曰不察當時情勢、詳稽年月、四曰不審地望、究用兵行師之塗。略擧數端、以資諧譚。如拾遺記所載之賈景伯、本東漢之經師、趙東濳以爲同一賈逵、遂指爲治河之賈梁道。又如鄴下初平、甄姫掩面、事在建安九年、子建年才十三。詞客惑於宓妃留枕之豔辭、遂疑陳思有不謹之嫌、此眞千古奇冤、應爲昭雪。黃州赤壁、誤自坡公、南陽諸葛、非其本貫、世俗耳食、未遑深論。大別小別、沔口魯口、宜遠稽善長之注、近參稚存之文。洪志吳表、創始維艱、謝注楊補、程功較易。 洪氏補志本於晉志、誤處極多。 謝號詳贍、後來居上、楊稱精核、著墨無多。然以涼州西平郡之事實、引爲汝南西平縣之資料、謝旣誤矣、王復因之。漢興一郡、置於建安之末、見獻帝起居注。李申耆輿地今釋竟闕其名。漢之焦先、焦山志誤爲焦光、欲以誇耀志乘、不覺厚誣來者。諸如此類、指不勝屈。若今日有劉子玄、將不知譏評至何地矣。至若魏明之崩、年方卅六、溯厥誕降、迹涉兩端、袁胤曹嗣、深滋疑竇、此承祚狡繪之筆也。魏王・魏公之號、皆董昭所創、此承祚誅心之論也。子魚江東歸來、勳庸未建、竟代文若坐躋三公。一代偉人、後世難繼、此承祚之曲筆也。臨菑聞魏代漢、發服悲哭、見蘇則傳、本傳不贅一辭、此承祚之省文也。是在讀者爲之發微抉隱、互證旁通、庶幾良史孤懷、千秋同契。又如阿瞞家世、難審本末、宮省事祕、莫識由來。繡女濟妻、再聯姻婭、開國母后、本自倡家、大書特書、無所隱諱、藉茲龜鑑、以示方來、上承馬・班、文辭質美、蔚宗藻麗、莫能及焉。管蠡所測、率臆披陳、發盲振聾、幸垂明敎。

致伯兄木齋書

比來兩月、朝夕治史、欲罷不能。今日始將魏志烏丸鮮卑東夷傳集解卒業。僅此一卷、不計原文、已盈百紙。數月精力、全萃於此。初藳甫竣、心神怡然、掩卷囘思、歷歷在目、此中甘苦、可得略言。烏丸・鮮卑、密邇邊陲、紀載較詳、程功尙易。句驪濊貊夫餘沃沮、立國有新舊之殊、疆域有廣狹之判、失毫釐而謬千里、混鴨淥而爲大同、以李申耆、楊惺吾師之最詳沿革、亦多依違、轉不若近人丁益甫之精。至訂正三韓之誤、滿洲源流考多有特識。前代紀錄、惟宣和奉使高麗圖經、稍近翔實。然輶軒采錄、祇紀當時、考獻徵文、無關往古。大抵古時四裔交通、悉由陸道、涉及海外、荒誕迷離、蓬萊咫尺、望若神仙、傳信傳疑、羌無左證。隋・唐以降、往來頻繁、載籍足徵、版圖可考。公度新志、冠冕羣流、尋摭菁英、充盈篇幅、此補注東夷傳之大略也。裴注引魏略西戎傳、足彌陳志之闕、殊方絕域、如數家珍、古之大秦、實爲羅馬、聲敎所被、遠曁歐西。凡鄒衍所不能詳、甘英所不能至、靡不臚列異聞、詳述土物、國凡敷十、言近三千、詞約旨豐、難能可貴、按之今圖、大端無爽。然欲加注釋、必先熟讀兩漢西域傳。蓋古之西域、卽今之新疆、南北天山、中亘戈壁、西踰蔥嶺、東起玉門。班書序述、精密謹嚴、後世紛紛著作、莫能越其範圍。定遠父子、久居彼邦、道里遠邇、勝兵多寡、河山險要、城郭繕完、耳聞目覩、纖悉周知、故能懋建殊勳、播爲實錄。 范蔚宗西域傳本諸班勇西域風土記。 每讀兩漢史傳、益歎班氏祖孫・父子・兄妹・弟昆、文才武略、萃於一門、不獨孟堅閎篇鉅製、炳耀千古。俯仰低徊、爲之嚮往者久之。乾嘉諸儒、考證精審、星伯後起、尤爲顓家。文卿證補、似近穿鑿、旁徵博考、訂誤析疑、纂輯成篇、殺靑可付。此補注西戎傳之大略也。小齋靜寂、晤對古人、移晷忘餐、爲狀至樂。鐙下涉獵羣籍、參閱新著、偶或倦極思寐、解衣就寢、寒冬夜永、旋復起坐、展卷娛目、輒至深更。近人姚振宗有輯錄七略・別錄佚文、漢藝文志理董拾遺各若干卷、隋經籍志考證五十餘卷。博覽閎通、可與惺吾師相比肩者、漢藝文志・儒林傳可稱古代學術史、爲學者必讀之書、得此君疏證、眞有益學人。又閱疇人傳有江夏劉湘煃傳、劉爲梅文鼎高足、著述繁富、而均失傳。章實齋極稱之、鄂人不能道其姓字。窮畢生之精神、以付諸無何有之鄕、可謂天下之至愚、然如弟之孳孳不輟者、亦不自知其愚者之流也。



