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唐 | 宣 章 |
城 懷 | 太 太 |
守范 曄 撰 子 賢 注 王先謙集解 |
孝桓皇帝諱志、 諡法曰、「克敵服遠曰桓。」志之字曰意。〔集解〕惠棟曰車騎將軍馮緄碑孝桓皇帝以命將軍討彊夷有桓桓烈缺之姿因諡爲桓。 肅宗曾孫也。祖父河閒孝王開、父蠡吾侯翼、 順帝時、開上書、願分蠡吾縣以封翼、帝許之。蠡吾故城在今瀛州博野縣西。蠡音禮。〔集解〕惠棟曰依東觀記帝爲翼長子先謙曰蠡吾今在保定府博野縣西南。 母匽氏。 諱明、本蠡吾侯之媵妾。史記曰、「匽姓、咎繇之後也。」匽音偃。 翼卒、帝襲爵爲侯。本初元年、梁太后徵帝到夏門亭、 洛陽城北面西頭門也、門外有萬壽亭。 將妻以女弟。 妻音七計反。 會質帝崩、太后遂與兄大將軍翼定策禁中、閏月庚寅、使冀持節、以王靑蓋車 續漢志曰、「皇太子・皇子皆安車、朱班輪、靑蓋、金華蚤。」故曰王靑蓋車也。 迎帝入南宮、其日卽皇帝位、時年十五。太后猶臨朝政。 東觀記曰、「太后御卻非殿。」 秋七月乙卯、葬孝質皇帝于靜陵。 在洛陽東南三十里、陵高五丈五尺、周百三十八步。 齊王喜薨。辛巳、謁高廟・光武廟。〔集解〕何焯曰光武廟上疑脫壬午謁三字。 丙戌、詔曰、「孝廉・廉吏皆當典城牧民、禁姦舉善、興化之本、恒必由之。詔書連下、分明懇惻、而在所翫習、遂至怠慢、選舉乖錯、害及元元。頃雖頗繩正、猶未懲改。方今淮夷未殄、軍師屢出、 本初元年、廬江賊攻盱台、廣陵賊張嬰等殺江都長。盱台・江都竝近淮、故言淮夷。時中郞將滕撫屢擊破之、其餘眾猶未殄也。 百姓疲悴、困於徵發。庶望羣吏、惠我勞民、蠲滌貪穢、以祈休祥。其令秩滿百石、十歲以上、有殊才異行、迺得參選。臧吏子孫、不得察舉。〔集解〕惠棟曰貢禹言孝文皇帝時貴廉潔賤貪污賈人贅壻及吏坐贓者皆禁錮不得爲吏也。 杜絕邪僞請託之原、令廉白守道者得信其操。 信音申、古字通。 各明守所司、將觀厥後。」九月戊戌、追尊皇祖河閒孝王曰孝穆皇、夫人趙氏曰孝穆皇后、皇考蠡吾侯曰孝崇皇。冬十月甲午、尊皇母匽氏爲孝崇博園貴人。 博本漢蠡吾縣之地也。帝旣追尊父爲孝崇皇、其陵曰博陵、置園廟焉、故曰博園、在今瀛州博野縣西。貴人位次皇后、金印紫綬。
建和元年春正月辛亥朔、日有食之。〔集解〕惠棟曰續志在營室三度史官不見郡國以聞是時梁太后攝政。 詔三公・九卿・校尉各言得失。戊午、大赦天下。賜吏更勞一歲、男子爵、人二級、爲父後及三老・孝悌・力田人三級、鰥寡・孤獨・篤𤸇、貧不能自存者粟、人五斛、貞婦帛、人三匹。災害所傷什四以上、勿收田租、其不滿者、以實除之。二月、荊・揚二州人多餓死、遣四府掾分行賑給。沛國言黃龍見譙。夏四月庚寅、京師地震。詔大將軍・公・卿・校尉舉賢良方正・能直言極諫者各一人。又命列侯・將・大夫・御史・謁者・千石・六百石・ 將謂五官・左・右・虎賁・羽林中郞將也。大夫謂光祿大夫・太中大夫・中散大夫・諫議大夫。 博士・議郞・郞官各上封事、指陳得失。 博士掌通古今、比六百石。議郞比六百石。郞官謂三中郞將下之屬官也。有中郞・侍郞・郞中。 又詔大將軍・公・卿・郡・國舉至孝篤行之士各一人。〔集解〕惠棟曰漢繁陽令碑陰有至孝涅夔君威則漢有至孝科也。 壬辰、詔州郡不得迫脅驅逐長吏。長吏臧滿三十萬而不糾舉者、刺史・二千石以縱避爲罪。若有擅相假印綬者、與殺人同弃市論。丙午、詔郡國繫囚減死罪一等、勿笞。唯謀反大逆、不用此書。又詔曰、「比起陵塋、 作靜陵也。 𭚫厯時歲、〔補注〕先謙曰𭚫卽彌字官本作彌。 力役旣廣、徒隸尤勤。頃雨澤不沾、密雲復散、儻或在茲。 易曰、「密雲不雨、自我西郊。」 其令徒作陵者減刑各六月。」是月、立阜陵王代兄勃遒亭侯便爲阜陵王。 便、光武玄孫也、阜陵王恢之子、以順帝陽嘉中封勃爲遒亭侯、今改封也、遒音子由反。本傳作「便親」、紀傳不同、蓋有誤。 郡國六地裂、水涌井溢。 續漢志曰、「水溢壞城寺室屋、殺人。時梁太后攝政、兄冀枉殺李固・杜喬。」 芝草生中黃藏府。 漢官儀曰「中黃藏府掌中幣帛金銀諸貨物」也。 六月、太尉胡廣罷、大司農杜喬爲太尉。〔集解〕錢大昭曰本傳喬由大司農遷大鴻臚光祿勳然後爲太尉非由大司農爲太尉也紀似誤。 秋七月、勃海王鴻薨、 章帝曾孫也、樂安夷王寵之子、質帝之父也。梁太后改封勃海。 立帝弟蠡吾侯悝爲勃海王。乙未、立皇后梁氏。〔集解〕惠棟曰考異云皇后紀袁紀皆云八月而無日以長厯考之七月戊申朔無乙未乙未八月十八日此上脫八月二字棟案續漢志建和元年八月壬寅熒惑犯輿鬼質星則七月不應爲戊申朔長厯誤也乙未後壬寅七日應在八月又二十九日爲九月之丁卯也。 九月丁卯、京師地震。太尉杜喬免。冬十月、司徒趙戒爲太尉、 戒字志伯、蜀郡人也。 司空袁湯爲司徒、前太尉胡廣爲司空。十一月、濟陰言有五色大鳥見于己氏。 續漢志曰、「時以爲鳳凰。政旣衰缺、梁冀專權、皆羽孼也。」己氏、縣名、屬濟陰郡、故城在今宋州楚丘縣也、古戎州己氏之邑也。〔集解〕先謙曰在今曹州府曹縣東南。 戊午、減天下死罪一等、戍邊。淸河劉文反、殺國相謝暠、〔集解〕惠棟曰淸河王傳文等劫相謝暠章懷注曰帝紀謝作射蓋紀傳不同案此則章懷時帝紀謝本作射也三輔決錄云漢末大鴻臚射咸本姓謝名服天子以爲將軍出征姓謝名服不祥改之爲射氏名咸案此謝氏至漢末時始改射故吳時有射慈嵩在桓帝初不應先作射氏當從傳爲正。 欲立淸河王蒜爲天子、事覺伏誅。蒜坐貶爲尉氏侯、徙桂陽、自殺。 尉氏、縣、屬陳留郡、今汴州縣也。〔集解〕先謙曰今開封府縣。 前太尉李固・杜喬皆下獄死。 續漢志曰、「順帝之末、京都童謠曰、『直如弦、死道邊、曲如鉤、反封侯。』曲如鉤謂梁冀・胡廣等。直如弦謂李固等。」 陳留盜賊李堅自稱皇帝、伏誅。 東觀記曰、「江舍及李堅等。」
二年春正月甲子、皇帝加元服。庚午、大赦天下。賜河閒・勃海二王黃金各百斤、 河閒王建・勃海王悝。 彭城諸國王各五十斤、 彭城王定。 公主・大將軍・三公・特進・侯・中二千石・二千石・將・大夫・郞吏・從官・四姓及梁鄧小侯・諸大夫以下帛、各有差。〔集解〕先謙曰官本諸下大夫作夫人。 年八十以上賜米・酒・肉、九十以上加帛二匹、綿三斤。三月戊辰、帝從皇太后幸大將軍梁冀府。白馬羌寇廣漢屬國、殺長吏、益州刺史率板楯蠻討破之。 板楯、西南蠻之號。 夏四月丙子、封帝弟顧爲平原王、〔集解〕錢大昕曰河閒王開傳更封帝兄都鄕侯碩爲平原王與紀互異。 奉孝崇皇祀。尊孝崇皇夫人馬氏爲孝崇園貴人。嘉禾生大司農帑藏。 說文曰、「帑者、金布所藏之府也。」帑、佗朗反。 五月癸丑、北宮掖廷中德陽殿及左掖門火、車駕移幸南宮。六月、改淸河爲甘陵、立安平王得子經侯理爲甘陵王。 安平、今定州縣也。經、今貝州經城縣。〔集解〕先謙曰在今廣平府威縣北舊志五十里經鎭堡。 秋七月、京師大水。河東言木連理。〔集解〕汪文臺曰御覽九百七十八引袁山松書又云河東瓜兩體共蔕。 冬十月、長平陳景自號「黃帝子」、〔集解〕先謙曰官本作皇帝子王會汾云皇監本作黃今從宋本按黃帝子義亦可通猶前書言白帝子赤帝子也。 署置官屬、又南頓管伯亦稱「眞人」、竝圖舉兵、悉伏誅。
三年春三月甲申、彭城王定薨。夏四月丁卯晦、日有食之。 續漢志曰、「在東井二十三度。東井主法、梁太后枉殺公卿、犯天法也。」 五月乙亥、詔曰、「蓋聞天生蒸民、不能相理、爲之立君、使司牧之。君道得於下、則休祥著乎上、庶事失其序、則咎徵見乎象。 已上略成帝詔詞。 閒者、日食毀缺、陽光晦暗、朕祇懼潛思、匪遑啓處。 遑、暇也。啓、跪也。詩小雅曰、「王事靡盬、不遑啓處。」 傳不云乎、『日食修德、月食修刑。』 公羊傳之文也。〔集解〕蘇輿曰公羊傳無此文語見管子。 昔孝章帝愍前世禁徙、故建初之元、竝蒙恩澤、流徙者使還故郡、沒入者免爲庶民。先皇德政、可不務乎。其自永建元年迄乎今歲、凡諸妖惡、支親從坐、及吏民減死徙邊者、悉歸本郡、唯沒入者不從此令。」六月庚子、詔大將軍・三公・特進・侯、其與卿・校尉舉賢良方正・能直言極諫之士各一人。乙卯、震憲陵寑屋。秋七月庚申、廉縣雨肉。 續漢志曰、「肉似羊肺、或大如手。」五行傳云、「弃法律、逐功臣、時則有羊禍、時則有赤眚赤祥。」是時梁太后攝政、兄冀專權、枉誅李固・杜喬、天下寃之。廉縣屬北地郡也。 八月乙丑、有星孛于天市。 前書曰、「旗星中四星、名曰天市。」〔集解〕惠棟曰續漢志曰彗星芒長五尺見天市中東南指色黃白九月戊辰不見。 京師大水。九月己卯、地震。庚寅、地又震。詔死罪以下及亡命者贖、各有差。郡國五山崩。冬十月、太尉趙戒免。司徒袁湯爲太尉、大司農河內張歆爲司徒。 歆字敬讓。〔集解〕惠棟曰歆修武人見魏志。 十一月甲申、詔曰、「朕攝政失中、災眚連仍、三光不明、陰陽錯序。監寐寤歎、疢如疾首。 監寐言雖寢而不寐也。寤、覺也。〔集解〕錢大昕曰監寐猶假寐也監假聲相近劉陶傳屛營彷徨不能監寐袁紹傳我州君臣監寐非歎。 今京師廝舍、死者相枕、 廝舍、賤役人之舍。 郡縣阡陌、處處有之、甚違周文掩胔之義。其有家屬而貧無以葬者、給直、人三千、喪主布三匹、若無親屬、可於官壖地葬之、 壖、官之餘地也。前書音義曰、「壖、城郭旁地。」音奴喚・而戀二反。 表識姓名、爲設祠祭。又徒在作部、疾病致醫藥、死亡厚埋藏。民有不能自振及流移者、稟穀如科。州郡檢察、務崇恩施、以康我民。」
和平元年春正月甲子、大赦天下、改元和平。己亥、詔曰、〔集解〕何焯曰若以甲子下赦則己亥歸政當在二月疑日有誤。 「曩者遭家不造、先帝早世。 謂順帝崩也。詩周頌曰、「閔予小子、遭家不造。」鄭玄注云、「造、成也。言成王遭武王崩、家道未成。」 永惟大宗之重、深思嗣續之福、詢謀台輔、稽之兆占。旣建明哲、克定統業、天人協和、萬國咸寧。元服已加、將卽委付、而四方盜竊、頗有未靜、故假延臨政、以須安謐。幸賴股肱禦侮之助、殘醜消蕩、 謂建和二年長安陳景反、南頓管伯等謀反、竝伏誅。 民和年稔、普天率土、遐邇洽同。遠覽『復子明辟』之義、 尙書曰、「周公曰、『朕復子明辟。』」復、還也。子謂成王也。辟、君也。謂周公攝政已久、故復還明君之政於成王、今太后亦還政於帝也。 近慕先姑歸授之法、 先㚲謂安帝閻皇后也。爾雅曰「婦人謂夫之父曰舅、夫之母曰姑。在則曰君舅・君姑、歿則曰先舅・先姑」也。 及今令辰、皇帝稱制。羣公卿士、䖍恭爾位、戮力一意、勉同斷金。 金者、剛之物也。言人能同心、則其利可以斷之也。易曰、「二人同心、其利斷金。」 『展也大成』、則所望矣。」 詩小雅曰、「允矣君子、展也大成。」鄭玄注云、「允、信也。展、成也。大成謂致太平也。」言誠能致太平、是所望也。 二月、扶風妖賊裴優自稱皇帝、伏誅。 裴、姓、優、名也。風俗通曰、「裴、伯益之後。」 甲寅、皇太后梁氏崩。三月、車駕徙幸北宮。甲午、葬順烈皇后。夏五月庚辰、尊博園匽貴人曰孝崇皇后。秋七月、梓橦山崩。 梓橦、縣、屬廣漢郡、今始州縣也、有梓潼水。〔集解〕先謙曰今綿州梓潼縣。 冬十一月、減天下死罪一等、徙邊戍。
元嘉元年春正月、京師疾疫、使光祿大夫將醫藥案行。癸酉、大赦天下、改元元嘉。二月、九江・廬江大疫。甲午、河閒王建薨。夏四月己丑、安平王得薨。 河閒孝王開之子、初爲樂成王、後改曰安平。 京師旱。任城・梁國飢、民相食。司徒張歆罷、光祿勳吳雄爲司徒。〔集解〕惠棟曰雄字季高河南原武人見孔廟置守廟百石孔和碑。 秋七月、武陵蠻叛。冬十月、司空胡廣罷。十一月辛巳、京師地震。閏月庚午、任城王崇薨。太常黃瓊爲司空。
二年春正月、西域長史王敬爲于寘國所殺。 敬殺于寘王建、故國人殺之。 丙辰、京師地震。夏四月甲寅、孝崇皇后匽氏崩。庚午、常山王豹薨。五月辛卯、葬孝崇皇后于博陵。秋七月庚辰、日有食之。〔集解〕惠棟曰續志在翼四度史官不見廣陵以聞翼主倡樂時上好樂過。 八月、濟陰言黃龍見句陽、 縣名、屬濟陰郡。左傳曰「盟于句瀆之丘」是也。故城在今曹州乘氏縣北、一名穀丘。〔集解〕先謙曰在今曹州府荷澤縣北句陽店。 金城言黃龍見允街。 允街、縣名、屬金城郡、音緣街。〔集解〕先謙曰在今涼州府平番縣。 冬十月乙亥、京師地震。十一月、司空黃瓊免。十二月、特進趙戒爲司空。右北平太守和𣅐坐臧下獄死。
永興元年春二月、張掖言白鹿見。三月丁亥、幸鴻池。夏五月丙申、大赦天下、改元永興。丁酉、濟南王廣薨、無子、國除。秋七月、郡國三十二蝗。〔集解〕惠棟曰續志是時梁冀秉政無謀憲苟貪權作虐。 河水溢。百姓飢窮、流冗道路、至有數十萬戶、冀州尤甚。詔在所賑給乏絕、安慰居業。冬十月、太尉袁湯免、太常胡廣爲太尉。司徒吳雄罷、司空趙戒免、以太僕黃瓊爲司徒、光祿勳房植爲司空。〔集解〕惠棟曰植字伯武淸河人魏明帝甄表狀曰植少履淸苦孝友忠正厯位州郡政成化行旣登三事靖恭衮服雖季文相魯晏嬰在齊淸風高節不是過也。 十一月丁丑、詔減天下死罪一等、徙邊戍。是歲、武陵太守應奉招誘叛蠻、降之。
二年春正月甲午、大赦天下。三月辛丑、初聽刺史・二千石行三年喪服。〔集解〕蘇輿曰安帝元初三年曾聽大臣二千石剌史行三年喪此初當云復。 癸卯、京師地震、詔公・卿・校尉舉賢良方正・能直言極諫者各一人。詔曰、「比者星辰繆越、〔集解〕惠棟曰續志閏月丁酉太白晝見。 坤靈震動、災異之降、必不空發。敕己修政、庶望有補。其輿服制度有踰侈長飾者、皆宜損省。 長音直亮反。 郡縣務存儉約、申明舊令、如永平故事。」〔集解〕惠棟曰永平十二年五月丙辰詔也袁宏紀云永平十二年上以天下無事俗頗奢靡乃詔有司申明舊事整車服。 六月、彭城泗水增長逆流。 張衡對策曰、「水者、五行之首。逆流者、人君之恩不能下及、而致逆也。」 詔司隸校尉・部剌史曰、「蝗災爲害、水變仍至、五穀不登、人無宿儲。其令所傷郡國種蕪菁以助人食。」京師蝗。東海朐山崩。 朐、山名也、在今海州朐山縣南。 九月丁卯朔、日有食之。〔集解〕惠棟曰續志在角五度角鄭宿也十一月泰山盜賊羣起於天文屬鄭也。 詔曰、「朝政失中、雲漢作旱、 雲漢、詩大雅篇名也。周宣王時大旱、故作詩曰、「倬彼雲漢、昭囘于天。」鄭玄注云、「雲漢、天河也。倬然轉運於天。時旱渴雨、故宣王夜視天河、望其候焉。」 川靈涌水、蝗蟲孶蔓、殘我百穀、太陽虧光、飢饉薦臻。其不被害郡縣、當爲飢餒者儲。天下一家、趣不糜爛、則爲國寶。其禁郡國不得賣酒、祠祀裁足。」太尉胡廣免、司徒黃瓊爲太尉。閏月、光祿勳尹頌爲司徒。 頌字公孫、鞏人。 減天下死罪一等、徙邊戍。蜀郡李伯詐稱宗室、當立爲「太初皇帝」、伏誅。冬十一月甲辰、校獵上林苑、遂至函谷關、賜所過道傍年九十以上錢、各有差。太山・琅邪賊公孫舉等反叛、殺長吏。