上三國志注表

臣松之言、臣聞智周則萬理自賓、鑒遠則物無遺照。雖盡性窮微、深不可識、至於緖餘所寄、則必接乎麤迹。是以體備之量、猶曰好察邇言、畜德之厚、在於多識往行。伏惟陛下 盧文弨三國志續考證曰、「南監本陛下二字上平、下聖旨亦同。毛本則否。今案、中閒被詔奉旨等語、南監本亦不提行、從毛本可也。」弻按、宋本亦提行、此表爲劉宋時所上、自以不提行爲是。 道該淵極、神超玅物、 宋本「玅」作「妙」。 暉光日新、郁哉彌盛。雖一貫墳典、怡心玄賾、猶復降懷近代、 宋本「代」作「誠」、誤。 博觀興廢。將以摠括前蹤、貽誨來世。臣前被詔、 宋本「被」作「奉」。 使采三國異同、以注陳壽國志。壽書銓敘可觀、事多審正、誠游覽之苑囿、近世之嘉史。然失在于略、時有所脫漏。臣奉旨尋詳、務在周悉。上搜舊聞、傍摭遺逸。按三國雖歷年不遠、而事關漢晉、首尾所涉、出入百載、注記分錯、 宋本「分」作「紛」。 每多舛互。其壽所不載、事宜存錄者、則罔不畢取、 宋本「畢」作「採」。 以補其闕。或同說一事、而辭有乖雜、或出事本異、疑不能判、竝皆抄內、以備異聞。若乃紕繆顯然、 宋本「繆」作「謬」。 言不附理、則隨違矯正、以懲其妄。其時事當否、及壽之小失、頗以愚意、有所論辯。 宋本「辯」作「辨」。 自就撰集、已垂期月、寫校始訖、謹封上呈。竊惟繢事以衆色成文、蜜蠭以兼采爲味、故能使絢素有章、甘踰本質。臣寔頑乏、 宋本「乏」作「之」、誤。 顧慙二物。雖自罄勵、分絕藻繢、旣謝淮南食時之敏、又微狂簡斐然之作。 宋本「微」作「徵」。 淹留無成、祇穢翰墨、不足以上酬聖旨、少塞愆責。愧懼之深、若墜淵谷。謹拜表以聞、隨用流汗。臣松之誠惶誠恐頓首頓首死罪謹言。

元嘉六年七月二十四日、中書侍郞・西鄕侯臣裴松之上。 宋本「元嘉」二字低一格。錢大昕廿二史考異曰、「宋書・南史俱失載西鄕侯。」



陳壽三國史凡六十五篇、總六十五卷。 毛氏汲古閣本(後省稱毛本)卷首所題如是。金陵局覆刻毛本(後省稱局本)改題陳壽三國志六十五卷。余是書雖依據毛本、然局本校改之善者多從之。復以歷朝官私刊本・及各家評校本・參校分注於下。