永壽元年春正月戊申、大赦天下、改元永壽。二月、司隸・冀州飢、人相食。 司隸、州、卽洛陽。 敕州郡賑給貧弱。若王侯吏民有積穀者、一切貣得十分之三、 貣音吐得反、又音徒得反。 以助稟貸、其百姓吏民者、以見錢雇直。 雇猶酬也。 王侯須新租迺償。 須、待也。 夏四月、白烏見齊國。六月、洛水溢、壞鴻德苑。 續漢志曰、「水溢至津城門、漂流人物。時梁冀專政、疾害忠良、威權震主、後遂誅滅也。」 南陽大水。司空房植免、太常韓縯爲司空。 縯音翼善反。 詔太山・琅邪遇賊者、勿收稅・賦、復更・算三年。又詔被水死流失屍骸者、令郡縣鉤求收葬、及所唐突壓溺物故、七歲以上賜錢、人二千。壞敗廬舍、亡失穀食、尤貧者稟、人二斛。巴郡・益州郡山崩。 益州、郡名也、武帝置。諸本無「郡」字者、誤也。 秋七月、初置太山・琅邪都尉官。 漢官儀曰、「秦郡有尉一人、典兵禁、捕盜賊、景帝更名都尉、建武十年省、唯邊郡往往置都尉及屬國都尉。」今二郡寇賊不息、故置。 南匈奴左臺・且渠伯德等叛、〔集解〕惠棟曰張奐傳南匈奴左薁鞬臺耆且渠伯德等叛也。 寇美稷、 美稷、西河縣也。〔集解〕先謙曰注見順紀。 安定屬國都尉張奐討除之。
二年春正月、初聽中官得行三年服。 中官、常侍以下。 二月甲申、東海王臻薨。三月、蜀郡屬國夷叛。秋七月、鮮卑寇雲中。太山賊公孫舉等寇靑・兖・徐三州、遣中郞將段熲討、破斬之。冬十一月、置太官右監丞官。 漢官儀曰、「太官右監丞、秩比六百石也。」 十二月、京師地震。
三年春正月己未、大赦天下。夏四月、九眞蠻夷叛、太守兒式討之、戰歿、遣九眞都尉魏朗擊破之。復屯據日南。閏月庚辰晦、日有食之。〔集解〕惠棟曰續志在七星二度史官不見近國以聞。 六月、初以小黃門爲守宮令、置冗從右僕射官。 漢官儀曰、「守宮令一人、黃門冗從僕射一人、竝秩六百石。」〔集解〕錢大昕曰右字衍。 京師蝗。秋七月、河東地裂。冬十一月、司徒尹頌薨。〔集解〕惠棟曰考異云袁紀在六月。 長沙蠻叛、寇益陽。 縣名、屬長沙國、在益水之陽、今潭州縣也、故城在縣東。〔集解〕先謙曰今長沙府縣。 司空韓縯爲司徒、太常北海孫朗爲司空。 朗字代平。〔集解〕惠棟曰趙明誠云漢三公名朗北海高密人。
延熹元年春三月己酉、初置鴻德苑令。 漢官儀曰、「苑令一人、秩六百石。」 夏五月己酉、大會公卿以下、賞賜各有差。甲戌晦、日有食之。〔集解〕惠棟曰續志在柳七度京師宿也。 京師蝗。六月戊寅、大赦天下、改元延熹。丙戌、分中山置博陵郡、以奉孝崇皇園陵。 博陵郡、故城在今瀛州博野縣也。後徙安平。〔集解〕錢大昭曰按隸釋靈臺碑有博陵蠡吾管遵又孔彪碑陰故吏有博陵安平六人博陵安國三人博陵高陽一人博陵南深澤二人安國蠡吾故屬中山安平南深澤高陽故屬河閒然則博陵一郡兼得中山安平河閒之地不獨分中山也(黨錮傳劉祐中山安國人安國後別屬博陵。)。 大雩。秋七月己巳、雲陽地裂。甲子、太尉黃瓊免、太常胡廣爲太尉。冬十月、校獵廣成、遂幸上林苑。〔集解〕通鑑胡注此上林苑在洛陽西。 十二月、鮮卑寇邊、使匈奴中郞將張奐率南單于擊破之。
二年春二月、鮮卑寇鴈門。〔集解〕惠棟曰鮮卑傳殺數百人大抄掠而去。 己亥、阜陵王便薨。蜀郡夷寇蠶陵、殺縣令。三月、復斷刺史・二千石行三年喪。夏、京師雨水。六月、鮮卑寇遼東。秋七月、初造顯陽苑、〔集解〕惠棟曰蔡邕集起顯陽苑於城西人徒凍飢不得其命者甚眾。 置丞。丙午、皇后梁氏崩。乙丑、葬㦤獻皇后于㦤陵。大將軍梁冀謀爲亂。八月丁丑、帝御前殿、詔司隸校尉張彪將兵圍冀第、收大將軍印綬、冀與妻皆自殺。衞尉梁淑・河南尹梁胤・屯騎校尉梁驤・越騎校尉梁忠・長水校尉梁㦸等、及中外宗親數十人、皆伏誅。太尉胡廣坐免。司徒韓縯・司空孫朗下獄。 東觀記曰、「竝坐不衞宮、止長壽亭、減死一等、以爵贖之。」〔集解〕惠棟曰黃瓊傳曰廣縯朗皆坐阿附梁冀免廢也。 壬午、立皇后鄧氏、追廢㦤陵爲貴人冢。詔曰、「梁冀姦暴、濁亂王室。孝質皇帝聰敏早茂、冀心懷忌畏、私行殺毒。永樂太后親尊莫二、 和平元年有司奏、太后所居皆以永樂爲稱、置官屬太僕・少府焉。 冀又遏絕、禁還京師、 謂太后常居博園、不得在洛陽。 使朕離母子之愛、隔顧復之恩。禍害深大、罪釁日滋。賴宗廟之靈、及中常侍單超・徐璜・具瑗・左悺・ 說文曰、「悹、憂也。」音工奐反。今作心旁官、卽「悹」字也、今相傳音綰。 唐衡、尙書令尹勳等激憤建策、內外協同、漏刻之閒、桀逆梟夷。 梟、縣首於木也。 斯誠社稷之祐、臣下之力、宜班慶賞、以酬忠勳。其封超等五人爲縣侯、勳等七人爲亭侯。」 五縣侯謂單超新豐侯、徐璜武原侯、具瑗東武陽侯、左悺上蔡侯、唐衡汝陽侯。七亭侯謂尹勳宜陽都鄕、霍諝鄴都亭、張敬山陽西鄕、歐陽參修武仁亭、李瑋宜陽金門、虞放免句呂都亭、周永下邳高遷鄕。 於是舊故恩私、多受封爵。大司農黃瓊爲太尉、光祿大夫中山祝恬爲司徒、 恬字伯休、盧奴人。 大鴻臚梁國盛允爲司空。 允字伯代。〔集解〕惠棟曰案司徒盛允碑允字伯世梁國虞人也。 初置祕書監官。 漢官儀、「祕書監一人、秩六百石。」〔集解〕惠棟曰東觀記掌古今文字考合異同皇甫規與張奐書曰從兄祕書它伺動靜是也。 冬十月壬申、行幸長安。乙酉、幸未央宮。甲午、祠高廟。十一月庚子、遂有事十一陵。壬寅、中常侍單超爲車騎將軍。十二月己巳、至自長安、賜長安民粟人十斛、園陵人五斛、行所過縣三斛。燒當等八種羌叛、寇隴右、護羌校尉段熲追擊於羅亭、破之。 東觀記曰、「追到積石山、卽與羅亭相近、在今鄯州也。」 天竺國來獻。
三年春正月丙申、大赦天下。丙午、車騎將軍單超薨。閏月、燒當羌叛、寇張掖、護羌校尉段熲追擊於積石、大破之。 積石山在今鄯州龍支縣南、卽禹貢云「導河積石」、是也。〔集解〕先謙曰龍支南之小積石山在今甘肅河州西北七十里山之西北百二十里爲積石關章懷注誤認爲禹貢積石杜佑通典踵之蔡沈援以釋尙書後人遂合大小積石爲一班注金城郡河關下云積石山在西南羌中卽今西甯邊外西南五百三十餘里之大雪山爲靑海諸山之冠唐時名大積石元史誤爲昆侖者也詳見先謙前書補注。 白馬令李雲坐直諫、下獄死。夏四月、上郡言甘露降。五月甲戌、漢中山崩。〔集解〕惠棟曰續志是時上寵恣中常侍單超等。 六月辛丑、司徒祝恬薨。七月、司空盛允爲司徒、太常虞放爲司空。 放字子仲、陳留人也。 長沙蠻寇郡界。九月、太山・琅邪賊勞丙等復叛、寇掠百姓、遣御史中丞趙某 史闕名。 持節督州郡討之。丁亥、詔無事之官權絕奉、豐年如故。冬十一月、日南蠻賊率眾詣郡降。勒姐羌圍允街、 勒姐、羌號也。姐音子野反。 段熲擊破之。太山賊叔孫無忌攻殺都尉侯章。十二月、遣中郞將宗資討破之。〔集解〕惠棟曰事具趙彥傳。 武陵蠻寇江陵、車騎將軍馮緄討、皆降散。荊州刺史度尙討長沙蠻、平之。〔集解〕惠棟曰考異云事在五年重出。
四年春正月辛酉、南宮嘉德殿火。戊子、丙署火。 丙署、署名也。續漢志曰、「丙署長七人、秩百石、黃綬、宦者爲之、主中宮別處。」 大疫。二月壬辰、武庫火。司徒盛允免、大司農种暠爲司徒。三月、省冗從右僕射官。 永壽三年置。 太尉黃瓊免。夏四月、太常劉矩爲太尉。甲寅、封河閒王開子博爲任城王。五月辛酉、有星孛于心。丁卯、原陵長壽門火。己卯、京師雨雹。 東觀記曰、「大如雞子。」續漢志曰「誅殺過差、寵小人」也。 六月、京兆・扶風及涼州地震。庚子、岱山及博尤來山竝頹裂。 博、今博城縣也。太山有徂來山、一名尤來。 己酉、大赦天下。司空虞放免、前太尉黃瓊爲司空。犍爲屬國夷寇鈔百姓、益州刺史山昱擊破之。零吾羌與先零諸種竝叛、寇三輔。秋七月、京師雩。減公卿以下奉、貣王侯半租。占賣關內侯・虎賁・羽林・緹騎營士・五大夫錢各有差。九月、司空黃瓊免、大鴻臚劉寵爲司空。冬十月、天竺國來獻。南陽黃武與襄城惠得・昆陽樂季訞言相署、皆伏誅。先零沈氐羌與諸種羌寇幷・涼二州。十一月、中郞將皇甫規擊破之。十二月、夫餘王遣使來獻。
五年春正月、省大官右監丞。 永壽二年置。 壬午、南宮丙署火。三月、沈氐羌寇張掖・酒泉。壬午、濟北王次薨。夏四月、長沙賊起、寇桂陽・蒼梧。 東觀記曰、「時攻沒蒼梧、取銅虎符、太守甘定・刺史侯輔各奔出城。」桂陽、郡、在桂水之陽、今連州縣。〔集解〕先謙曰唐連州桂陽縣卽連州治今廣東連州也故攻沒梧州。 驚馬逸象突入宮殿。乙丑、恭陵東闕火。 安帝陵也。〔集解〕錢大昕曰五行志作恭北陵恭北陵者順帝母李氏陵也。 戊辰、虎賁掖門火。己巳、太學西門自壞。五月、康陵園寢火。 殤帝陵也。 長沙・零陵賊起、攻桂陽・蒼梧・南海・交阯、遣御史中丞盛修督州郡討之、不克。乙亥、京師地震。詔公・卿各上封事。甲申、中藏府丞祿署火。〔集解〕惠棟曰丞五行志作承。 秋七月己未、南宮承善闥火。 爾雅曰、「宮中門謂之闈。」廣雅曰、「闈謂之闥。」 鳥吾羌寇漢陽・隴西・金城、諸郡兵討破之。八月庚子、詔減虎賁・羽林住寺不任事者半奉、勿與冬衣、 東觀記曰、「以京師水旱疫病、帑藏空虛、虎賁・羽林不任事者住寺、減半奉。」據此、謂簡選疲弱不勝軍事者、留住寺也。 其公卿以下給冬衣之半。艾縣賊焚燒長沙郡縣、寇益陽、殺令。 東觀記曰、「時賊乘刺史車、屯據臨湘、居太守舍。賊萬人以上屯益陽、殺長吏。」艾、縣名、屬豫章郡、故城在今洪州建昌縣。 又零陵蠻亦叛、寇長沙。己卯、罷琅邪都尉官。 永壽元年置。 冬十月、武陵蠻叛、寇江陵、南郡太守李肅坐奔北弃市、〔集解〕惠棟曰續志肅坐蠻夷賊攻盜郡縣取財物一億已上入府取銅虎符肅背敵走不救城郭弃市也。 辛丑、以太常馮緄爲車騎將軍、討之。假公卿以下奉。又換王侯租以助軍糧、出濯龍中藏錢還之。十一月、馮緄大破叛蠻於武陵。京兆虎牙都尉宗謙坐臧、下獄死。 京兆虎牙都尉屯長安、見西羌傳。〔集解〕惠棟曰續志作宋謙。 滇那羌寇武威・張掖・酒泉。太尉劉矩免、太常楊秉爲太尉。
六年春二月戊午、司徒种暠薨。三月戊戌、大赦天下。衞尉潁川許栩爲司徒。 栩字季闕、郾人。 夏四月辛亥、康陵東署火。五月、鮮卑寇遼東屬國。秋七月甲申、平陵園寑火。 平陵、昭帝陵也。 桂陽盜賊李研等寇郡界。武陵蠻復叛、太守陳奉與戰、大破降之。隴西太守孫羌討滇那羌、破之。八月、車騎將軍馮緄免。冬十月丙辰、校獵廣成、遂幸函谷關・上林苑。十一月、司空劉寵免。南海賊寇郡界。十二月、衞尉周景爲司空。
七年春正月庚寅、沛王榮薨。三月癸亥、隕石于鄠。夏四月丙寅、梁王成薨。五月己丑、京師雨雹。〔集解〕惠棟曰續志是時鄧后僭侈驕恣專幸明年廢以憂死其家皆誅也。 秋七月辛卯、趙王乾薨。野王山上有死龍。荊州刺史度尙擊零陵・桂陽盜賊及蠻夷、大破平之。冬十月壬寅、南巡狩。庚申、幸章陵、祠舊宅、遂有事於園廟、賜守令以下各有差。戊辰、幸雲夢、臨漢水、還、幸新野、祠湖陽・新野公主・魯哀王・壽張敬侯廟。 光武姊湖陽長公主、新野長公主、兄魯哀王、舅壽張敬侯樊重、竝光武時立廟。 護羌校尉段熲擊當煎羌、破之。十二月辛丑、車駕還宮。
八年春正月、遣中常侍左悺之苦縣、祠老子。 史記曰、「老子者、楚苦縣厲鄕曲里人也。名耳、字耼、姓李氏。爲周守藏史。」有神廟、故就祠之。苦縣屬陳國、故城在今亳州谷陽縣也。苦音戶、又如字。〔集解〕先謙曰在今歸德府鹿邑縣東十里。 勃海王悝謀反、降爲癭陶王。 癭陶、縣、屬鉅鹿郡、故城在今趙州癭陶縣西南。〔集解〕先謙曰在趙州寧晉縣西南。 丙申晦、日有食之。〔集解〕惠棟曰續志在營室十三度營室之中女主象也其二月鄧皇后坐酗上送暴室自殺家屬被誅也。 詔公・卿・校尉舉賢良方正。己酉、南宮嘉德署黃龍見。千秋萬歲殿火。〔集解〕錢大昕曰按此上承正月丙申晦日食則己酉上當脫二月兩字五行志亦云二月也依此文似龍見一事火災又一事志於黃龍下無見字萬歲殿下多皆字則黃龍亦是殿名與嘉德署同日火也。 太僕左稱有辠自殺。癸亥、皇后鄧氏廢。河南尹鄧萬世・ 鄧后之叔父。 虎賁中郞將鄧會下獄死。 鄧后之兄子。 護羌校尉段熲擊䍑姐羌、破之。三月辛巳、大赦天下。夏四月甲寅、安陵園寑火。 惠帝陵也。 丁巳、壞郡國諸房祀。 房謂祠堂也。王渙傳曰、「時唯密縣存故太傅卓茂廟、洛陽留令王渙祠。」 濟陰・東郡・濟北河水淸。〔集解〕吳仁傑曰襄楷上疏曰案古帝王未有河淸者也淸者屬陽濁者屬陰當濁而反淸者陰欲爲陽也豈諸侯有規京都計邪仁傑案楷言良有理蓋臣者君之陰諸侯者天子之陰后妃爲人主之陰夷狄爲中國之陰觀延熹以後凡有河淸之異非國有大故下人謀叛則后妃與政夷狄亂華也後漢及隋唐五行志載河淸事指爲災異漢隋二史又皆著其事應其說自楷發之又京房易傳河水淸天下平故鮑照張暢皆有河淸頌後齊至以此紀元而近世中外表賀蓋以爲不可逢之嘉瑞也孔毅父論祥瑞不可憑引代宗河淸幸陜事以證要之河淸本非祥瑞事往時編會要者分別部居乃列之休證門中豈偶未之思歟獨襄楷推原咎證固善但恨其猶惑易傳之說以春秋書麟爲比云又漢以來河淸而史不著事應者皆可推言之也建寧四年河水淸鮮卑寇荊州宋元嘉二十四年河濟俱淸後三年魏人至瓜步唐武德九年河淸建成兄弟自相魚肉正觀十四年以後比三年河淸劉蘭齊王張亮相繼以畔誅二十三年河淸有國卹永徽調露閒河淸者四則應在武后開元中河淸則應在祿山乾元二年河淸不三年有國卹寶應元年河淸明年代宗幸陜建中四年河淸涇原兵變十四年河淸李錡以不軌聞其爲不祥甚矣。 五月壬申、罷太山都尉官。 永壽元年置。〔集解〕顧炎武曰泰山都尉孔宙碑云宙以延熹四年卒蓋卒後四年官遂廢矣然泰山都尉實不始於永壽光武時曾置之見文苑傳。 丙戌、太尉楊秉薨。〔集解〕錢大昕曰風俗通六月九日未明太尉楊秉暴薨應劭與秉同時其記日月當可信。 丙辰、緱氏地裂。桂陽胡蘭・朱蓋等復反、攻沒郡縣、轉寇零陵、零陵太守陳球拒之、遣中郞將度尙・長沙太守抗徐等擊蘭・蓋、大破斬之。 謝承書曰、「抗徐字伯徐、丹陽人。少爲郡佐史、有膽智策略、三府表徐有將率之任、特遷長沙太守。」風俗通曰、「衞大夫三抗之後、漢有抗喜、爲漢中太守。」 蒼梧太守張敘爲賊所執、〔集解〕惠棟曰天文志荊州刺史芝交阯剌史葛秖皆爲賊所拘略。 又桂陽太守任胤〔集解〕惠棟曰任字伯嗣南郡編人也見成皋令任君碑。 背敵畏懦、皆弃市。閏月甲午、南宮長秋和歡殿後鉤楯・掖庭・朔平署火。 長秋、宮名。漢官曰、「朔平署司馬一人。」 六月、段熲擊當煎羌於湟中、大破之。 湟、水名、在今鄯州湟水縣。 秋七月、太中大夫陳蕃爲太尉。八月戊辰、初令郡國有田者畝歛稅錢。 畝十錢也。〔集解〕通鑑胡注宦者傳張讓等說帝歛天下田畝稅十錢非此時事也蓋漢法田租三十稅一而計畝歛錢則自此始。 九月丁未、京師地震。冬十月、司空周景免、太常劉茂爲司空。 茂字叔盛、彭城人也。 辛巳、立貴人竇氏爲皇后。勃海妖賊蓋登等 蓋音古盍反。 稱「太上皇帝」、有玉印・珪・璧・鐵劵、相署置、皆伏誅。 續漢書曰、「時登等有玉印五、皆如白石、文曰『皇帝信璽』・『皇帝行璽』、其三無文字。璧二十二、珪五、鐵劵十一。開王廟、帶玉綬、衣絳衣、相署置也。」 十一月壬子、德陽殿西閤・黃門北寺火、延及廣義・神虎門、燒殺人。 廣義・神虎、洛陽宮西門也、在金商門外。袁山松書曰、「是時連月火災、諸宮寺或一日三發。又夜有訛言、擊鼓相驚。陳蕃等上疏諫曰、『唯善政可以已之。』書奏不省。」〔集解〕汪文臺曰是年又有劉智茂諫亦見五行志注。 使中常侍管霸之苦縣、祠老子。〔集解〕惠棟曰孔氏譜曰桓帝位老子廟於苦縣之賴鄕畫孔子像於壁孔疇爲陳相立孔子碑於像前今見存老子銘曰建熹八年八月甲子皇上尙德宏道含閎光大存神養性意在凌雲是以潛心黃軒同符高宗夢見老子尊而祀之於時陳相邊韶典國之禮演而銘之云云洪适曰水經注載蒙城王子喬碑亦云延熹八年八月帝遣使致祠國相王璋乃紀銘遺烈蓋威宗方修神仙之事故一時郡國競作銘表。
九年春正月辛亥朔、日有食之。〔集解〕錢大昕曰五行志作辛卯惠棟曰續漢志曰在營室三度史官不見郡國以聞谷永以爲王朝尊者惡之其明年宮車晏駕。 詔公・卿・校尉・郡國舉至孝。沛國戴異得黃金印、無文字、遂與廣陵人龍尙等共祭井、作符書、稱「太上皇」、伏誅。 東觀記曰、「戴異鉏田得金印、到廣陵以與龍尙。」 己酉、詔曰、「比歲不登、人多飢窮、又有水旱疾疫之困。盜賊徵發、南州尤甚。 謂長沙・桂陽・零陵等郡也、竝屬荊州。 災異日食、譴吿累至。政亂在予、仍獲咎徵。其令大司農絕今歲調度徵求、及前年所調未畢者、勿復收責。其災旱盜賊之郡、勿收租、餘郡悉半入。」三月癸巳、京師有火光轉行、人相驚譟。司隸・豫州飢死者什四五、至有滅戶者、遣三府掾賑稟之。陳留太守韋毅坐臧自殺。夏四月、濟陰・東郡・濟北・平原河水淸。司徒許栩免。五月、太常胡廣爲司徒。六月、南匈奴及烏桓・鮮卑寇緣邊九郡。秋七月、沈氐羌寇武威・張掖。詔舉武猛、三公各二人、卿・校尉各一人。太尉陳蕃免。庚午、祠黃・老於濯龍宮。〔集解〕汪文臺曰御覽七百二引續漢書云祠老子於濯龍宮設華蓋八座七百五十六引云用湻金缸器初學記二十四御覽百九十七引云濯龍園在洛陽西北角也。 遣使匈奴中郞將張奐擊南匈奴・烏桓・鮮卑。九月、光祿勳周景爲太尉。南陽太守成瑨・〔集解〕惠棟曰瑨車騎將軍馮緄碑作晉。 太原太守劉質、竝以譖弃市。 時小黃門趙津犯法、質考殺之、宦官怨恚、有司承旨奏質等。〔集解〕惠棟曰質馮緄碑及天文志作瓆錢大昕曰按陳蕃王允劉般襄楷傳俱作劉瓆攷說文無瓆字當以質爲正也瑨質被譖弃市據陳蕃傳在延熹八年時蕃爲太尉上疏極諫明年李膺等以黨事下獄蕃又疏諫帝惡其切直托以辟召非人策免紀書此事於蕃免官之後似失其次矣(天文志在九年十一月。)。 司空劉茂免。大秦國王遣使奉獻。 時國王安敦獻象牙・犀角・玳瑁。〔集解〕先謙曰此泰西通中國之始大秦在漢爲羅馬在今爲義大利國。 冬十二月、洛城傍竹柏枯傷。〔集解〕惠棟曰考異云案續漢志係延熹七年事紀誤。 光祿勳汝南宣酆爲司空。 酆字伯應、封東陽亭侯。 南匈奴・烏桓率眾詣張奐降。司隸校尉李膺等二百餘人受誣爲黨人、竝坐下獄、書名王府。 河內牢修吿之、事具劉淑傳。
永康元年春正月、先零羌寇三輔、中郞將張奐破平之。當煎羌寇武威、護羌校尉段熲追擊於鸞鳥、大破之。 鸞鳥、縣名、屬武威郡。鸞音雚。〔集解〕先謙曰在今涼州府武威縣南。 西羌悉平。夫餘王寇玄菟、太守公孫域與戰、破之。夏四月、先零羌寇三輔。五月丙申、〔集解〕惠棟曰志作丙午。 京師及上黨地裂。〔集解〕惠棟曰續志洛陽高平永壽亭上黨泫氏地。 廬江賊起、寇郡界。壬子晦、日有食之。〔集解〕惠棟曰續志在輿鬼一度儒說壬子湻水日而陽不克將有水害其八月六州大水渤海盜賊。 詔公・卿・校尉舉賢良方正。六月庚申、大赦天下、悉除黨錮、改元永康。 時李膺等頗引宦者子弟、宦官多懼、請帝以天時當赦、帝許之、故除黨錮也。 丙寅、阜陵王統薨。秋八月、魏郡言嘉禾生、甘露降。巴郡言黃龍見。 續漢志曰、「時人欲就沱浴、見沱水濁、因戲相恐、『此中有黃龍。』語遂行人、聞郡、欲以爲美、故上言之、時史以書帝紀。桓帝政化衰闕、而多言瑞應、皆此類也。先儒言瑞興非時、則爲妖孽、而人言生龍、皆龍孽也。」〔集解〕惠棟曰通鑑云郡吏傅堅諫曰此走卒戲耳太守不聽。 六州大水、勃海海溢。詔州郡賜溺死者七歲以上錢、人二千、一家皆被害者、悉爲收歛、其亡失穀食、稟人三斛。冬十月、先零羌寇三輔、使匈奴中郞將張奐擊破之。十一月、西河言白兎見。〔集解〕惠棟曰案符瑞志當作白雉。 十二月壬申、復癭陶王悝爲勃海王。丁丑、帝崩于德陽前殿、年三十六。戊寅、尊皇后曰皇太后、太后臨朝。是歲、復博陵・河閒二郡、比豐・沛。
論曰、前史稱桓帝好音樂、善琴笙。 前史謂東觀記。 飾芳林而考濯龍之宮、 薛綜注東京賦云、「濯龍、殿名。芳林謂兩旁樹木蘭也。」考、成也。旣成而祭之。左傳曰「考仲子之宮」也。〔集解〕惠棟曰東京賦云濯龍芳林九谷八溪注云洛陽圖經曰濯龍池名故歌曰濯龍望如海河橋渡如雷芳林苑名。 設華蓋以祠浮圖・老子、 浮圖、今佛也。續漢志曰、「祀老子於濯龍宮、文𦋺爲壇、飾湻金銀器、設華蓋之坐、用郊天樂。」 斯將所謂「聽於神」乎。 左傳曰、「史嚚曰、『國將興、聽於人、將亡、聽於神。』」 及誅梁冀、奮威怒、天下猶企其休息。而五邪嗣虐、流衍四方。 五邪謂單超・徐璜・左悺・唐衡・具瑗也。 自非忠賢力爭、屢折姦鋒、 忠賢謂李膺・陳蕃・竇武・黃瓊・朱穆・劉淑・劉陶等、各上書極諫、以折宦官等姦謀之鋒也。 雖願依斟流彘、亦不可得己。 帝王紀曰、「夏帝相爲羿所逐、相乃都商丘、依同姓諸侯斟灌・斟尋氏。」史記曰、「周厲王好利暴虐、周人相與畔、而襲厲王、王出奔于彘。」言帝寵幸宦豎、令執威權、賴忠臣李膺等竭力諫爭、以免篡弑之禍。不然、則雖願如夏相依斟、周王流彘、不可得也。斟灌・斟尋、國、故城在今靑州。彘、晉地也。〔集解〕汪文臺曰御覽九十二引薛瑩書云漢德之衰有自來矣而桓帝繼之以淫暴封殖宦豎羣妖滿側姦黨彌興賢良被辜政荒民散亡徵漸積逮至靈帝遂傾四海豈不痛哉左傳曰國於天地有與立焉不數世淫不能弊也信夫。
贊曰、桓自宗支、越躋天祿。 越謂非次也。躋、升也。天祿、天位也。左傳子家羈曰、「天祿不再。」 政移五倖、刑淫三獄。 倖、佞也。淫、濫也。五倖卽上「五邪」也。三獄謂李固・杜喬、李雲・杜眾、成瑨・劉質也。 傾宮雖積、皇身靡續。 帝王紀曰、「紂多發美女以充傾宮之室、婦人衣綾紈者三百餘人。」據桓帝納三皇后、又博採宮女五六千人、竝無子也。
桓帝紀母匽氏注史記曰匽姓咎繇之後也匽音偃 案注引史記未審所出龍門書無此說也續志河南郡匽師注引皇覽北有咎繇祠疑繇後居此以地爲姓又匽本與偃通姓苑咎繇生曲阜其後爲偃氏。
立阜陵王代兄勃遒亭侯便爲阜陵王注以順帝陽嘉中封勃爲遒亭侯 錢大昭曰注勃爲二字當乙閩本亦誤今案官本依監本轉刊二字仍誤倒知各本皆未正也。
芝草生中黃藏府 錢大昭曰續志少府屬官有中藏府令注云掌中幣帛金銀諸貨物此云中黃疑衍黃字注亦誤案曹植令云今皇帝捐乘車之副竭中黃之府是漢自有中黃藏府也。
司徒趙戒爲太尉注戒字志伯蜀郡人也 案注已見順紀永和六年誤複。
封帝弟顧爲平原王集解錢大昕曰至與紀互異 侯康曰孝崇匽皇后紀又作帝弟平原王石竊謂作碩者是顧則形近之誤石則聲近之誤也作帝弟者是東觀記稱桓帝爲蠡吾侯長子則帝不得有兄也案石碩古通作竝非誤字。
其自永建元年迄乎今歲 官本乎作于。
廉縣雨肉注廉縣屬北地郡也 今平涼府固原州東北。
今京師廝舍死者相枕注廝舍賤役人之舍 官本注末有也字。
可於官壖地葬之注壖城郭旁地音奴喚而戀二反 官本戀作變。
己亥詔曰集解何焯曰至疑日有誤 己亥官本同案袁紀作己丑通鑑作乙丑當以通鑑爲正。
詔在所賑給乏絕 錢大昭曰在所閩本作所在。
光祿勳房植爲司空集解惠棟曰至淸風高節不是過也 侯康曰蔡邕司空房植(今本誤楨。)碑公言非法度不出于口行非至公不萌于心治身則伯夷之潔也儉嗇則季文之約也盡忠則史魚之直也剛平則山甫之勵也總茲四德式是百辟夙夜匪懈以事一人枉絲髮樹私恩不爲也討無禮當彊禦弗避也是以功隆名顯在世孤特不獲愷悌寬厚之譽享年垂老至于積世門無立車堂無宴客衣不變裁食不兼味雖易之貞厲詩之羔羊無以加也案植見李固及黨錮傳而在官無可表見故范書不爲別立傳也。
東海朐山崩注朐山名也在今海州朐山縣南 續志東海郡朐縣注引山海經都洲在海中一曰郁洲郭璞曰在縣界世俗傳此山在蒼梧徙來上皆有南方樹木案水經淮水注游水歷朐縣與沭合又逕朐山西山側有朐縣故城是朐山卽在朐縣境也朐縣本秦所置兩漢因之北周改置朐山縣隋唐因之明始省入海洲故城在今海州南山在今州南四里許。
初置太山琅邪都尉官注建武十年省 十年官本作七年據光武紀及續志皆六年之譌。
置冘從右僕射官注漢官儀至竝秩六百石 官本注末有也字。 集解錢大昕曰右字衍 案後延熹四年三月省冘從右僕射官亦有右字則此非衍也詳續志少府屬有中黃門冘從僕射一人大長秋屬又有中宮黃門冘從僕射一人秩皆六百石此承上守宮令言之則少府屬也蓋原止一人桓帝偶增置一人遂有左右之名不及五年卽又倂省故漢官儀不復著錄厥後獻帝建安四年以執金吾榮郃爲尙書左僕射衞臻爲尙書右僕射尙書僕射分置左右當卽倣此。
屯騎校尉梁驤 錢大昭曰驤閩本作讓梁冀傳亦作讓案官本同作讓此作驤誤。
光祿大夫中山祝恬爲司徒 侯康曰據風俗通恬曾爲侍中尙書僕射令豫章太守大將軍從事中郞司隸校尉又續志司徒注引應劭說中山祝恬踐周召之列當軸處中忘謇諤之節憚首尾之譏又恬諂事梁冀見黃瓊傳。
大鴻臚梁國盛允爲司空注允字伯代集解惠棟曰司徒盛允碑允字伯世 案水經注引同洪亮吉云賢避太宗諱改。
五月甲戌漢中山崩集解惠棟曰續志是時上寵恣中常侍單超等 案本年正月單超已書薨漢中山以五月崩續志猶舉寵單超爲驗明誤惠氏據補亦非。
太常虞放爲司空 錢大昭曰案虞延傳放以尙書爲司空今案錢說非也延傳稱放桓帝時爲尙書後爲司空坐水災免言後則非直自尙書遷矣蓋其閒嘗爲太常傳略之。
遣御史中丞趙某注史闕名 官本注末有也字。
武陵蠻寇江陵車騎將軍馮緄討皆降散荊州刺史度尙討長沙蠻平之集解惠棟曰考異云事在五年重出 案後五年十月緄始由太常爲車騎將軍十一月大破叛蠻於武陵與緄傳及緄碑文合此爲重出度尙傳度自右校令擢爲荊州刺史亦在延熹五年乃朱穆應詔舉尙以代荊州刺史劉度據南蠻傳度與南郡太守李肅同獲罪帝徵肅棄市度減死一等紀書肅坐奔北棄市亦在五年則可推知尙爲刺史討蠻同屬五年事矣今載入三年紀而五年紀無之是爲誤出。
丙署火注丙署長七人秩百石 百石官本作四百石與續志合此脫四字。
益州刺史山昱 錢大昭曰廣韻山姓周有山師之官掌山林後以官爲氏或云古烈山氏之後案前書王莽傳封山遵爲襃謀子奉皋陶後是山姓當爲皋陶苗裔也。
艾縣賊焚燒長沙郡縣注艾縣名屬豫章郡故城在今洪州建昌縣 在今南昌府義寧州西。
秋七月辛卯趙王乾薨野王山上有死龍 錢大昭曰襄楷傳七年六月十三日河內野王山上有龍死長可數十丈續志作六月壬子此云七月似誤案野王今懷慶河內縣治。
勃海王悝謀反降爲癭陶王 癭官本文注皆作廮後同案通鑑仍作廮袁紀作定陶誤。
護羌校尉段熲擊䍑姐羌破之 錢大昭曰䍑姐閩本作勒姐案官本亦作勒姐與熲傳合惟通鑑作罕姐仍與此同。
罷太山都尉官注永壽元年置集解泰山都尉實不始於永壽光武時曾置之見文苑傳 侯康曰見文苑傳謂見夏恭傳也恭傳云光武初卽位召拜郞中再遷太山都尉攷西京舊制諸郡皆有都尉光武建武六年始省恭之拜官在未省以前與桓紀原不相背案顧說乃惠氏所引顧上仍應補惠棟曰三字侯說永壽元年初置太山琅邪都尉官章懷注巳及之。
丙戌太尉楊秉薨集解錢大昕曰至應劭與秉同時其記日月當可信 侯康曰蔡中郞集太尉楊公碑云延熹八年五月丙戌薨范史蓋本諸此蔡亦與秉同時而泐石之文較之私家著述尤可信不得以風俗通疑史文也。
丙辰緱氏地裂 案續志乃六月丙辰也紀文脫六月二字且五月旣書壬申於前不應有丙辰也。
蒼梧太守張敘爲賊所執集解惠棟曰至皆爲賊所拘略 案續志芝葛秖被賊拘略及任胤背敵走皆屬七年。
南宮長秋和歡殿後鉤楯掖庭朔平署火注漢官曰朔平署司馬一人 漢官官本作漢官儀通鑑胡注此朔平司馬署也百官志朔平司馬主北宮北門案續志此條注亦引漢官云員吏五人衞士百一十七人則作漢官儀非。
段熲擊當煎羌於湟中大破之注湟水名在今鄯州湟水縣 說文湟水出金城臨𦍑塞外東入河文選注湟水左右羌之所居曰湟中唐湟水縣今西寧府碾伯縣治。
畝斂稅錢集解通鑑胡注至而計畝斂錢則目此始 沈銘彝曰馬貴與云章帝時穀貴乃封錢以布帛爲租則錢帛蓋嘗迭用矣此所云畝斂稅錢乃出於常賦三十取一之外今所謂稅錢始此。
勃海妖賊蓋登等注蓋音古盍反 官本注無音字。
延及廣義神虎門燒殺人注廣義神虎洛陽宮西門也 官本注無也字。
巴郡言黃龍見注因戲相恐此中有黃龍 因戲相恐續志及通鑑引竝同官本注作因相戲恐蓋據袁紀改。
飾芳林而考濯龍之宮注考仲子之宮也 官本注末無也字。
宋 唐 | 宣 章 |
城 懷 | 太 太 |
守范 曄 撰 子 賢 注 王先謙集解 |
孝靈皇帝諱宏、 諡法曰、「亂而不損曰靈。」伏侯古今注曰、「宏之字曰大。」〔集解〕沈宇曰據伏湛傳注章懷親見伏侯古今注其書終於質帝不及桓帝今桓獻二紀注俱無伏侯古今注曰六字獨此紀有之蓋傳寫者妄增耳。 肅宗玄孫也。曾祖河閒孝王開、祖淑、父萇。世封解瀆亭侯、 淑以河閒王子封爲解瀆亭侯、萇襲父封、故言世封也。解瀆亭在今定州義封縣東北也。〔集解〕錢大昕曰按董皇后紀亦稱解瀆侯萇獨河閒王開傳作長古書長萇多通用。 帝襲侯爵。母董夫人。桓帝崩、無子、皇太后與父城門校尉竇武定策禁中、使守光祿大夫劉儵持節、將左右羽林至河閒奉迎。 續漢志曰、「桓帝之初、京都童謠曰、『城上烏、尾畢逋、公爲吏、子爲徒。一徒死、百乘車。車班班、入河閒。河閒奼女工數錢、以錢爲室金爲堂、室上慊慊舂黃粱。粱下有懸鼓、我欲擊之丞卿怒。』『城上烏』者、處高獨食、不與下共、謂人主多聚歛也。『公爲吏、子爲徒』者、言蠻夷叛逆、父旣爲軍吏、子弟又爲卒徒往擊之也。『一徒死、百乘車』者、言前一人討胡旣死矣、後又遣百乘車往也。『車班班』者、言乘輿班班入河閒迎靈帝也。『奼女數錢』、言帝旣立、其母永樂太后好聚金以爲堂室也。『石上慊慊』者、言太后雖積金錢、猶慊慊常若不足、使人舂黃粱而食之也。『我欲擊之』者、言太后敎帝使賣官受錢、天下忠篤之士怨望、欲擊鼔求見卿、懸鼔者復怒而止我也。」