魏志三十卷 局本改作魏書・蜀書・吳書。
蜀志一十五卷
吳志二十卷

裴松之注



三國志目錄 宋本・元本・馮夢禎本・(卽南監本、省稱馮本。)吳氏西爽堂本、(省稱吳本。)目錄俱分上・中・下、分載各書之前、各自爲卷、與毛本異。宋・元・馮本第二行書晉平陽侯相陳壽撰、毛本無之。黃蕘圃藏書題識有宋咸平刊本吳志二十卷、閱目錄牒文、知爲專刻本。盧文弨曰、「史・漢・三國目錄、皆宋人無識者妄爲之。南監本・毛本雖亦沿訛、而每卷標題尙如承祚之舊、後人猶得考而復焉、今本則無一不謬矣。」

魏書

一卷 宋・元・馮・吳本作卷第一、下同。元本卷第一下旁書「帝紀」二字。
武帝操 宋・元本「操」字旁書、下同。
二卷
文帝丕
三卷
明帝叡
四卷 三少帝 宋本「三少帝」三字作大字、下「后妃」二字同。
齊王芳
高貴鄕公髦
陳留王奐
五卷 后妃
武宣卞皇后
文昭甄皇后
文德郭皇后
明悼毛皇后
明元郭皇后 宋・元・馮・吳本作「明帝郭皇后」、誤。
六卷 列傳 宋・元本無此二字、馮・吳本有之。
董卓 李傕 郭氾
袁紹 子譚 尙
袁術
劉表
七卷 何焯曰、「陳登與陳容不同、此四人合傳也。」盧文弨曰、「何說誤。此卷本作呂布張邈臧洪傳、陳登自是附見、不當大書。」
呂布
張邈 陳登
臧洪 陳容
八卷
公孫瓚 何焯曰、「劉虞當附見。」
陶謙
張楊 毛本「楊」作「揚」。
公孫度 子康 康子晃 宋本「晃」作「恭」、誤。 淵 康弟恭
張燕
張繡
張魯
九卷
夏侯惇 韓浩 史渙
夏侯淵
曹仁 弟純
曹洪
曹休 子肇
曹眞 子爽 弟羲 訓 各本無「弟」字。盧文弨曰、「羲・訓皆眞子、無弟字是。」 何晏 鄧颺 丁謐 畢軌 李勝 桓範
夏侯尙 子玄 宋本「玄」作「宣」、誤。
十卷
荀彧 子惲 孫甝 霬
荀攸
賈詡
十一卷
袁渙
張範 弟承 宋・元本無「弟承」二字。
涼茂 馮本・毛本「涼」作「凉」。
國淵
田疇
王脩
邴原
管寧 胡昭 王烈 張臶 宋本「珔」作「臻」、誤。 焦先 何焯曰、「胡昭當在張臶之後、焦先乃裴注中人。」弻按、王烈當在胡昭之前、元本・馮本「焦先」作「焦光」。
十二卷
崔琰 婁圭 孔融 許攸
毛玠
徐奕
何虁
郉顒
鮑勛
司馬芝
十三卷
鍾繇 子毓
華歆
王朗 子肅 周生烈 董遇 隗禧 何焯曰、「隗禧乃裴注中人、不應附見。」盧文弨曰、「前所載焦先、後所載李孚・楊沛・留贊諸人、皆裴注中人、始爲此目者、失考甚矣。」
十四卷
程昱 孫曉
郭嘉
董昭
劉曄
蔣濟
劉放 孫資
十五卷 何焯曰、「此卷名刺史。」
劉馥 何焯曰、「子靖應附見。」
司馬朗
梁習 何焯曰、「王思應附見。」
張旣 元本「既」作「盶」、誤。
溫恢
賈逵 李孚 楊沛 何焯曰、「楊・李乃裴注中人、不應附見。」
十六卷 何焯曰、「此卷名守。」
任峻
蘇則
杜畿 子恕 孫預 盧文弨曰、「預亦見裴注中。」
鄭渾
倉慈
十七卷
張遼
樂進
于禁
張郃
徐晃 吳本・毛本「晃」作「冕」、誤。何焯曰、「朱靈當附見。」
十八卷
李典
李通
臧霸 孫觀
文聘
呂虔
許褚
典韋
龐悳
龐淯 母娥親 宋元本・馮吳本「親」作「英」。何焯曰、「淯母見裴注中。若據本傳、親字衍。」
閻溫 張恭 恭子就
十九卷
任城威王彰
陳思王植
蕭懷王熊
二十卷 武文世王公 宋・元本「武文世王公」五字大書、下列諸王公作小字。盧文弨曰、「夾行小書、全無義例。南監本皆大書。」弻按、各本次序、多不依本傳、今改從南監本大書於下。
豐愍王昂
相殤王鑠 元本「殤」作「蕩」、誤。
鄧哀王沖 毛本「沖」作「仲」、誤。
彭城王據
燕王宇
沛穆王林
中山恭王衮
濟陽懷王玹
陳留恭王峻
范陽閔王矩
趙王幹
臨邑殤公子上
楚王彪
剛殤公子勤
穀城殤公子乘
郿戴公子整
靈殤公子京
樊安公均
廣宗殤公子棘
東平靈王徽
樂陵王茂
贊哀王協
北海悼王蕤
東武陽懷王鑒 宋本「王」作「三」、誤。
東海定王霖
元城哀王禮 宋・元本「禮」作「札」、誤。
邯鄲哀王邕 盧文弨曰、「哀當從本傳作懷。」
淸河悼王貢
廣平哀王儼
二十一卷
王粲 徐幹 陳琳 阮瑀 應瑒 劉楨 吳本作「禎」、誤。 邯鄲淳 繁欽 路粹 丁儀 丁廙 宋本「廙」作「之」、誤。 楊脩 荀緯 應璩 應貞 宋・元・馮・吳本無「應貞」。 阮籍 嵇康 桓威 吳質
衞覬 潘勗 王象
劉廙
劉劭 繆襲 仲長統 蘇林 韋誕 夏侯惠 宋本「惠」作「東」、誤。毛本夏侯惠在孫該下、與本傳次第異。 孫該 杜摯 吳本「摯」作「望」、誤。
傅嘏
二十二卷 盧文弨曰、「此卷題桓二陳徐衞盧傳、泰自是附見、當從南監本旁注爲是。」
桓階
陳羣 子泰 宋・元・馮・吳本皆如是。毛本列陳泰、誤。
陳矯
徐宣
衞臻
盧毓
二十三卷
和洽
常林
楊俊
杜襲
趙儼
裴潛 子秀 盧文弨曰、「杜預・裴秀自合在晉書、陳壽亦未爲作附傳。爲目錄者、全不諳全書之體例。」
二十四卷
韓曁
崔林
高柔
孫禮
王觀
二十五卷
辛毗
楊阜
高堂隆 棧潛
二十六卷
滿寵
田豫
牽招
郭淮
二十七卷
徐邈
胡質 子威
王昶
王基
二十八卷 馮本「八」作「七」、誤。
王淩 令狐愚
毌丘儉
諸葛誕 唐咨
鄧艾 州泰
鍾會 王弻
二十九卷 方伎 宋・元・馮・吳本無此二字。
華陀 吳普 樊阿
杜夔 何焯曰、「杜夔不當在方伎之列。」
朱建平
周宣
管輅
三十卷
烏丸
鮮卑
東夷 夫餘 高句麗 東沃沮 挹婁 濊 馮本作「濊貊」。 馬韓 辰韓 弁辰 宋・元・馮・吳本作「弁韓」。 倭人 宋本作「僂韓」、元本・吳本作「僂人」。