建寧元年春正月壬午、城門校尉竇武爲大將軍。己亥、帝到夏門亭、 東觀記曰、「到夏門外萬壽亭、羣臣謁見。」 使竇武持節、以王靑蓋車迎入殿中。庚子、卽皇帝位、年十二。〔集解〕惠棟曰考異云袁紀初立爲嗣詔書云年十有二建寧二年誅黨人時云年十四袁紀是也棟案魚豢典略云建寧二年帝時年十三歲宦官用事排疾士人與范書合汪文臺曰御覽五百八十一引謝承書云靈帝善鼔琴吹洞簫。 改元建寧。以前太尉陳蕃爲太傅、與竇武及司徒胡廣參錄尙書事。〔集解〕惠棟曰應劭漢官儀載册書云故太尉陳蕃忠亮謇諤有不吐茹之節司徒胡廣惇德允元五世從政今以蕃爲太傅與廣參錄尙書事。 使護羌校尉段熲討先零羌。二月辛酉、葬孝桓皇帝于宣陵、 在洛陽東南三十里、高十二丈、周三百步。 廟曰威宗。庚午、謁高廟。辛未、謁世祖廟。大赦天下。賜民爵及帛各有差。段熲大破先零羌於逢義山。 山在今原州高平縣。「逢」一作「途」。〔集解〕惠棟曰漢之高平唐之平高縣當作平高先謙曰卽今固原州。 閏月甲午、追尊皇祖爲孝元皇、夫人夏氏爲孝元皇后、考爲孝仁皇、〔集解〕先謙曰御覽百九十九引續漢書云帝封河閒王子庾爲濟南王奉孝仁祀。 夫人董氏爲愼園貴人。 愼園在今瀛州樂壽縣東南、俗呼爲二皇陵。 夏四月戊辰、太尉周景薨。司空宣酆免、長樂衞尉王暢爲司空。五月丁未朔、日有食之。詔公・卿以下各上封事、及郡國守相舉有道之士各一人、又故刺史・二千石淸高有遺惠、爲眾所歸者、皆詣公車。太中大夫劉矩爲太尉。六月、京師雨水。秋七月、破羌將軍段熲復破先零羌於涇陽。 涇陽、縣名、屬安定、故城在原州平涼縣南也。〔集解〕先謙曰今平涼府平涼縣。 八月、司空王暢免、宗正劉寵爲司空。九月丁亥、〔集解〕惠棟曰考異云按長厯是年九月乙巳朔無丁亥當從袁紀作辛亥。 中常侍曹節矯詔誅太傅陳蕃・大將軍竇武及尙書令尹勳・侍中劉瑜・屯騎校尉馮述、皆夷其族。皇太后遷于南宮。 太后與竇武密謀欲誅曹節、今武等旣誅、故太后被遷。 司徒胡廣爲太傅、錄尙書事。司空劉寵爲司徒、大鴻臚許栩爲司空。冬十月甲辰晦、日有食之。令天下繫囚罪未決入縑贖、各有差。十一月、太尉劉矩免、太僕沛國聞人襲爲太尉。 姓聞人、名襲、字定卿。風俗通曰、「少正卯、魯之聞人、其後氏焉。」 十二月、鮮卑及濊貊寇幽・幷二州。
二年春正月丁丑、大赦天下。三月乙巳、尊愼園董貴人爲孝仁皇后。 續漢志曰、「置永樂宮、儀如桓帝尊匽貴人之禮。」 夏四月癸巳、大風、雨雹。〔集解〕惠棟曰續漢志拔郊道樹十圍以上百餘株。 詔公・卿以下各上封事。五月、太尉聞人襲罷、司空許栩免。六月、司徒劉寵爲太尉、太常許訓爲司徒、 訓字季師、平輿人。 太僕長沙劉囂爲司空。 囂字重寧。〔集解〕惠棟曰風俗通司隸劉囂以黨諸常侍致位公輔。 秋七月、破羌將軍段熲大破先零羌於射虎塞外谷、東羌悉平。九月、江夏蠻叛、州郡討平之。丹陽山越賊〔集解〕通鑑胡注山越本亦越人依阻山險不納王租故曰山越。 圍太守陳夤、夤擊破之。冬十月丁亥、中常侍侯覽諷有司奏前司空虞放・太僕杜密・長樂少府李膺・司隷校尉朱瑀・〔集解〕錢大昕曰按黨錮及竇武傳皆作朱㝢此作瑀誤同時有長樂五官史朱瑀乃宦官黨於曹節者(見竇武傳。)此別是一人。 潁川太守巴肅・沛相荀翌・河內太守魏朗・山陽太守翟超皆爲鉤黨、下獄、 鉤謂相牽引也。事見劉淑・李膺傳。 死者百餘人、妻子徙邊、諸附從者錮及五屬。 五屬謂五服內親也。 制詔州郡大舉鉤黨、於是天下豪傑及儒學行義者、一切結爲黨人。 續漢志曰、「建寧中、京都長者皆以葦方笥爲裝具、時有識者竊言、葦笥郡國讞篋也。後黨人禁錮、會赦、有疑者皆讞廷尉、人名悉入方笥中。」 庚子晦、日有食之。〔集解〕王會汾曰晦監本訛朔從宋本改按上文己序冬十二月事係此語於年終當作晦字元年二年日食皆在十月晦晦而日食司天者失其御也錢大昕云五行志作戊戌此誤惠棟曰續志右扶風以聞。 十一月、太尉劉寵免、太僕郭禧爲太尉。 字公房、扶溝人也。禧音僖。〔集解〕惠棟曰趙明誠曰郭氏世爲陽翟人自躬以下皆葬陽翟其墓尙存今太尉郭禧碑缺處猶有陳留扶溝字疑禧嘗寓居是邑其卒也返葬故鄕注遂以爲扶溝人恐誤洪适云案郭禧碑旣云扶溝蓽門應劭漢官儀又云孝靈太尉扶溝郭禧郭𣅐碑云禧之子五原守洪奉柩歸葬舊鄕則史注初不誤也。 鮮卑寇幷州。是歲、長樂太僕曹節爲車騎將軍、百餘日罷。〔集解〕汪文臺曰御覽百九十八引袁山松書是年爵乳母趙克爲平氏君。
三年春正月、河內人婦食夫、河南人夫食婦。三月丙寅晦、日有食之。〔集解〕惠棟曰續志梁相以聞。 夏四月、太尉郭禧罷、〔集解〕惠棟曰案後碑禧罷爲太中大夫卒於光和二年。 太中大夫聞人襲爲太尉。秋七月、司空劉囂罷。八月、大鴻臚喬玄爲司空。〔集解〕惠棟曰東鼎銘云八月丁丑。 九月、執金吾蕫寵下獄死。冬、濟南賊起、攻東平陵。 東平陵、縣名、屬濟南國、故城在今濟州東。 鬱林烏滸民相率內屬。 烏滸、南方夷號也。廣州記曰、「其俗食人、以鼻飮水、口中進噉如故。」〔集解〕惠棟曰異物志烏滸者南夷別名也其種族爲人所殺則居其死所且伺殺主若有過之者是與非之者則仇而食之。
四年〔集解〕汪文臺曰御覽九百十六引謝承書云是年河南上言二鳳皇二鸞鳥集原縣。 春正月甲子、帝加元服、大赦天下。賜公・卿以下各有差、唯黨人不赦。二月癸卯、地震、海水溢、河水淸。三月辛酉朔、日有食之。太尉聞人襲免、〔集解〕惠棟曰案蔡質漢官典職儀載建寧四年七月立宋皇后儀稱太尉襲使持節奉璽綬襲於三月罷不應七月尙與立后之事何焯云蔡氏所載是詔書不應有誤當是本紀所書拜罷未審也。 太僕李咸爲太尉。 字元卓、汝南西平人。〔集解〕惠棟曰蔡邕李公碑咸孝和皇帝時爲尙書厯僕射今徵拜將作大匠大司農大鴻臚太僕遷太尉。 詔公・卿至六百石各上封事。大疫、使中謁者巡行致醫藥。司徒許訓免、司空橋玄爲司徒。〔集解〕惠棟曰中鼎銘云三月丁丑。 夏四月、太常來豓爲司空。 豓字季德、南陽新野人。〔集解〕惠棟曰華嶠書豓好學下士開館養徒少厯顯位靈帝時位至司空。 五月、河東地裂、〔集解〕惠棟曰續志十二處裂合長十里百七十步廣者三十餘步深不見底。 雨雹、山水暴出。〔集解〕惠棟曰續志漂壞廬舍五百餘家。 秋七月、司空來豓免。癸丑、立貴人宋氏爲皇后。 執金吾宋酆女、前年入掖庭爲貴人。〔集解〕何焯曰禮儀志載蔡質所記立后儀下詔之日非癸丑乃乙未太尉奉璽綬者乃聞人襲非李咸疑范氏誤。 司徒橋玄免。太常宗俱爲司空、 俱字伯儷、南陽安眾人。〔集解〕惠棟曰姓苑載南陽安眾宗氏云後漢五官中郞將伯伯子司隸校尉河內太守均均族兄遼東太守京京子司隸校尉意意孫司空俱司空俱碑云祖父司隸校尉父長沙太守公以察孝爲城門候厯郞中議郞五官中郞將越騎校尉汝南太守少府令僕太常遂拜司空。 前司空許栩爲司徒。冬、鮮卑寇幷州。
熹平元年春三月壬戌、太傅胡廣薨。夏五月己巳、大赦天下、改元熹平。長樂太僕侯覽有罪、自殺。六月、京師雨水。癸巳、皇太后竇氏崩。秋七月甲寅、葬桓思皇后。宦官諷司隸校尉段熲捕繫太學諸生千餘人。 時有人書朱雀闕云「天下大亂、公卿皆尸祿」故捕之。事見宦者傳。 冬十月、勃海王悝被誣謀反、丁亥、悝及妻子皆自殺。十一月、會稽人許生自稱「越王」、寇郡縣、 東觀記曰、「會稽許昭聚眾自稱大將軍、立父生爲越王、攻破郡縣。」〔集解〕何焯曰許生吳志作許昌許昭作許韶惠棟曰天文志臧洪傳皆作許生晉諱昭故作韶當從本紀。 遣揚州剌史臧𣅐・丹陽太守陳夤討破之。〔集解〕惠棟曰夤天文志作寅通鑑同。 十二月、司徒許栩罷、大鴻臚袁隗爲司徒。鮮卑寇幷州。是歲、甘陵王恢薨。〔集解〕錢大昕曰淸河王慶傳梁太后立安平孝王子經侯理爲甘陵王是爲威王理立二十五年薨子貞王定嗣定立四年薨子獻王忠嗣別無名恢者攷理以桓帝建和二年封至熹平元年恰二十五年則恢與理實一人也。
二年春正月、大疫、使使者巡行致醫藥。丁丑、司空宗俱薨。二月壬午、大赦天下。以光祿勳楊賜爲司空。三月、太尉李咸免。〔集解〕惠棟曰李公碑公遷台司位太尉功遂身退以疾自遜求歸田里吿老致仕七十有六熹平四年薨。 夏五月、以司隸校尉段熲爲太尉。沛相師遷坐誣罔國王、下獄死。 國王、陳愍王寵也。臣賢案、陳敬王傳云、「國相師遷。」又東觀記曰、「陳行相師遷奏、沛相魏愔、前爲陳相、與陳王寵交通。」明魏愔爲沛相、此言師遷爲沛相、蓋誤也。〔集解〕惠棟曰陳敬王傳中常侍王輔奏前相魏愔職在匡正而所爲不端國相師遷誣吿其王皆誅死注當云沛相魏愔坐前爲王相時無輔道之功所爲不端陳相師遷坐誣罔國王病下獄死范史沿襲舊史衍沛相而脫陳相也。 六月、北海地震。東萊、北海海水溢。 續漢志曰、「時出大魚二枚、各長八九丈、高二丈餘。」 秋七月、司空楊賜免、太常潁川唐珍爲司空。〔集解〕惠棟曰案世系珍四世祖尙書令林王莽封建德侯生蔚國除徙居潁川生武威長惠惠生侍御史賁賁生珍續漢書珍中常侍唐衡弟。 冬十二月、日南徼外國重譯貢獻。太尉段熲罷。鮮卑寇幽・幷二州。癸酉晦、日有食之。〔集解〕惠棟曰續志在虛二度是時中常侍曹節王甫等專權。
三年春正月、夫餘國遣使貢獻。二月己巳、大赦天下。大常陳耽爲太尉。 耽字漢公、東海人也。 三月、中山王暢薨、無子、國除。〔集解〕錢大昕曰按中山王焉傳穆王暢立三十四年薨子節王稚嗣無子國除是暢本有子而國亦未卽除也。 夏六月、封河閒王利子康爲濟南王、奉孝仁皇祀。秋、洛水溢。冬十月癸丑、令天下繫囚罪未決、入縑贖。十一月、揚州刺史臧𣅐率丹陽太守陳夤、大破許生於會稽、斬之。任城王博薨。十二月、鮮卑寇北地、北地太守夏育追擊破之。鮮卑又寇幷州。司空唐珍罷、永樂少府許訓爲司空。
四年春三月、詔諸儒正五經文字、刻石立于太學門外。〔集解〕惠棟曰羊頭山記曰學堂洛陽南陽關門外長十丈廣三丈堂前石經四部本碑凡四十八枚西尙書周易公羊十六碑南禮記五碑東論語三碑有諫議大夫馬日磾議郞蔡邕名水經注光和六年刻石鏤碑載五經立於太學講堂前東側蔡邕自書丹於碑閻若璩云案洪氏隸釋蓋諸儒受詔在熹平而碑成則光和年也余故以杜甫詩苦縣光和尙骨立光和指石經言。 封河閒王建孫佗爲任城王。 建、桓帝弟也。〔集解〕錢大昕曰光武十王傳佗爲建子非建孫。 夏四月、郡國七大水。五月丁卯、大赦天下。延陵園災、 成帝陵也、在今咸陽縣西。 遣使者持節吿祠延陵。鮮卑寇幽州。六月、弘農・三輔螟。遣守宮令之鹽監、穿渠爲民興利。 前漢地理志及續漢郡國志竝無鹽、今蒲州安邑縣西南有鹽城監也。〔集解〕劉攽曰注鹽城當作鹽池耳及無鹽字下當有一監字說文監字訓爲鹽池然則注家案地志求監所在則無之二漢志不謂池爲監也而據今所見則有池云。 令郡國遇災者、減田租之半、其傷害什四以上、勿收責。冬十月丁巳、令天下繫囚罪未決、入縑贖。拜沖帝母虞美人爲憲園貴人、 順帝虞美人也。憲園在洛陽東北。 質帝母陳夫人爲渤海孝王妃。 渤海孝王鴻之夫人也。 改平準爲中準、 漢官儀曰、「平準令一人、秩六百石也。」 使宦者爲令、列於內署。自是諸署悉以閹人爲丞・令。
五年夏四月癸亥、大赦天下。益州郡夷叛、太守李顒討平之。復崇高山名爲嵩高山。 前書武帝祠中嶽、改嵩高爲崇高。東觀記曰、「使中郞將堂谿典請雨、因上言改之、名爲嵩高山。」〔集解〕惠棟曰堂谿典嵩高山闕銘曰中郞將堂谿典伯幷熹平四年來請雨嵩高廟趙明誠曰漢史云五年誤也。 大雩。使侍御史行詔獄亭部、理冤枉、原輕繫、休囚徒。五月、太尉陳耽罷、司空許訓爲太尉。閏月、永昌太守曹鸞坐訟黨人、弃市。 訟謂申理之也。其言切直、帝怒、檻車送槐里獄掠殺之也。 詔黨人門生故吏父兄子弟在位者、皆免官禁錮。六月壬戌、太常南陽劉逸 逸字大迥、安眾人。 爲司空。秋七月、太尉許訓罷、光祿勳劉寬爲太尉。冬十月壬午、御殿後槐樹自拔倒豎。司徒袁隗罷。十一月丙戌、光祿大夫楊賜爲司徒。十二月、甘陵王定薨。試太學生年六十以上百餘人、除郞中・太子舍人至王家郞・郡國文學吏。 漢官儀曰、「太子舍人・王家郞中竝秩二百石、無員。」 是歲、鮮卑寇幽州。沛國言黃龍見譙。〔集解〕惠棟曰光祿大夫橋玄問太史令單颺曰此何祥也颺曰其國後當有王者興不及五十年當復見天事恆象此其徵也。
六年春正月辛巳、大赦天下。二月、南宮平城門及五庫東垣屋自壞。 平城門、洛陽城南門也。蔡邕曰、「平城門、正陽之門、與宮連、郊祀法駕所從出、門之最尊者。」武庫、禁兵所藏。東垣、庫之外障。易傳曰、「小人在位、厥妖城門自壞。」〔集解〕惠棟曰案謝承書及續漢志皆云光和元年事疑紀誤也。 夏四月、大旱、七州蝗。鮮卑寇三邊。 謂東・西與北邊。 市賈民爲宣陵孝子者數十人、皆除太子舍人。秋七月、司空劉逸免、衞尉陳球爲司空。〔集解〕錢大昕曰球傳其時爲廷尉非衞尉惠棟曰球後碑乃遷衞尉遂作司空球傳不載其由衞尉遷司空也。 八月、遣破鮮卑中郞將田晏出雲中、使匈奴中郞將臧𣅐與南單于出鴈門、護烏桓校尉夏育出高柳、竝伐鮮卑、晏等大敗。冬十月癸丑朔、日有食之。〔集解〕惠棟曰續志趙相以聞。 太尉劉寬免。帝臨辟雍。辛丑、京師地震。辛亥、令天下繫囚罪未決、入縑贖。十一月、司空陳球免。〔集解〕惠棟曰本傳以地震免。 十二月甲寅、太常河南孟𢒰爲太尉。 𢒰字叔達、音乙六反。〔集解〕錢大昕曰按成陽堯廟碑濟陰太守河南匽師(卽偃師。)孟府君諱郁字敬達治尙書經厯典六郡威敎若神卽其人也𢒰與郁同碑立於永康元年至熹平六年相距十年矣注云字叔達而碑云敬達叔敬二文相似碑已亡失莫能決其然否何焯曰蜀志孟光傳注引續漢書云郁中常侍孟賁之弟惠棟曰案郁當作𢒰郁字敬達河南偃師人桓帝永嘉初爲濟陰太守見隸釋蜀志誤以郁爲𢒰也。 庚辰、司徒楊賜免、太常陳耽爲司空。鮮卑寇遼西。永安太僕王𣅐下獄死。 永安宮之太僕也。
光和元年春正月、合浦・交阯烏滸蠻叛、招引九眞・日南民攻沒郡縣。太尉孟𢒰罷。二月辛亥朔、日有食之。癸丑、光祿勳陳國袁滂爲司徒。 滂字公喜。〔集解〕惠棟曰滂爲梁相良之孫良字厚卿扶樂人少子璋謁者生滂袁宏紀曰滂字公煕閎之孫也純素寡欲終不言人之短當權寵之盛或以同異致禍滂獨中立於朝故愛憎不及焉。 己未、地震。始置鴻都門學生。 鴻都、門名也、於內置學。時其中諸生、皆敕州・郡・三公舉召能爲尺牘辭賦及工書鳥篆者相課試、至千人焉。〔集解〕汪文臺曰御覽二百一引華嶠書置學下有畫孔子及七十二弟子像十字文選任昉讓吏部封侯表注引華書其諸生皆敕州郡三公舉用羣召或出爲剌史太守入爲尙書侍中乃有封侯賜爵者士君子皆恥與爲列焉。 三月辛丑、大赦天下、改元光和。太常常山張顥爲太尉。 顥字智明。捜神記曰、「顥爲梁相、新雨後、有鵲飛翔近地、令人擿之、墮地化爲圓石、顥命椎破、得一金印、文曰『忠孝侯印。』」〔集解〕何焯曰續漢書張顥中常侍張奉弟。 夏四月丙辰、地震。侍中寺雌雞化爲雄。司空陳耽免、太常來豓爲司空。五月壬午、有白衣人入德陽殿門、亡去不獲。 東觀記曰、「白衣人言『梁伯夏敎我上殿』、與中黃門桓賢語、因忽不見。」 六月丁丑、有黑氣墮所御温德殿庭中。 東觀記曰、「墯所御温明殿庭中、如車蓋隆起、奮迅、五色、有頭、體長十餘丈、形貌似龍。」 秋七月壬子、靑虹見御坐玉堂後殿庭中。 洛陽宮殿名、南宮有玉堂前・後殿。據揚賜傳、云墯嘉德殿前。〔集解〕汪文臺曰初學記二引薛瑩書云虹晝見御所居崇德後殿前庭中色靑赤。 八月、有星孛于天市。九月、太尉張顥罷、太常陳球爲太尉。司空來豓薨。〔集解〕惠棟曰袁宏紀豓以久病罷不云薨也。 冬十月、屯騎校尉袁逢爲司空。皇后宋氏廢、后父執金吾酆下獄死。丙子晦、日有食之。〔集解〕惠棟曰續志在箕四度箕爲後宮口舌是月上聽讒廢宋后。 十一月、太尉陳球免。〔集解〕惠棟曰本傳以日食免。 十二月丁巳、光祿大夫橋玄爲太尉。是歲、鮮卑寇酒泉。京師馬生人。 京房易傳曰、「諸侯相伐、厥妖馬生人。」〔集解〕惠棟曰續志司徒長史馮巡馬所生也。 初開西邸賣官、自關內侯・虎賁・羽林、入錢各有差。 山陽公載記曰、「時賣官、二千石二千萬、四百石四百萬、其以德次應選者半之、或三分之一、於西園立庫以貯之。」 私令左右賣公卿、公千萬、卿五百萬。〔集解〕惠棟曰桓範世論云靈帝置西園之邸賣爵號曰禮錢錢積如屋封塗漆書傅子曰靈帝時牓門賣官於是太尉段熲司徒崔烈太尉樊陵司徒張温之徒皆入錢上千萬下五百萬以買三公熲數征伐有大功烈有北州重名温有傑才陵能偶時皆一時顯士猶以貨取位而況於劉囂唐珍張顥之黨乎。
二年春、大疫、使常侍・中謁者巡行致醫藥。三月、司徒袁滂免、〔集解〕惠棟曰袁宏紀云二月丁巳免。 大鴻臚劉郃爲司徒。 郃字季承。〔集解〕惠棟曰袁宏紀作劉劭誤案郃漁陽泉州人先爲濟陰太守見帝堯碑續漢志曰御史劉鯈建議立靈帝以鯈爲侍中侯覽爲其親近逼殺之朝廷少長思其功效乃拔用其弟郃致位司徒也。 乙丑、太尉橋玄罷、太中大夫段熲爲太尉。京兆地震。司空袁逢罷、太常張濟爲司空。 濟字元江、細陽人。〔集解〕惠棟曰濟張酺曾孫見酺傳。 夏四月甲戌朔、日有食之。辛巳、中常侍王甫及太尉段熲竝下獄死。丁酉、大赦天下、諸黨人禁錮小功以下皆除之。 時上祿長和海上言、「黨人錮及五族、有乖典訓。」帝從之。〔集解〕先謙曰上祿長和海官本作和浮非。 東平王瑞薨。〔集解〕先謙曰官本瑞作端。 五月、衞尉劉寬爲太尉。秋七月、使匈奴中郞將張修有罪、下獄死。 時張修擅斬單于呼微、更立羌渠爲單于、故坐死。 冬十月甲申、司徒劉郃・永樂少府陳球・衞尉陽球・步兵校尉劉納謀誅宦者、事泄、皆下獄死。巴郡板楯蠻叛、遣御史中丞蕭瑗督益州刺史討之、不剋。十二月、光祿勳楊賜爲司徒。鮮卑寇幽・幷二州。是歲、河閒王利薨。洛陽女子生兒、兩頭四臂。 京房易傳曰、「二首、下不一也、厥妖人生兩頭。」〔集解〕惠棟曰續漢志曰雒陽上西門女子生兒兩頭異肩共胸俱前向以爲不祥墮地弃之自此之後朝廷霿亂政在私門上下無別二頭之象。
三年春正月癸酉、大赦天下。二月、公府駐駕廡自壞。 公府、三公府也。駐駕、停車處也。廡、廊屋也、音無禹反。續漢志云、「南北四十餘閒壞。」 三月、梁王元薨。夏四月、江夏蠻叛。六月、詔公卿舉能通尙書・〔集解〕顧炎武曰尙書上脫古文二字。 毛詩、左氏・穀梁春秋各一人、悉除議郞。秋、表是地震、涌水出。 表是、縣、屬酒泉郡、故城在今甘州張掖縣西北。〔集解〕惠棟曰續志自三年秋至明年春酒泉表氏地八十餘動涌水出城中官寺民舍皆頓縣易處更築城郭氏與是古字通先謙曰在今肅州高臺縣西。 八月、令繫囚罪未決、入縑贖、各有差。冬閏月、有星孛于狼・弧。 二星名也。 鮮卑寇幽・幷二州。十二月己巳、立貴人何氏爲皇后。 南陽宛人也、車騎將軍何貢女也。〔集解〕惠棟曰袁宏紀在十一月。 是歲、作罼圭・靈昆苑。 罼圭苑有二、東罼圭苑周一千五百步、中有魚梁臺、西罼圭苑周三千三百步、竝在洛陽宣平門外也。
四年春正月、初置騄驥廏丞、領受郡國調馬。 騄驥善馬也調謂徵發也〔集解〕何焯曰調馬爲調良之馬猶言過馬也注謂徵發似誤。 豪右辜榷、馬一匹至二百萬。 前書音義曰、「辜、障也。㩁、專也。謂障餘人賣買而自取其利。」 二月、郡國上芝英草夏。四月庚子、大赦天下。交阯刺史朱儁討交阯・合浦烏滸蠻、破之。六月庚辰、雨雹。 續漢書曰、「雹大如雞子。」 秋七月、河南言鳳皇見新城、〔集解〕惠棟曰續志此羽孽也沈約云五色大鳥見新城民皆謂之鳳皇先謙曰新城在今河南府洛陽縣南。 羣鳥隨之、賜新城令及三老・力田帛、各有差。九月庚寅朔、日有食之。太尉劉寬免、衞尉許𢒰爲太尉。〔集解〕惠棟曰應劭漢官儀載三公云孝靈時有吳郡陽羨許𢒰季軼許劭撰太尉碑言𢒰自司農遷衞尉也袁宏紀作許郁案𢒰諫議大夫荊之孫也荊在循吏傳。 閏月辛酉、北宮東掖庭永巷署災。 永巷、宮中署名也。漢官儀曰、「令一人。宦者爲之、秩六百石、掌宮婢侍使。」〔集解〕劉攽曰注侍使案使當作史卽給尙書郞侍史之類。 司徒楊賜罷。冬十月、太常陳耽爲司徒。〔集解〕惠棟曰袁宏紀三年閏月楊賜久病罷十月陳耽爲司徒考異以爲誤置閏於去年案長厯此年閏十月以紀考之閏九月是。 鮮卑寇幽・幷二州。是歲、帝作列肆於後宮、使諸釆女販賣、更相盜竊爭鬭。帝著商估服、飮宴爲樂。又於西園弄狗、著進賢冠、帶綬。 三禮圖曰、「進賢冠、文官服之、前高七寸、後高三寸、長八寸。」續漢志曰、「靈帝寵用便嬖子弟、轉相汲引、賣關內侯直五百萬。令長强者貪如豺狼、弱者畧不類物、實狗而冠也。」昌邑王見狗冠方山冠、龔遂曰、「王之左右皆狗而冠。」〔集解〕汪文臺曰續五行志注弄狗下有以配人三字。 又駕四驢、帝躬自操轡、驅馳周旋、京師轉相放效。 續漢志曰、「驢者乃服重致遠、上下山谷、野人之所用耳、何有帝王君子而驂駕之乎。天意若曰、國且大亂、賢愚倒植、凡執政者皆如驢也。」〔集解〕汪文臺曰書鈔百四十五引續漢書云帝好胡服胡飯京師貴戚皆競爲之。
五年春正月辛未、大赦天下。二月、大疫。三月、司徒陳耽免。夏四月、旱。太常袁隗爲司徒。五月庚申、永樂宮署災。 續漢志曰、「德陽前殿西北入門內永樂太后宮署災。」 秋七月、有星孛于太微。巴郡板楯蠻詣太守曹謙降。癸酉、令繫囚罪未決、入縑贖。八月、起四百尺觀於阿亭道。冬十月、太尉許𢒰罷、〔集解〕惠棟曰袁宏紀𢒰坐辟召謬錯免。 太常楊賜爲太尉。校獵上林苑、厯函谷關、巡狩于廣成苑。十二月、還幸太學。〔集解〕惠棟曰典畧云帝幸太學自就碑作賦。
六年春正月、日南徼外國重譯貢獻。二月、復長陵縣、比豐・沛。三月辛未、大赦天下。夏、大旱。秋、金城河水溢。五原山岸崩。始置圃囿署、以宦者爲令。冬、東海・東萊・琅邪井中冰厚尺餘。大有年。〔集解〕惠棟曰考異云今年夏大旱縱使秋成亦不得爲大有年史雖書之非實也汪文臺曰書鈔百五十九引續漢書所載與范書同。
中平元年春二月、鉅鹿人張角自稱「黃天」、其部師有三十六萬、〔集解〕官本考證曰師當作帥萬當作方何焯曰三十六方見皇甫嵩傳不知何自訛寫爲万復緣注引續漢書語相沿不察也惠棟曰萬袁宏紀作坊今作萬疑万字之誤案何晏景福殿賦云屯坊列署三十有二星居宿陳綺錯鱗比辛壬癸甲爲之名秩李善云聲類曰方別屋也方與坊古字通蓋張角列部署爲三十六坊各有甲乙以別之也。 皆著黃巾、同日反叛。 續漢書曰、「三十六萬餘人。」 安平・甘陵人各執其王以應之。 安平王續・甘陵王忠。 三月戊申、以河南尹何進爲大將軍、將兵屯都亭。置八關都尉官。 都亭在洛陽。八關謂函谷・廣成・伊闕・大谷・轘轅・旋門・小平津・孟津也。〔集解〕先謙曰在今河南府宜陽縣東北漢函谷關新關之南塞也水經注惠水流逕關城北二十里其城西走塞垣東抗惠水八關都尉官治此。 壬子、大赦天下黨人、還諸徙者、 時中常侍呂彊言於帝曰、「黨錮久積、若與黃巾合謀、悔之無救。」帝懼、皆赦之。 唯張角不赦。詔公卿出馬・弩、舉列將子孫及吏民有明戰陣之略者、詣公車。遣北中郞將盧植討張角、左中郞將皇甫嵩・右中郞將朱儁討潁川黃巾。庚子、南陽黃巾張曼成攻殺郡守褚貢。夏四月、太尉楊賜免、太僕弘農鄧盛爲太尉。 盛字伯能。 司空張濟罷、大司農張温爲司空。朱儁爲黃巾波才所敗。〔集解〕通鑑胡注案姓譜云波姓也其先事王莽爲波水將軍子孫以爲氏。 侍中向栩・張鈞坐言宦者、下獄死。 時鈞上書曰、「今斬常侍、懸其首於南郊以謝天下、卽兵自消也。」帝以章示常侍、故下獄也。〔集解〕惠棟曰袁宏紀作均。 汝南黃巾敗太守趙謙於邵陵。 邵陵、縣名、屬汝南郡、故城在今豫州郾城縣東。〔集解〕先謙曰在今許州郾城縣東三十五里。 廣陽黃巾殺幽州刺史郭勳及太守劉衞。五月、皇甫嵩・朱儁復與波才等戰於長社、大破之。 長社、今許州縣也、故城在長葛縣西。〔集解〕先謙曰在今許州長葛縣北。 六月、南陽太守秦頡〔集解〕惠棟曰水經注頡鄀人也以江夏都尉出爲南陽太守習鑿齒襄陽耆舊記曰頡字初起。 擊張曼成、斬之。交阯屯兵執刺史及合浦太守來達、自稱「柱天將軍」、遣交阯刺史賈琮討平之。皇甫嵩・朱儁大破汝南黃巾於西華。 西華、縣、屬汝南郡、在今陳州項城縣西。〔集解〕先謙曰在今陳州府西華縣南。 詔嵩討東郡、朱儁討南陽。盧植破黃巾、圍張角於廣宗。宦官誣植、抵罪。 植連破張角、垂當拔之、小黃門左豐言於帝曰、「盧中郞固壘息軍、以待天誅。」帝怒、遂檻車徵植、減死一等。〔集解〕先謙曰廣宗在今廣平府威縣東。 遣中郞將董卓攻張角、不剋。洛陽女子生兒、兩頭共身。 續漢志曰、「上西門外女子生兒、兩頭、異肩共胸、以爲不祥、墮地弃之。其後政在私門、上下無別、二頭之象。」〔集解〕惠棟曰續志六月壬申雒陽男子劉倉居上西門外妻生男兩頭共身注所引續漢志乃光和二年事爲失考也。 秋七月、巴郡妖巫張修反、寇郡縣。 劉艾紀曰、「時巴郡巫人張修療病、愈者雇以米五斗、號爲『五斗米師。』」〔集解〕惠棟曰考異云裴松之以爲張修應是張衡案張魯傳祖父陵父衡皆爲五斗米道衡死魯復行之劉焉司馬張修與魯同擊漢中魯襲殺修非其父也。 河南尹徐灌下獄死。八月、皇甫嵩與黃巾戰於倉亭、獲其帥。 其帥、卜已也。倉亭在東郡。 乙巳、詔皇甫嵩北討張角。九月、安平王續有罪誅、國除。冬十月、皇甫嵩與黃巾賊戰于廣宗、獲張角弟梁。角先死、迺戮其屍。 發棺斷頭、傳送馬市。 以皇甫嵩爲左車騎將軍。十一月、皇甫嵩又破黃巾于下曲陽、〔集解〕先謙曰注見光武紀。 斬張角弟寶。湟中義從胡北宮伯玉與先零羌叛、以金城人邊章・韓遂爲軍帥、攻殺護羌校尉伶徵・金城太守陳㦤。 伶、姓也、周有大夫伶州鳩。 癸巳、朱儁拔宛城、斬黃巾別帥孫夏。詔減太官珍羞、御食一肉、廏馬非郊祭之用、悉出給軍。十二月己巳、大赦天下、改元中平。是歲、下邳王意薨、無子、國除。〔集解〕錢大昕曰下邳王衍傳中平元年意薨子哀王宜嗣數月薨無子建安十一年國除是意亦有子。 郡國生異草、僃龍蛇鳥獸之形。 風俗通曰、「亦作人狀、操持兵弩、一一僃具。」續漢志曰、「龍蛇鳥獸、其狀毛羽頭目足翅皆具。是歲、黃巾賊起、漢遂微弱。」
二年春正月、大疫。琅邪王據薨。二月己酉、南宮大災、火半月迺減。 續漢志曰、「時燒靈臺殿・樂成殿、延及北闕度道、西燒嘉德・和驩殿。」 己亥、廣陽門外屋自壞。 洛陽城西面南頭門也。〔集解〕錢大昕曰五行志作癸亥子以四分術推得是年二月庚子朔不得有己亥日紀誤。 稅天下田、畝十錢。 以修宮室。 黑山賊張牛角等十餘輩竝起、所在寇鈔。司徒袁隗免。三月、廷尉崔烈爲司徒。北宮伯玉等寇三輔、遣左車騎將軍皇甫嵩討之、不剋。夏四月庚戌、大風、雨雹。五月、太尉鄧盛罷、太僕河南張延爲太尉。 延字公威、歆之子。〔集解〕惠棟曰延河內人誤作河南。 秋七月、三輔螟。左車騎將軍皇甫嵩免。八月、以司空張温爲車騎將軍、討北宮伯玉。九月、特進楊賜爲司空。冬十月庚寅、司空楊賜薨、〔集解〕錢大昕曰以四分術推是月丙申朔無庚寅庚寅乃九月二十四日也月日必有一誤。 光祿大夫許相爲司空。 相字公弻、平輿人、許訓之子。〔集解〕惠棟曰延熹六年衞尉潁川許栩爲司徒汝南先賢傳曰許劭宗人許栩沈沒榮利致位司徒舉宗莫不匐匍栩門承風而驅官以賄成惟劭不過其門棟案劭本傳云劭從祖敬敬子訓訓子相竝爲三公相以能諂事宦官故自致台司數遣詣劭劭終不候之相平輿人與劭同里必許相之誤也。 前司徒陳耽・諫議大夫劉陶坐直言、下獄死。十一月、張温破北宮伯玉於美陽、〔集解〕先謙曰在今乾州武功縣西。 因遣盪寇將軍周愼追擊之、圍楡中、 縣名、故城在今蘭州金城縣東也。〔集解〕先謙曰在今蘭州府金縣西北。 又遣中郞將董卓討先零羌。愼・卓竝不克。鮮卑寇幽・幷二州。是歲、造萬金堂於西園。〔集解〕汪文臺曰御覽九十二引續漢書云造萬金堂以爲私藏引取司農金錢繒帛積之於中。 洛陽民生兒、兩頭四臂。
三年春二月、江夏兵趙慈反、殺南陽太守秦頡。庚戌、大赦天下。太尉張延罷。車騎將軍張温爲太尉、中常侍趙忠爲車騎將軍。復修玉堂殿、鑄銅人四、黃鍾四、 其音中黃鍾也。子爲黃鍾。 及天祿・蝦蟆、又鑄四出文錢。 天祿、獸也。時使掖廷令畢嵐鑄銅人、列於蒼龍・玄武闕外、鍾懸於玉堂及雲臺殿前、天祿・蝦蟆吐水於平門外。事具宦者傳。案、今鄧州南陽縣北有宗資碑、旁有兩石獸、鐫其膊一曰天祿、一曰辟邪。據此、卽天祿・辟邪竝獸名也。漢有天祿閣、亦因獸以立名。〔集解〕惠棟曰前書西域傳孟康注桃拔一名符拔似鹿長尾一角者或爲天祿兩角者或爲辟邪獻帝春秋曰靈帝作錢猶五銖面有四道連於邊輪識者以爲妖竊言錢有四道京師將破壞此錢四出散於四方乎還如其言汪文臺曰御覽九百四十九華嶠書云又作翻車渴烏施於橋西灑南北郊路以省百姓灑道之費。 五月壬辰晦、日有食之。六月、荊州剌史王敏討趙慈、斬之。車騎將軍趙忠罷。秋八月、懷陵上有雀萬數、悲鳴、因鬭相殺。 懷陵、沖帝陵也。續漢志曰、「天戒若曰、諸懷爵祿而尊厚者、還相自害也。」 冬十月、武陵蠻叛、寇郡界、郡兵討破之。前太尉張延爲宦人所譖、下獄死。十二月、鮮卑寇幽幷二州。