蜀書

三十一卷 二牧 宋本作「劉二牧」、大書、劉焉子璋、小書。
劉焉
劉璋
三十二卷
先主備 宋本「備」小書、下「禪」字同。元本・馮本大書「劉備」。
三十三卷
後主禪
三十四卷 二主妃子 元本此四字大書。下書甘后・穆后・敬哀后・張后・劉永・劉理・後主太子璿。
先主甘后 宋本作「甘皇后」、下同。
先主穆后
後主敬哀后 宋本作「敬哀張皇后」。
後主張后
先主子永 宋本作「劉永」、馮本同。
先主子理 宋本作「劉理」、馮本同。
後主太子璿
三十五卷
諸葛亮 子喬 宋本無「喬」字、誤。 瞻 董厥 樊建
三十六卷 何焯曰、「五人名將同傳、關・張舊德、趙有護儲大功、孟起助平成都、漢升力攻漢中、俱爲開國元勳、故竝列焉。」
關羽
張飛
馬超
黃忠
趙雲
三十七卷 何焯曰、「二人盛年早喪、未竟厥施、故同傳。」
龐統
法正
三十八卷 何焯曰、「此傳俱負時望者。」
許靖
麋竺 毛本「麋」作「糜」、誤。
孫乾
簡雍
伊籍
秦宓 宋本小注「音密」。
三十九卷 何焯曰、「此俱毗佐宮府、敭歷中外、淸能貞亮之人。」
董和
劉巴
馬良 弟謖 宋本作「良弟謖」。
陳震
董允 陳祗 黃皓
呂乂
四十卷 何焯曰、「七人皆以才而不令終同傳。」
劉封
彭羕
廖立
李嚴
劉琰
魏延
楊儀
四十一卷
霍峻 何焯曰、「子弋應附見。」
王連
向朗 兄子寵
張裔
楊洪
費詩
四十二卷 何焯曰、「文學之士同傳。」
杜微
周羣 張裕
杜瓊
許慈
孟光
來敏
尹默
李譔
譙周
郤正
四十三卷
黃權
李恢
呂凱
馬忠
王平
張嶷
四十四卷 何焯曰、「三人繼武鄕之任、與蜀相存亡者。」
蔣琬 子斌 斌弟顯 元本無「斌弟」二字。 劉敏
費禕
姜維
四十五卷
鄧芝
張翼
宗預 廖化 元本大書、誤。
楊戲 王嗣 常播 衞繼 盧文弨曰、「王嗣等三人皆見裴注、不當著於目。」

吳書

四十六卷 元本大書「破虜・討逆」四字。
孫堅
孫策
四十七卷
吳主權 各本俱作「吳主孫權」。
四十八卷 三嗣主 元本此三字大書。
孫亮 元本無「孫」字、下同。
孫休
孫皓 宋本作「晧」。
四十九卷
劉繇 子基
太史慈
士燮 子徽 燮弟壹 䵋 匡 馮本作「壹子匡」、元本無小注。
五十卷 妃嬪 元本「妃嬪」大書、下列「吳夫人」等小書。
孫破虜吳夫人 夫人弟景
吳主權謝夫人 宋本「謝夫人」以下無「吳主」二字、誤。
吳主權徐夫人 祖父眞 眞子琨
吳主權步夫人
吳主權王夫人
吳主權王夫人
吳主權潘夫人
孫亮全夫人
孫休朱夫人
孫和何姫
孫晧滕夫人
五十一卷 宗室 元本「宗室」大書、下列「孫靜」等小書。
孫靜 子瑜 皎 奐
孫賁 子鄰
孫輔
孫翊
孫匡
孫韶
孫桓
五十二卷
張昭 子承 休 弟子奮 宋本無「弟子」二字、誤。元本無小注、下同。
顧雍 子邵 邵子譚 承
諸葛瑾 少子融
步𨽥 少子闡
五十三卷
張紘 子玄 玄子尙 弻按、秦松・陳端應附見。
嚴峻 裴玄
程秉 徵崇
闞澤 唐固
薛綜 子珝 瑩
五十四卷
周瑜
魯肅
呂蒙
五十五卷
程普
黃蓋
韓當
蔣欽
周泰
陳武 子表
董襲
甘寧
淩統
徐盛
潘璋
丁奉
五十六卷
朱治
朱然 子績 宋本無此二字。
呂範 子據
朱桓 子異 宋本「異」作「爽」、誤。
五十七卷
虞翻 子汜 忠 聳 昺
陸績 宋本有「子宏叡」三字。
張溫
駱統
陸瑁
吾粲
朱據
五十八卷
陸遜 子抗
五十九卷 吳主五子 宋本無此四字。元本大書「吳主權」小書「孫登」等五人、誤。
孫登 盧文弨曰、「登後附謝景、今不書、是其例不一。」
孫慮
孫和
孫霸
孫奮
六十卷
賀齊
全琮
呂岱
周魴
鍾離牧 馮本鍾離牧在周魴前、誤。
六十一卷
潘濬
陸凱 弟胤 馮本・吳本「陸胤」大書、誤。
六十二卷
是儀
胡綜 徐詳 馮本・吳本「徐詳」大書、誤。
六十三卷
吳範
劉惇
趙達
六十四卷
諸葛恪
滕胤 宋本「胤」作「鬀」、誤。
孫峻 留贊 元本無此二字。
孫綝
濮陽興
六十五卷
王蕃
樓玄
賀邵
韋曜
華覈

三國志目錄

文責: suite
2018.01.03 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