四年〔集解〕汪文臺曰御覽八百七十七引袁山松書是年雲氣如足相次重疉彌天。 春正月己卯、大赦天下。二月、滎陽賊殺中牟令。 中牟、今鄭州縣。劉艾紀曰、「令落皓及主簿潘業、臨陣不顧、皆被害。」〔集解〕先謙曰中牟在今開封府中牟縣東姓苑洛氏本作落。 己亥、南宮內殿罘罳自壞。 前書音義曰罘罳連闕曲閣也音浮思。 三月、河南尹何苗討滎陽賊、破之、拜苗爲車騎將軍。夏四月、涼州刺史耿鄙討金城賊韓遂、鄙兵大敗、遂寇漢陽、漢陽太守傅燮戰沒。扶風人馬騰・漢陽人王國竝叛、寇三輔。太尉張温免、司徒崔烈爲太尉。五月、司空許相爲司徒、光祿勳沛國丁宮爲司空。 宮字元雄。〔集解〕惠棟曰宮先爲蒼梧太守見吳志士燮傳。 六月、洛陽民生男、兩頭共身。 劉艾紀曰「上西門外劉蒼妻生」也。〔集解〕惠棟曰此中平元年六月壬申事注誤引也。 漁陽人張純與同郡張舉舉兵叛、〔集解〕劉攽曰按他處叛賊未嘗言舉兵者當由其人名舉故衍。 攻殺右北平太守劉政・遼東太守楊終・〔集解〕惠棟曰水經注作楊紘。 護烏桓校尉公綦稠等。〔集解〕錢大昕曰劉虞傳作箕稠。 舉兵自稱天子、寇幽・冀二州。〔集解〕劉攽曰按張舉自稱天子誤出一兵字。 秋九月丁酉、令天下繫囚罪未決、入縑贖。冬十月、零陵人觀鵠 觀、姓、鵠、名。〔集解〕惠棟曰吳志長沙賊區星自稱將軍與此異也。 自稱「平天將軍」、寇桂陽、長沙太守孫堅擊斬之。十一月、太尉崔烈罷、大司農曹嵩爲太尉。〔集解〕惠棟曰華嶠書嵩時賂中官及輸西園錢一億萬故位至太尉。 十二月、休屠各胡叛。是歲、賣關內侯、假金印紫綬、傳世、入錢五百萬。〔集解〕何焯曰光和元年已賣關內侯此則幷傳世也。
五年春正月、休屠各胡寇西河、殺郡守郉紀。丁酉、大赦天下。二月、有星孛于紫宮。黃巾餘賊郭太等〔集解〕惠棟曰太本作泰范氏以家諱改也。 起於西河白波谷、〔集解〕惠棟曰薛瑩漢書亦言郭太起於西河白波谷時謂之白波鎭西河在洛陽北千二百里通鑑據宋白續通典以爲在河南河淸縣者非先謙曰孝獻紀首李注引薛書作白波谷稱白波賊。 寇太原・河東。三月、休屠各胡攻殺幷州刺史張㦤、遂與南匈奴左部胡合、殺其單于。夏四月、汝南葛陂黃巾攻沒郡縣。 葛陂在今豫州新蔡縣西北。〔集解〕先謙曰据章懷注陂在今汝甯府新蔡縣北項城縣南明統志云在汝陽縣西南一統志駁之。 太尉曹嵩罷。五月、永樂少府樊陵爲太尉。 陵字德雲、胡陽人也。 六月丙寅、大風。太尉樊陵罷。益州黃巾馬相攻殺刺史郗儉、自稱天子、〔集解〕惠棟曰華陽國志涼州黃巾逆賊馬相趙祇等聚眾綿竹殺縣令李升募疲役之民一二曰中得數千人遣王饒趙播等進攻雒城殺剌史儉幷下蜀郡犍爲旬月之閒破壞三都相自稱天子眾以萬數案蜀志儉河南郾師人郗正之祖父也。 又寇巴郡、殺郡守趙部、益州從事賈龍擊相、斬之。〔集解〕惠棟曰華陽國志部州從事賈龍素領家兵在犍爲之靑衣率吏民攻相破滅之州界淸淨。 郡國七大水。〔集解〕惠棟曰案袁山松書山陽梁沛彭城下邳東海琅邪七縣也。 秋七月、射聲校尉馬日磾爲太尉。八月、初置西園八校尉。 樂資山陽公載記曰、「小黃門蹇碩爲上軍校尉、虎賁中郞將袁紹爲中軍校尉、屯騎校尉鮑鴻爲下軍校尉、議郞曹操爲典軍校尉、趙融爲助軍左校尉、馮方爲助軍右校尉、諫議大夫夏牟爲左校尉、湻于瓊爲右校尉、凡八校尉、皆統於蹇碩。」 司徒許相罷、司空丁宮爲司徒。光祿勳南陽劉弘爲司空、 字子高、安眾人。 衞尉董重爲驃騎將軍。九月、南單于叛、與白波賊寇河東。〔集解〕惠棟曰考異云匈奴傳六年帝崩之後於扶羅乃與白波賊爲寇紀誤。 遣中郞將孟益〔集解〕惠棟曰水經注作孟溢。 率騎都尉公孫瓚討漁陽賊張純等。冬十月壬午、御殿後槐樹自拔倒豎〔集解〕劉攽曰熹平五年書十月壬午御殿後槐樹自拔倒豎中平五年又書十月壬午御殿後槐樹自拔倒豎年數月日無少異者蓋必有一誤。 靑・徐黃巾復起、寇郡縣。甲子、帝自稱「無上將軍」、燿兵於平樂觀。 平樂觀在洛陽城內。〔集解〕劉攽曰中平五年十月又書甲子帝稱無上將軍云云壬午到甲子凡四十五日非一月所能兼也則中平所記爲衍矣又案續漢志中平五年亦無此異惠棟曰薛綜東京賦注曰平樂觀名也爲土場於上以作樂使遠觀之謂之平樂觀在城西也汪文臺曰水經穀水注引華嶠書云帝於平樂觀下起大壇上建十二重五采華蓋高十丈壇東北爲小壇復建九重華蓋高九丈列奇兵騎士數萬人天子住犬蓋禮畢天子躬擐甲稱無上將軍行陣三匝而還設祕戲以示遠人先謙曰續漢書十二重作十重見書鈔及御覽七百二以下文九重高九丈例之華書蓋衍二字。 十一月、涼州賊王國圍陳倉、右將軍皇甫嵩救之。遣下軍校尉鮑鴻討葛陂黃巾。巴郡板楯蠻叛、遣上將軍別部司馬趙瑾討平之。公孫瓚與張純戰於石門、大破之。 時烏桓反叛、與賊張純等攻薊中、故瓚追擊之。石門、山名、在今營州西南。〔集解〕惠棟曰水經注温水又東南逕石門峽山口高嶄絕壁立洞口開俗謂之石門口。 是歲、改刺史、新置牧。
六年春二月、左將軍皇甫嵩大破王國於陳倉。三月、幽州牧劉虞購斬漁陽賊張純。下軍校尉鮑鴻下獄死。夏四月丙午朔、日有食之。〔集解〕惠棟曰續志其月浹辰宮車晏駕。 太尉馬日磾免、幽州牧劉虞爲太尉。〔集解〕惠棟曰袁宏紀三月乙丑光祿劉虞爲大司馬領幽州牧。 丙辰、帝崩于南宮嘉德殿、年三十四。戊午、皇子辯卽皇帝位、年十七。〔集解〕惠棟曰考異云張璠漢紀年十四。 尊皇后曰皇太后、太后臨朝。大赦天下、改元爲光熹。封皇弟協爲渤海王。後將軍袁隗爲太傅、與大將軍何進參錄尙書事。上軍校尉蹇碩下獄。 時蹇碩謀欲立渤海王協、發覺。〔集解〕劉攽曰正文蹇碩下獄案碩以此時誅明少一死字。 五月辛巳、驃騎將軍董重下獄死。 董重、皇后之弟子也。〔集解〕陳景雲曰皇后上脫孝仁二字據皇后紀當云兄子注弟子亦誤。 六月辛亥、孝仁皇后董氏崩。辛酉、葬孝靈皇帝于文陵。 在洛陽西北三十里、陵高十二丈、周囘三百步。 雨水。秋七月、甘陵王忠薨。庚寅、孝仁皇后歸葬河閒愼陵。徙渤海王協爲陳留王。司徒丁宮罷。八月戊辰、中常侍張讓・段珪等殺大將軍何進、於是虎賁中郞將袁術燒東西宮、攻宦者。庚午、張讓・段珪等劫少帝及陳留王幸北宮德陽殿。何進部曲將吳匡與車騎將軍何苗戰於朱雀闕下、苗敗斬之。辛未、司隸校尉袁紹勒兵收僞司隸校尉樊陵・河南尹許相及諸閹人、無少長皆斬之。讓・珪等復劫少帝・陳留王〔集解〕黃山曰少爲未成乎帝之名說詳安紀或援春秋晉獻公卒奚齊立未踰年見弑不稱君疑此亦不當稱帝尤誤無論天子卽位不待踰年况帝辯安帝嫡長卽位巳再改元未聞失德賊臣董卓廢而弑之卓誅原當復號立諡遭時紛亂大禮未行豈奚齊庶孼可比乎。 走小平津。 小平津在今鞏縣西北。續漢志曰、「時京師童謠曰、『侯非侯、王非王、千乘萬騎上北邙。』案獻帝未有爵號、爲段珪等所執、公卿百官皆隨其後、到河上乃得還。」〔集解〕惠棟曰御覽引郡國志曰陝州平陸縣小平津張讓劫獻帝處南岸有句陳壘。 尙書盧植追讓等、斬數人、其餘投河而死。 獻帝春秋曰、「河南中部掾閔貢見天子出、率騎追之、北到河上。天子飢渴、貢宰羊進之、厲聲責讓等曰、『君以閹宦之隸、刀鋸之賤、越從污泥、扶侍日月、賣弄國恩、階賤爲貴、劫迫帝王、蕩覆王室、假息漏刻、遊魂河津。自亡新以來、姦臣賊子未有如君者。今不速死、吾射殺汝。』讓等惶怖、叉手再拜叩頭、向天子辭曰、『臣等死、陛下自愛。』遂投河而死。」〔集解〕通鑑胡注漢官儀諸郡置五部督郵以監屬縣河南尹置四部督郵中部爲掾御覽引獻帝春秋曰比曉到河上注脫曉字復誤比爲北也。 帝與陳留王協夜步逐螢光行數里、〔集解〕先謙曰螢官本作熒熒亦可通詳余詩三家義集疏豳風東山篇。 得民家露車、共乘之。〔集解〕通鑑胡注露車者上無巾蓋四旁無帷裳蓋民家以載物者耳。 辛未、還宮。〔集解〕陳景雲曰上文已書辛未不應複書。 大赦天下、改光熹爲昭寧。幷州牧董卓殺執金吾丁原。司空劉弘免、董卓自爲司空。〔集解〕汪文臺曰御覽百九十六引續漢書云卓住兵屯陽苑使者就拜司空。 九月甲戌、董卓廢帝爲弘農王。〔集解〕先謙曰王後事詳皇后傳。 自六月雨、至于是月。
論曰、秦本紀說趙高譎二世、指鹿爲馬、 史記曰、「趙高欲爲亂、恐羣臣不聽、迺先設驗。持鹿獻胡亥曰、『馬也。』亥曰、『丞相誤也。』以問羣臣、左右或言馬、或言鹿者高皆陰法中之、自此左右不敢言之也。」 而趙忠・張讓亦紿靈帝不得登高臨觀、 時宦官竝起第宅、擬則宮室。帝常登永安侯臺、宦官恐望見之、乃使趙忠等諫曰、「人君不當登高、登高則百姓散離。」自是不敢復登臺榭。見宦官傳。 故知亡敝者同其致矣。然則靈常之爲靈也優哉。〔集解〕惠棟曰左傳君子是以知齊靈公之爲靈也汪文臺曰御覽九十二引薛瑩贊云漢氏中興至於延平而世業損矣沖質短祚孝桓無嗣母后稱制奸臣執政孝靈以支庶而登至尊由藩侯而紹皇統不恤宗緖不祇天命上虧三光之明下傷億兆之望於時爵服橫流官以賄成自公侯卿士降於皁隸遷官襲級無不以貨刑戮無辜摧仆忠賢佞諛在側直言不聞是以賢智退而窮處忠良擯於下位遂至姦邪𧔧起法防墮壞夷狄竝侵盜賊糜沸小者呑城邑大者連州郡編戶擾動人人思亂(書鈔引作天下思亂。)當斯之時己無天子矣會靈帝卽世則禍尋其後宮室焚滅郊社無主危自上起覃及華夏使京室爲墟海內蕭條豈不痛哉。
贊曰、靈帝負乘、委體宦孼。 易曰、「負且乘、致寇至。」言帝以小人而乘君子之器。 徵亡僃兆、小雅盡缺。 詩小雅曰、「小雅廢、則四夷交侵、中國微矣。」缺亦廢也。 麋鹿霜露、遂棲宮衞。 史記曰、「伍子胥諫吳王、吳王不聽、子胥曰、『臣今見麋鹿遊于姑蘇之臺、宮中生荊棘、露沾衣也。』」言帝爲政貪亂、任寄不得其人、尋以獻帝遷播、洛陽丘墟、故麋鹿棲宮衞也。衞、協韻音于別反。
靈帝紀桓帝崩無子 侯康曰御覽卷六引豫章列士傳周騰字叔達爲御史桓帝欲南郊平明出叔達仰首曰王者象星今宮中宿策馬星不出動帝何出焉四更皇子卒遂止據此則桓帝嘗有子但早殤耳其生何名卒何年則不可知。
夏四月戊辰太尉周景薨司空宣酆免長樂衞尉王暢爲司空 錢大昭曰史晨後碑建寧元年四月十一日戊子到官據此則是月爲戊寅朔不得有戊辰本紀誤今案下文五月朔爲丁未逆推四月小盡恰爲戊寅朔其不當有戊辰日甚明但査袁紀亦書夏四月戊辰以王暢爲司空則誤不自范書始。
冬十月甲辰晦日有食之 一歲日再食前書五行志所紀春秋惟襄二十一年二十四年漢惟高三年文三年續志所紀亦惟靈建寧元年光和元年五行家案驗後來言之鑿鑿疇人攷厤亦謂前月在交初一度日食則至後月之朔日猶在交之末度未出食竟月行天旣帀來及於日或可更食則仍以謂日行差次之適然近世推步益精乃知每十八年日食當四十一次月食當二十九次逐年日食次數恆多於月食特月食時全球共見日食惟一處能見之耳然自春秋訖兩漢中國一歲日再食者亦必不僅如兩志所紀史官不見則略之而案驗後來直無其事矣。
太僕沛國聞人襲爲太尉 侯康曰御覽三百五十三引謝承書聞人襲爲郡督郵行則負擔臥則無被連麕皮以自覆不受人一飧之費。
執金吾蕫寵下獄死 蕫同董寵孝仁后兄坐矯后屬請獲罪事見后紀。
攻東平陵注東平陵縣名屬濟南國故城在今濟州東 今在濟南府歷城縣東七十五里。
太尉聞人襲免集解惠棟曰至當是本紀所書拜罷未審也 案袁紀建寧四年三月朔日有蝕之太尉劉寵司空喬玄以災異免免太尉者不作聞人襲其他拜罷亦多與范書異則何說信也。
夏四月郡國七大水 案續志但云郡國三水。
遣守宮令之鹽監穿渠爲民興利注前漢地理志及續漢郡國志竝無鹽今蒲州安邑縣西南有鹽城監也 錢大昭曰注監字當在上無鹽下閩本不誤案官本注末無監也二字。 集解劉攽曰注鹽城當作鹽池耳及無鹽字下當有一監字說文監字訓爲鹽池然則注家案地志求監所在則無之二漢志不謂池爲監也而據今所見則有池云 今案官本依監本轉刊監本注末亦無監也字故劉氏刊誤直欲於無鹽下補監字是本注末原有監也字故錢氏辨疑但據閩本謂監字當在無鹽下惟據上說則紀鹽監爲地名注今蒲州安邑縣西南有鹽城監也句正釋紀鹽監二字此監字亦仍不可移去無鹽下亦仍係另脫一監字閩本或出臆改未必可信也蒲州唐爲河中府注仍稱蒲州當是章懷作注時尙未改續志河東郡安邑有鹽池無鹽城唐百官志亦有鹽池監無鹽城監劉氏謂城當作池是也惟說文訓鹽池者乃盬字非監字劉忽郢書燕說殊難索解豈劉疑監本盬之譌其刊誤中亦有脫文耶續志水利掌於司空守宮令係少府屬官而遣使穿渠者史記河渠書河東守潘係請穿渠引汾漑皮氏汾陰下引河漑汾陰蒲坂下作渠田數歲河移徙渠不利田者不能償種久之河東渠田廢予越人令少府以爲稍入蓋此項渠田租稅後漢仍入少府故穿渠仍遣少府屬官耳。
太常南陽劉逸注逸字大迥 官本注無逸字。
冬十月癸丑朔日有食之至辛丑京師地震辛亥令天下繫囚罪未決入縑贖 錢大昭曰癸丑續志作癸酉依本紀十月爲癸丑朔則是月不得有辛丑辛亥依續志爲癸酉朔則是月可以有辛丑而辛亥終當在下月紀疑有誤今案續志是本雖作癸酉官本仍作癸丑與紀無異京師地震則續志各本皆作辛丑惟袁紀於癸丑朔日食下接書地震不另出日似兩事同日辛丑或卽癸丑之誤至辛亥誤否則其事無可考矣。
太常河南孟𢒰爲太尉注𢒰字叔達音乙六反集解錢大昕曰至蜀志誤以郁爲𢒰也 侯康曰後漢書考異及補表皆以孟𢒰孟郁爲一人惠氏分之是也蜀志孟光傳河南洛陽人漢太尉孟郁之族若濟陰太守碑則偃師人是縣不同也章懷注𢒰字叔達濟陰太守碑字敬達是字不同也𢒰郁雖可相通而實分二字故說文兩收之是名不同也蜀志之誤無疑今案袁紀孟𢒰之𢒰 卽皆作郁則援說文爲之分辨終是不確蓋後漢實有兩孟郁蜀志孟光傳所引本卽此紀之孟𢒰志注所稱中常侍孟賁之弟也明年𢒰罷太常常山張顥繼爲太尉顥亦卽中常侍張奉之弟宦族方盛事同一轍蜀志初不誤至濟陰太守碑立於桓帝永康元年碑中明言諱郁則前卒巳久抑無爲太尉之事固與范書陳志皆不相涉自別爲一人。
始置鴻都門學生注舉召能爲尺牘辭賦及工書鳥篆者相課試至千人焉集解汪文臺曰至士君子皆恥與爲列焉 侯康曰後魏書江式傳開鴻都時諸方獻篆無出蔡邕者張懷瓘書斷師宜官南陽人靈帝好書徵天下工書於鴻都門至數百人八分稱宜官爲最大則一字徑丈小乃方寸千言張彥遠歷代名畫記劉旦楊魯竝光和中畫手待召尙方畫于洪都學原注二人竝見謝承後漢書今案汪氏所引二事已詳見蔡邕傳。
大赦天下諸黨人禁錮小功以下皆除之注時上祿長和海上言集解先謙曰上祿長和海官本作和浮非 惠棟曰和浮黨錮傳作和海是惠所據本紀亦作浮也姓譜和本羲和之後一云卞和後。
東平王端薨集解官本瑞作端 錢大昭曰瑞當作端閩本不誤是錢所據本亦作瑞也觀東平王蒼傳原作端則作瑞明誤。
立貴人何氏爲皇后注車騎將軍何貢女也 洪亮吉曰貢當作眞傳寫誤后本屠家立一歲後始贈此職此注卽云車騎將軍女恐非案袁紀后父眞贈官及追封侯均在下年與后紀合注誤惟后爲貴人時后兄進已再遷虎賁中郞將出爲潁川太守明見進傳不應后父尙未贈一官疑贈官在前追爵諡在後史連類書之遂先後無別章懷注或又別有所本也后出屠家后紀進傳贊竝同袁紀但云以良家子選入掖庭不曰屠家也。
冬東海東萊琅邪井中冰厚尺餘 錢大昭曰東海續五行志作北海。
安平王續有罪誅 錢大昭曰續本傳作績案安平乃樂成改封傳謂樂成靖王傳也惟此本傳作績官本仍作續與紀同觀通鑑引傳文亦作續則作績者誤。
光祿大夫許相爲司空注相字公弼平輿人許訓之子集解惠棟曰至必許相之誤也 案惠意汝南先賢傳之許詡實卽許相之誤其說是也相父子事見許劭傳劭平輿人訓其從祖敬之子相固其兄弟行也訓以建寧二年爲司徒閱十六年而相爲司空又二年亦爲司徒均具靈紀所謂沈沒榮利致位司徒與先賢傳合又呂强傳言相由侍中爲列侯繼爲藩輔不念爾祖而交結邪黨下比羣佞亦與劭傳所謂能諂事宦官故自致台司封侯合則先賢傳所稱許劭宗人其卽爲相無疑矣若許栩潁川郾人與劭旣不同縣斷非同宗其爲司徒尙在桓紀延熹六年更六年相父訓始爲司徒劭與栩尤時不相接何謂不過其門乎。
江夏兵趙慈反殺南陽太守秦頡 案慈竝攻沒六縣羊續繼爲南陽太守發兵與荊州刺史王敏討平之附見續傳。
初置西園八校尉注樂資山陽公載記曰至凡八校尉皆統於蹇碩 案袁紹傳注亦引此節載記惟湻于瓊作湻于夔小異又何進傳載西園八校尉不著左右校尉何人如趙融爲助軍左校尉進傳則無左字湻于瓊爲右校尉進傳則作爲佐軍校尉至袁紹爲中軍校尉進傳亦與載記無異而紹本傳竝作爲佐軍校尉袁紀八月置西園三軍及典軍助軍以小黃門蹇碩爲上軍校尉虎賁中郞將袁紹爲中軍校尉屯騎校尉鮑洪爲下軍校尉議郞曹操爲典軍校尉四校尉職名進傳及載記固皆相合而助軍校尉亦不著何人且竝無八校尉之名稱故通鑑專取樂資說以載記究較詳審也。
公孫瓚與張純戰於石門大破之注石門山名在今營州西 案瓚本傳作戰於屬國石門傳注作在今營州柳城西南視紀爲詳。 集解惠棟曰水經注温水又東南逕石門峽 案言温水誤說在鮑邱水篇温泉水下酈注明載瓚戰事故惠氏取之然顧炎武日知錄謂水經所指乃漁陽之石門非遼東屬國之石門當以柳城爲是通典柳城有石門山據顧說則酈注蓋不足取。
收僞司隸校尉樊陵河南尹許相 何進傳讓珪等爲詔以故太尉樊陵爲司隸校尉少府許相爲河南尹詔出僞爲故稱僞許相曾否爲少府無考袁紀作故司空許相亦誤相於中平四年已由司空爲司徒五年始罷也。
遂趨宮衞注衞協韻音于別反 官本衞字在協韻二字下。
宋 唐 | 宣 章 |
城 懷 | 太 太 |
守范 曄 撰 子 賢 注 王先謙集解 |
孝獻皇帝諱協、靈帝中子也。 諡法曰、「聰明睿智曰獻。」協之字曰合。張璠記曰、「靈帝以帝似己、故名曰協。」帝王紀曰、「協字伯和。」〔集解〕惠棟曰續志靈帝少子。 母王美人、爲何皇后所害。中平六年四月、少帝卽位、封帝爲渤海王、徙封陳留王。九月甲戌、卽皇帝位、年九歲。遷皇太后於永安宮。 董卓遷也。洛陽宮殿名曰、「永安宮周迴六百九十八丈、故基在洛陽故城中。」 大赦天下。改昭寧爲永漢。丙子、董卓殺皇太后何氏。初令侍中・給事黃門侍郞員各六人。 續漢志曰、「侍中、比二千石、無員。」漢官儀曰、「侍中、左蟬右貂、本秦丞相史、往來殿中、故謂之侍中。分掌乘輿服物、下至褻器虎子之屬。武帝時、孔安國爲侍中、以其儒者、特聽掌御坐唾壺、朝廷榮之。至東京時、屬少府、亦無員。駕出、則一人負傳國璽、操斬蛇劒、乘輿。中官俱止禁中。」又曰、「給事黃門侍郞、六百石、無員。掌侍從左右、給事中使、關通中外。」應劭曰、「黃門侍郞、每日暮向靑瑣門拜、謂之夕郞。」輿服志曰、「禁門曰黃闥、以中人主之、故號曰黃門令。」然則黃門郞給事黃闥之內、故曰黃門郞。本旣無員、於此各置六人也。獻帝起居注曰、「自誅黃門後、侍中・侍郞出入禁中、機事頗露、由是王允迺奏侍中・黃門不得出入。不通賓客、自此始也。」〔集解〕劉攽曰註乘輿中官俱止禁中案文當云參乘與中官俱止禁中少一參字誤一輿字。 賜公卿以下至黃門侍郞家一人爲郞、以補宦官所領諸署、侍於殿上。 靈帝熹平四年、改平準爲中準、使宦官爲令。自是諸內署令・丞悉以閹人爲之、故今竝令士人代領之。 乙酉、以太尉劉虞爲大司馬。董卓自爲太尉、加鈇鉞・虎賁。 禮記曰、「諸侯賜鈇鉞然後專殺。」說文曰、「鈇、莝刀也。」蒼頡篇曰、「鈇、斧也。」加鈇鉞者、得專殺也。 丙戌、太中大夫楊彪爲司空。甲午、豫州牧黃琬爲司徒。遣使弔祠故太傅陳蕃・大將軍竇武等。冬十月乙巳、葬靈思皇后。白波賊寇河東、 薛瑩書曰、「黃巾郭泰等起於西河白波谷、時謂之白波賊。」 董卓遣其將牛輔擊之。十一月癸酉、董卓爲相國。〔集解〕何焯曰爲上脫自字。 十二月戊戌、司徒黃琬爲太尉、司空楊彪爲司徒、光祿勳荀爽爲司空。省扶風都尉、置漢安都護。 扶風都尉、比二千石、武帝元鼎四年置、中興不改、至此以羌擾三輔、故省之。置都護、令總統西方。〔集解〕官本考證監本西字訛四從宋本改。 詔除光熹・昭寧・永漢三號、還復中平六年。
初平元年春正月、山東州郡起兵以討董卓。辛亥、大赦天下。癸酉、董卓殺弘農王。白波賊寇東郡。二月乙亥、太尉黃琬・司徒楊彪免。庚辰、董卓殺城門校尉伍瓊・督軍校尉周珌。 珌音必。東觀記曰、「周珌、豫州剌史愼之子也。」續漢書・魏志竝作「毖」、音祕。 以光祿勳趙謙爲太尉、 謝承書曰、「謙字彥信、太尉趙戒之孫、蜀郡成都人也。」 太僕王允爲司徒。丁亥、遷都長安。董卓驅徙京師百姓悉西入關、自留屯畢圭苑。壬辰、白虹貫日。三月乙巳、車駕入長安、〔集解〕惠棟曰獻帝宗廟祝嘏辭云乃以二月丁亥來祀雒越三月丁巳至於長安案下文云己酉董卓焚洛陽宮廟己酉在丁巳前袁宏紀又作己巳未知孰是。 幸未央宮。 未央宮、蕭何所造也。張璠記曰、「將入宮日、大雨、晝晦、翟雉飛入長安宮。」〔集解〕惠棟曰通鑑云居京兆府舍。 己酉、董卓焚洛陽宮廟及人家。戊午、〔集解〕惠棟曰戊上脫四月二字。 董卓殺太傅袁隗・太僕袁基、夷其族。 隗、紹之叔父。基、袁術之母兄。卓以山東兵起、依紹・術爲主、故誅其親屬。獻帝春秋曰、「尺口以上男女五十餘人、皆下獄死。」 夏五月、司空荀爽薨。六月辛丑、光祿大夫种拂爲司空。大鴻臚韓融・少府陰修・執金吾胡母班・ 風俗通云、「胡母、姓、本陳胡公之後也。公子完奔齊、遂有齊國、齊宣王母弟別封母鄕、遠本胡公、近取母邑、故曰胡母氏也。」 將作大匠吳修・越騎校尉王瓌安集關東、後將軍袁術・河內太守王匡各執而殺之、 英雄記曰、「匡字公節、太山人也。輕財好施、以任俠聞、爲袁紹河內太守。」 唯韓融獲免。董卓壞五銖錢、更鑄小錢。 光武中興、除王莽貨泉、更用五銖錢。 冬十一月庚戌、鎭星・熒惑・太白合於尾。是歲、有司奏、和・安・順・桓四帝無功德、不宜稱宗、又恭懷・敬隱・恭愍三皇后竝非正嫡、不合稱后、皆請除尊號。制曰、「可。」 和帝號穆宗、安帝號恭宗、順帝號敬宗、桓帝號威宗。和帝尊母梁貴人曰恭懷皇后、安帝尊祖母宋貴人曰敬隱皇后、順帝尊母李氏曰恭愍皇后。 孫堅殺荊州剌史王叡、 王氏譜曰、「叡字通曜、晉太保祥伯父也。」吳錄曰、「叡素遇堅無禮、堅此時欲殺叡。叡曰、『我何罪。』堅曰、『坐無所知。』叡窮迫、刮金飮之而死。」 又殺南陽太守張咨。〔集解〕惠棟曰英雄記咨字子儀潁川人亦知名。
二年春正月辛丑、大赦天下。二月丁丑、董卓自爲太師。袁術遣將孫堅與董卓將胡軫戰於陽人、 陽人、聚名、屬河南郡、故城在今汝州梁縣西。史記秦滅東周、徙其君於陽人聚、卽此地也。〔集解〕惠棟曰英雄記軫字文才先謙曰陽人聚在今汝州梁縣西四十里亦名陽人城梁縣在今汝州東。 軫軍大敗。董卓遂發掘洛陽諸帝陵。夏四月、董卓入長安。六月丙戌、地震。秋七月、司空种拂免、光祿大夫濟南湻于嘉爲司空。太尉趙謙罷、太常馬日磾爲太尉。九月、蚩尤旗見于角・亢。 天官書曰、「蚩尤之旗、類彗而後曲、象旗。」熒惑之精也。呂氏春秋云、「其色黃上白下、見則王者征伐四方。」角・亢、蒼龍之星。 冬十月壬戌、董卓殺衞尉張温。十一月、靑州黃巾寇太山、太山太守應劭擊破之。黃巾轉寇渤海、公孫瓚與戰於東光、復大破之。 東光、今滄州縣。〔集解〕先謙曰今河閒府東光縣東。 是歲、長沙有人死經月復活。
三年春正月丁丑、大赦天下。袁術遣將孫堅攻劉表於襄陽、堅戰歿。袁紹及公孫瓚戰于界橋、 今貝州宗城縣東有古界城、近枯漳水、則界橋在此也。 瓚軍大敗。夏四月辛巳、誅董卓、夷三族。司徒王允錄尙書事、總朝政、遣使者張种撫慰山東。靑州黃巾擊殺兗州刺史劉岱於東平。東郡太守曹操大破黃巾於壽張、降之。五月丁酉、大赦天下。〔集解〕惠棟曰考異云案是年正月大赦及李傕求赦王允曰一歲不再赦然則五月必無赦也。 丁未、征西將軍皇甫嵩爲車騎將軍。董卓部曲將李傕・郭氾・樊稠・張濟等反、攻京師。六月戊午、陷長安城、太常种拂・太僕魯旭・〔集解〕惠棟曰魯恭傳旭魯謙子。 大鴻臚周奐・ 三輔決錄注曰、「奐字文明、茂陵人。」 城門校尉崔烈・越騎校尉王頎竝戰歿、 頎音祈。 吏民死者萬餘人。李傕等竝自爲將軍。己未、大赦天下。李傕殺司隸校尉黃琬、甲子、殺司徒王允、皆滅其族。〔集解〕惠棟曰張璠漢紀傕誅允及妻子十餘人。 丙子、前將軍趙謙爲司徒。秋七月庚子、太尉馬日磾爲太傅、錄尙書事。八月、遣日磾及太僕趙岐、持節慰撫天下。車騎將軍皇甫嵩爲太尉。司徒趙謙罷。九月、李傕自爲車騎將軍、郭氾後將軍、樊稠右將軍、張濟鎭東將軍。濟出屯弘農。甲申、司空湻于嘉爲司徒、光祿大夫楊彪爲司空、竝錄尙書事。冬十二月、太尉皇甫嵩免。光祿大夫周忠爲太尉、參錄尙書事。
四年春正月甲寅朔、日有食之。 袁宏記曰、「時未晡八刻。太史令王立奏曰、『晷過度、無變也。』朝臣皆賀。帝令候焉、未晡一刻而食。賈詡奏曰、『立司候不明、疑誤上下、請付理官。』帝曰、『天道遠、事驗難明、欲歸咎史官、益重朕之不德也。』」〔集解〕惠棟曰續志在營室四度是時李傕郭氾專政。 丁卯、大赦天下。〔集解〕惠棟曰袁宏紀五月丁卯。 三月、袁術殺揚州剌史陳温、據淮南。〔集解〕錢大昕曰裴松之注魏志引英雄記證温自病死非術所殺攷異亦取之。 長安宣平城門外屋自壞。 三輔黃圖曰、「長安城東面北頭門也。」 夏五月癸酉、無雲而雷。六月、扶風大風、雨雹。華山崩裂。太尉周忠免、太僕朱儁爲太尉、錄尙書事。下邳賊闕宣自稱天子。 風俗通曰、「闕、姓也、承闕黨童子之後也。縱橫家有闕子著書。」〔集解〕顧炎武曰讖文言代漢者當塗高當塗而高者闕也故闕宣自稱天子孫愐曰闕姓出下邳漢有荊州剌史闕翊。 雨水。遣侍御史裴茂〔集解〕惠棟曰茂字巨光河東聞喜人裴潛之父也案世系云燉煌太守裴遵自雲中從光武平隴蜀徙居河東安邑安順之際徙聞喜曾孫曄幷州剌史度遼將軍生子茂也孫愐曰裴伯益之後封於𨛬鄕因以爲氏後徙封解邑乃去邑從衣至燉煌太守裴遵始自雲中徙居河東。 訊詔獄、原輕繫。六月辛丑、天狗西北行。 前書音義曰、「有聲爲天狗、無聲爲枉矢。」〔集解〕惠棟曰獻帝春秋曰初平四年六月流星起織女東南行天市中蛇行有尾長七八尺色赤照地又流星如斛長六七寸小者六七枚隨之光照地又流星西北行有聲如雷望之如火下照地是曰天狗。 九月甲午、試儒生四十餘人、上第賜位郞中、次太子舍人、下第者罷之。詔曰、「孔子歎『學之不講』、 講、習也。論語之文。 不講則所識日忘。今耆儒年踰六十、去離本土、營求糧資、不得專業。結童入學、〔集解〕惠棟曰越絕書曰范蠡其始居楚也生於宛橐伍戶之虛其爲結童之時一癡一醒時人盡以爲狂。 白首空歸、長委農野、永絕榮望、朕甚愍焉。其依科罷者、聽爲太子舍人。」 劉艾獻帝紀曰、「時長安中爲之謠曰、『頭白皓然、食不充糧。裹衣褰裳、當還故鄕。聖主愍念、悉用補郞。舍是布衣、被服玄黃。』」 冬十月、太學行禮、車駕幸永福城門、臨觀其儀、賜博士以下各有差。辛丑、京師地震。有星孛于天市。 袁宏紀曰、「孛于天市、將從天子移都、其後上東遷之應也。」 司空楊彪免、太常趙温爲司空。公孫瓚殺大司馬劉虞。十二月辛丑、地震。司空趙温免。乙巳、衞尉張喜爲司空。 獻帝春秋曰、「『喜』作『嘉』。」 是歲、琅邪王容薨。
興平元年春正月辛酉、大赦天下、改元興平。甲子、帝加元服。〔集解〕惠棟曰時司徒湻于嘉爲賓加賜元纁駟馬見禮儀志注也。 二月壬午、追尊諡皇妣王氏爲靈懷皇后、甲申、改葬于文昭陵。丁亥、帝耕于藉田。三月、韓遂・馬騰與郭氾・樊稠戰於長平觀、遂・騰敗績、左中郞將劉範・前益州刺史种劭戰歿。 前書音義曰、「長平、陂名也、上有觀、在池陽宮南、去長安五十里、今涇水南原眭城是也。」袁宏紀曰、「是時馬騰以李傕等專亂、以益州刺史劉焉宗室大臣、遣使招引共誅傕。焉遣子範將兵就騰。故涼州刺史种劭、太常拂之子也。拂爲傕所害、劭欲報仇、遂爲此戰。」 夏六月丙子、分涼州河西四郡爲廱州。 謂金城・酒泉・燉煌・張掖。 丁丑、地震、戊寅、又震。乙巳晦、日有食之、帝避正殿、寢兵、不聽事五日。大蝗。秋七月壬子、太尉朱儁免。戊午、太常楊彪爲太尉、錄尙書事。三輔大旱、自四月至于是月。帝避正殿請雨、遣使者洗囚徒、原輕繫。 洗謂蕩滌也。 是歲、穀一斛五十萬、豆麥一斛二十萬、人相食啖、白骨委積。帝使侍御史侯汶〔集解〕錢大昕曰自是歲以下百一十五字又見董卓傳當刪彼存此惠棟曰汶字文林太原中都人見宗俱碑陰。 出太倉米豆、爲飢人作糜粥、經日而死者無數。帝疑賦卹有虛、迺親於御坐前量試作糜、迺知非實、 袁宏紀曰、「時敕侍中劉艾取米豆五升於御前作糜、得滿三盂、於是詔尙書曰、『米豆五升、得糜三盂、而人委頓、何也。』」 使侍中劉艾出讓有司。於是尙書令以下皆詣省閣謝、〔集解〕劉攽曰案閣當作閤閤門也詣閣無理。 奏收侯汶考實。詔曰、「未忍致汶于理、可杖五十。」自是之後、多得全濟。八月、馮翊羌叛、寇屬縣、郭氾・樊稠擊破之。九月、桑復生椹、人得以食。司徒湻于嘉罷。冬十月、長安市門自壞。以衞尉趙温爲司徒、錄尙書事。十二月、分安定・扶風爲新平郡。是歲、揚州刺史劉繇與袁術將孫策戰于曲阿。 策字伯符、孫堅子。曲阿、今潤州縣。〔集解〕先謙曰今鎭江府丹陽縣治。 繇軍敗績、孫策遂據江東。 吳志曰、「孫策旣破繇、遂度兵據會稽、策自領會稽太守。」 太傅馬日磾薨于壽春。 壽春、縣名、屬九江郡、今壽春縣也。〔集解〕先謙曰今鳳陽府壽州治。
二年春正月癸丑、大赦天下。〔集解〕惠棟曰考異云袁紀作癸酉案長厯是月癸卯朔無癸酉。 二月乙亥、李傕殺樊稠、而與郭氾相攻。三月丙寅、李傕脅帝幸其營、焚宮室。夏四月甲午、立貴人伏氏爲皇后。丁酉、郭氾攻李傕、矢及御前。 山陽公載記曰、「時弓弩竝發、矢下如雨、及御所止高樓殿前帷簾也。」〔集解〕惠棟曰蔡邕獨斷云天子所在曰御前。 是日、李傕移帝幸北塢。 服䖍通俗文曰、「營居曰塢、一曰庳城」也。山陽公載記曰、「時帝在南塢、傕在北塢。時流矢中傕左耳、乃迎帝幸北塢。帝不肯從、强之乃行。」 大旱。五月壬午、李傕自爲大司馬。六月庚午、張濟自陝來和傕・氾。秋七月甲子、車駕東歸。郭氾自爲車騎將軍、楊定爲後將軍、楊奉爲興義將軍、董承爲安集將軍、竝侍送乘輿。張濟爲驃騎將軍、還屯陝。八月甲辰、幸新豐。冬十月戊戌、郭氾使其將伍習夜燒所幸學舍、逼脅乘輿。楊定・楊奉與郭氾戰、破之。壬寅、幸華陰、〔集解〕先謙曰後漢屬宏農郡今同州府華陰縣。 露次道南。是夜、有赤氣貫紫宮。 獻帝春秋曰、「赤氣廣六七尺、東至寅、西至戌地。」 張濟復反、與李傕・郭氾合。十一月庚午、李傕・郭氾等追乘輿、戰於東澗、〔集解〕惠棟曰獻帝春秋十一月丙寅車駕東行到黃卷亭庚午乘輿到宏農董卓傳大戰於宏農東澗。 王師敗績、〔集解〕蘇輿曰此沿春秋書法時天子無兵稱非其實也或書官軍爲宜。 殺光祿勳鄧泉・〔集解〕錢大昕曰五行志作鄧淵此作泉者章懷避諱改。 衞尉士孫瑞・〔集解〕惠棟曰三輔決錄注瑞字君榮扶風人又見王允傳。 廷尉宣播・大長秋苗祀・ 獻帝春秋「播」作「璠」也。 步兵校尉魏桀・〔集解〕惠棟曰桀桂陽人先爲破敵都尉見續漢書。 侍中朱展・射聲校尉沮儁。 風俗通曰、「沮、姓也。黃帝時史官沮誦之後。」音側余反。 壬申、幸曹陽、露次田中。 曹陽、澗名、在今陝州西南七里、俗謂之七里澗。崔浩云、「自南山北通於河。」〔集解〕惠棟曰晉灼漢書注曹陽亭也在宏農東十二里杜佑云陝郡西四十五里有曹陽澗王幼學云露次言露室也周禮掌次注次謂幄也先謙曰曹陽在陝州靈寶縣東縣志十里好陽鋪。 楊奉・董承引白波帥胡才・李樂・韓暹及匈奴左賢王去卑、率師奉迎、與李傕等戰、破之。十二月庚辰、車駕迺進。李傕等復來追戰、王師大敗、殺略宮人、少府田芬・〔集解〕惠棟曰五行志作田邠。 大司農張義等皆戰歿。進幸陝、〔集解〕先謙曰今陝州陝縣。 夜度河。〔集解〕汪文臺曰御覽八百十七引華嶠書云董承夜潛過白先具舟船爲應帝步出營臨河岸高不得下時伏德扶中宮一手持十匹絹乃取德絹連續挽而下餘人匐匍岸側或自投死亡文選西征賦注引同。 乙亥、幸安邑。〔集解〕惠棟曰獻帝春秋乘輿到安邑使侍中史跱太僕韓融奉詔詔張濟悉遣宮人公卿以下婦女及乘輿服物車馬諸見略者皆詣安邑跱音直理切。 是歲、袁紹遣將麴義與公孫瓚戰於鮑丘、 鮑丘、水名、出北塞中、南流經九莊嶺東、俗謂之大楡河。又東南經漁陽縣故城東、是瓚之戰處。見水經注。 瓚軍大敗。
建安元年春正月癸酉、郊祀上帝於安邑、大赦天下、改元建安。二月、韓暹攻衞將軍董承。夏六月乙未、幸聞喜。秋七月甲子、車駕至洛陽、幸故中常侍趙忠宅。〔集解〕惠棟曰獻帝春秋云在城西。 丁丑、郊祀上帝、大赦天下。己卯、謁太廟。八月辛丑、幸南宮楊安殿。〔集解〕惠棟曰獻帝春秋云帝使張揚繕治宮室名曰揚安殿。 癸卯、安國將軍張楊爲大司馬、韓暹爲大將軍、楊奉爲車騎將軍。是時、宮室燒盡、百官披荊棘、依牆壁閒。州郡各擁彊兵、而委輸不至、羣僚飢乏、尙書郞以下自出採稆、 稆音呂。埤蒼曰、「穭自生也。」稆與穭同。 或飢死牆壁閒、或爲兵士所殺。辛亥、鎭東將軍曹操自領司隸校尉、錄尙書事。曹操殺侍中臺崇・尙書馮碩等。 風俗通曰、「金天氏裔孫曰臺駘、其後氏焉。」山陽公載記曰、「『臺』字作『壺』。」〔集解〕劉攽曰注山陽公載記曰案文多一曰字惠棟曰董卓傳注引袁宏紀亦作壺崇案孫愐廣韻臺姓下云漢有侍中臺崇徒哀切又十六國春秋臺產字國初上洛人漢侍中臺崇之後作壺者非。 封衞將軍董承爲輔國將軍、伏完等十三人爲列侯、〔集解〕劉攽曰案文多一爲字錢大昕曰按董卓傳是時封董承伏完等十餘人爲列侯董承下不當有爲字十三人者董承伏完丁中种輯鍾繇郭溥董芬劉艾韓斌楊眾羅邵伏德趙蕤也(見袁紀。)但伏完襲父爵不其侯當在桓靈之世豈待此時始封列侯此史文之可疑者竊意完但增加食戶其子德別受列侯之封耳惠棟曰伏后紀建安元年拜完輔國將軍又云皇女華適不其侯輔國將軍伏完皆爲字妄加之明證。 贈沮儁爲宏農太守。庚申、遷都許。〔集解〕惠棟曰王應麟云漢潁川許縣本許國魏文帝改曰許昌春秋佐助期曰漢以許昌失天下酈元曰魏承漢厯改名許昌也先謙曰今許州許縣。 己巳、幸曹操營。九月、太尉楊彪・司空張喜罷。冬十一月丙戌、曹操自爲司空、行車騎將軍事、百官總己以聽。
二年春、袁術自稱天子。三月、袁紹自爲大將軍。夏五月、蝗。秋九月、漢水溢。是歲飢、江淮閒民相食。袁術殺陳王寵。孫策遣使奉貢。
三年夏四月、遣謁者裴茂率中郞將段煨討李傕、夷三族。 獻帝起居注曰、「傳傕首到許有詔高懸之」也。〔集解〕惠棟曰魏略茂靈帝時厯縣令郡守尙書建安初以奉使率導關中諸將討傕有功封列侯也世系茂封陽吉平侯。 呂布叛。冬十一月、盜殺大司馬張楊。十二月癸酉、曹操擊呂布於徐州、斬之。
四年春三月、袁紹攻公孫瓚于易京、獲之。 公孫瓚頻失利、迺臨易河築京以自固、故號易京。其城三重、周囘六里。今內城中有土京、在幽州歸義縣南。爾雅曰、「絕高謂之京、非人爲之丘。」〔集解〕先謙曰在今保定府雄縣西北。 衞將軍董承爲車騎將軍。夏六月、袁術死。是歲、初置尙書左右僕射。〔集解〕惠棟曰應劭漢官儀以執金吾榮郃爲左僕射衞臻爲右僕射晉志僕射分置左右蓋自此始風俗通營姓周成王卿士營伯之後漢有京兆尹營郃榮當作營也營金傾切。 武陵女子死十四日復活。 續漢志曰、「女子李娥、年六十餘死、瘞於城外。有行人聞冢中有聲、吿家人出之。」
五年春正月、車騎將軍董承・偏將軍王服・越騎校尉种輯〔集解〕錢大昕曰董卓傳作長水校尉。 受密詔誅曹操、〔集解〕惠棟曰獻帝起居注承等與劉僃等兵發而僃出承謂服曰郭多有數百兵壞李傕數萬人但足下與吾同否耳服曰惶懼不敢當且兵又少承曰舉訖得曹公成兵顧不足耶服曰今京師豈有所任平承曰長水校尉种輯議郞吳碩是吾腹心辦事者遂定計。 事洩。壬午、曹操殺董承等、夷三族。秋七月、立皇子馮爲南陽王。壬午、南陽王馮薨。〔集解〕王會汾曰監本脫馮字今從宋本按他處王薨皆書名但此句蒙上立皇子馮爲南陽王文雖無馮字亦可。 九月庚午朔、日有食之。詔三公舉至孝二人、九卿・校尉・郡國守相各一人。皆上封事、靡有所諱。曹操與袁紹戰於官度、 裴松之北征記曰、「中牟臺下臨汴水、是爲官度、袁紹・曹操壘尙存焉。」在今鄭州中牟縣北。 紹敗走。冬十月辛亥、有星孛于大梁。 大梁、酉之分。 東海王祇薨。是歲、孫策死、 爲許貢客所射傷。 弟權襲其餘業。 權字仲謀。
六年春三月丁卯朔、日有食之。〔集解〕錢大昕曰五行志作十月癸未。
七年夏五月庚戌、袁紹薨。〔集解〕蘇輿曰紹操書薨正著其不臣之罪與孫策異。 于寘國獻馴象。 馴象謂隨人意也。 是歲、越巂男子化爲女子。〔集解〕惠棟曰續漢志時周羣上言哀帝時亦有此意將有易代之事也。
八年冬十月己巳、公卿初迎冬於北郊、 斯禮久廢、故曰初。 總章始復僃八佾舞。 袁宏紀云、「迎氣北郊、始用八佾。」佾、列也。謂舞者之行列。往因亂廢、今始僃之。總章、樂官名。古之安代樂。 初置司直官、督中都官。 司直、秩比二千石、武帝元狩五年置、掌佐丞相、舉不法也。建武十一年省、今復置之。〔集解〕惠棟曰漢名臣奏張禹奏曰案今丞相奏事司直持案長史持簿棟案其時司直掌督中都官不屬司徒也。
九年秋八月戊寅、曹操大破袁尙、平冀州、自領冀州牧。冬十月、有星孛于東井。十二月、賜三公已下金帛各有差。自是三年一賜、以爲常制。
十年春正月、曹操破袁譚於靑州、斬之。 魏書曰、「操攻譚不剋、迺自執桴鼓、應時破之。」 夏四月、黑山賊張燕率眾降。 魏志曰、「燕、本姓褚、常山眞定人也。黃巾起、燕合聚少年爲羣盜、萬餘人、博陵人張牛角爲主。牛角死、燕代爲主、故改姓張。燕剽勇、軍中號曰張飛燕。眾至百萬、號曰黑山賊。」 秋九月、賜百官尤貧者金帛各有差。
十一年春正月、有星孛于北斗。三月、曹操破高幹於幷州、獲之。 典論曰、「上洛都尉王𤥎敗之、追斬其首。」〔集解〕惠棟曰謝承書幹字元才才志宏邈文武秀出。 秋七月、武威太守張猛〔集解〕惠棟曰典略曰猛字叔威奐少子也。 殺雍州刺史邯鄲商。 袁宏漢紀曰、「『雍州』作『涼州』」也。 是歲、立故琅邪王容子煕爲琅邪王。濟北・北海・阜陵・下邳・常山・甘陵・濟陰・平原八國皆除。〔集解〕錢大昕曰通鑑作齊北海閩本亦是齊字今本作濟轉寫之譌也明帝子濟陰王長早薨無後安帝廢太子保爲濟陰王其後入承大統卽順帝也此後無封濟陰者必濟北之譌先謙曰官本濟北作齊。
十二年秋八月、曹操大破烏桓於柳城、斬其蹋頓。 蹋頓、匈奴王號。柳城、縣名、屬遼西郡、今營州縣。〔集解〕何焯曰其字應衍先謙曰柳城卽後魏之營州遼金之興中府在今錦州邊界。 冬十月辛卯、有星孛于鶉尾。 鶉尾、己之分也。 乙巳、黃巾賊殺濟南王贇。 河閒孝王五代孫。 十一月、遼東太守公孫康殺袁尙・袁煕。
十三年春正月、司徒趙温免。〔集解〕惠棟曰考異云獻帝起居注十五年案是年罷三公不至十五年也。 夏六月、罷三公官、置丞相・御史大夫。癸巳、曹操自爲丞相。秋七月、曹操南征劉表。八月丁未、光祿勳郗慮爲御史大夫。 續漢書曰、「慮字鴻豫、山陽高平人也。少受學於鄭玄。」 壬子、曹操殺太中大夫孔融、夷其族。是月、劉表卒、少子琮立、琮以荊州降操。冬十月癸未朔、日有食之。〔集解〕惠棟曰續志在尾十二度。 曹操以舟師伐孫權、權將周瑜敗之於烏林・赤壁。
十四年冬十月、荊州地震。
十五年春二月乙巳朔、日有食之。
十六年秋九月庚戌、曹操與韓遂・馬超戰於渭南、遂等大敗、關西平。 曹瞞傳曰、「時婁子伯說操曰、『今天寒、可起沙爲城、以水灌之、可一夜而成。』公從之、比明城立。超・遂數挑戰不利、操縱虎騎夾擊、大破之、超・遂走涼州。」 是歲、趙王赦薨。
十七年夏五月癸未、誅衞尉馬騰、夷三族。六月庚寅晦、日有食之。秋七月、洧水・潁水溢。螟。八月、馬超破涼州、殺刺史韋康。〔集解〕惠棟曰三國志注康字元將京兆人父端從涼州牧徵爲太僕康代爲涼州剌史時人榮之爲超所圍堅守厯時救軍不至遂爲超殺。 九月庚戌、立皇子煕爲濟陰王、㦤爲山陽王、邈爲濟北王、敦爲東海王。 山陽公載記曰、「時許靖在巴郡、聞立諸王、曰、『將欲歙之、必姑張之、將欲奪之、必姑與之。其孟德之謂乎。』」〔集解〕錢大昕曰東海王祇以建安五年薨子羨嗣魏受禪始除不應別封皇子當是北海之譌。 冬十二月、星孛于五諸侯。 五諸侯、星名也。
十八年春正月庚寅、復禹貢九州。 獻帝春秋曰、「時省幽・幷州、以其郡國幷於冀州、省司隸校尉及涼州、以其郡國幷爲雍州、省兗州、幷荊州・益州。於是有兗・豫・靑・徐・荊・揚・冀・益・雍也。」九數雖同、而禹貢無益州有梁州、然梁・益亦一地也。〔集解〕胡三省曰割司州之河東河內馮翊扶風及幽幷二州皆入冀州涼州所統悉入雍州又以司州之京兆入焉又以司州之宏農河南入豫州交州倂入荊州則省司涼幽幷而復禹貢之九州矣此曹操自領冀州牧欲廣其所統以制天下耳。 夏五月丙申、曹操自立爲魏公、加九錫。 案禮含文嘉曰、「九錫謂一曰車馬、二曰衣服、三曰樂器、四曰朱戶、五曰納陛、六曰虎賁七百人、七曰斧鉞、八曰弓矢、九曰秬鬯。」 大雨水。〔集解〕惠棟曰續志六月獻帝起居注七月。 徙趙王珪爲博陵王。是歲、歲星・鎭星・熒惑俱入太微。 是年秋、三星逆行入太微、守帝座五十日。 彭城王和薨。
十九年夏四月、旱。五月、雨水。劉僃破劉璋、據益州。冬十月、曹操遣將夏侯淵討朱建于枹罕、獲之。 枹罕、縣、屬金城郡、今河州縣也。魏志曰、「淵字妙才、沛國譙人也。」〔集解〕錢大昕曰天文志作宋建董卓傳作宗建三國志亦作宋建先謙曰今蘭州府河州治。 十一月丁卯、曹操殺皇后伏氏、滅其族及二皇子。 山陽公載記曰、「劉僃在蜀聞之、遂發喪。」
二十年春正月甲子、立貴人曹氏爲皇后。賜天下男子爵、人一級、孝悌・力田二級。賜諸王侯公卿以下穀各有差。秋七月、曹操破漢中、張魯降。
二十一年夏四月甲午、曹操自進號魏王。五月己亥朔、日有食之。秋七月、匈奴南單于來朝。是歲、曹操殺琅邪王煕、國除。 坐謀欲渡江、被誅。
二十二年夏六月、丞相軍師華歆爲御史大夫。〔集解〕錢大昕曰魏志華歆傳魏國初建爲御史大夫是歆爲魏國之御史大夫非漢廷之御史大夫也劉昭注百官志云建安十三年罷司空置御史大夫御史大夫郗慮免不得補攷建安十九年廢皇后伏氏慮尙在職至二十一年封魏王操則宗正劉艾行御史大夫事二十五年禪位則太常張音行御史大夫事然則郗慮以後漢廷無眞授御史大夫其說信矣魏志太祖紀書華歆爲御史大夫而不書郗慮慮爲漢臣歆爲魏臣故也歆之除授不當書於漢紀且使歆而得書則鍾繇爲相國何以轉不書乎蔚宗未達官制因有此誤。 冬、有星孛于東北。是歲、大疫。
二十三年春正月甲子、少府耿紀・丞相司直韋晃起兵誅曹操、不克、夷三族。 三輔決錄曰、「時有京兆金褘、字德偉、自以代爲漢臣、迺發憤、與耿紀・韋晃欲挾天子以攻魏、南援劉僃。事敗、夷三族。」〔集解〕陳景雲曰決錄下當有注字趙岐卒於建安六年不及見此事(岐著三輔決錄。)。 三月、有星孛于東方。 杜預注左傳云、「平旦、眾星皆沒、而孛星迺見。」故不言所在之次。
二十四年春二月壬子晦、日有食之。夏五月、劉僃取漢中。秋七月庚子、劉僃自稱漢中王。八月、漢水溢。冬十一月、孫權取荊州。
二十五年春正月庚子、魏王曹操薨。 魏志曰、「操字孟德、薨時年六十六。」 子丕襲位。 魏志曰、「丕字子桓、操之太子。」 二月丁未朔、日有食之。三月、改元延康。〔集解〕官本考證曰監本延字訛建按建康順帝年號從宋本改。 冬十月乙卯、皇帝遜位、魏王丕稱天子。 遜、讓也。獻帝春秋曰、「帝時召羣臣卿士吿祠高廟、詔太常張音持節、奉策璽綬、禪位於魏王。迺爲壇於繁陽故城、魏王登壇、受皇帝璽綬。」〔集解〕惠棟曰魏受禪碑作十月辛未受禪於漢歐陽修云據裴松之注魏志漢實以十月乙卯策詔魏王使張愔奉璽綬而魏王辭讓往返三四而後受也又據侍中劉廙奏問太史令許芝今月十七日乙未可治壇墠又據尙書桓階等奏云輒下太史令擇元辰今月二十九日可登壇受命蓋自十七日乙未至二十九日正得辛未以此據之漢魏二紀皆謬而獨此碑爲是也紀乙卯遜位者書其初命而略其往返辭讓遂失實耳。 奉帝爲山陽公、 山陽、縣名、屬河內郡、故城在今懷州修武縣西北。〔集解〕先謙曰在今懷慶府修武縣西北三十五里。 邑一萬戶、位在諸侯王上、奏事不稱臣、受詔不拜、以天子車服郊祀天地、宗廟・祖・臘皆如漢制、都山陽之濁鹿城。 濁鹿一名濁城、亦名淸陽城、在今懷州修武東北。 四皇子封王者、皆降爲列侯。明年、劉僃稱帝于蜀、孫權亦自王於吳、於是天下遂三分矣。魏靑龍二年三月庚寅、山陽公薨。〔集解〕先謙曰獻帝棄位安受魏封於卒書薨而被以魏年號皆以示貶或疑當準春秋公薨于乾侯例仍書帝崩然昭公孫齊魯固未嘗別立君也。 自遜位至薨、十有四年、年五十四、諡孝獻皇帝。八月壬申、以漢天子禮儀葬于禪陵、 續漢書曰、「天子葬、太僕駕四輪輈爲賓車、大練爲屋幙。中黃門・虎賁各二十人執紼。司空擇土造穿、太史卜日、將作作黃腸・題湊・便房、如禮。大駕、太僕御。方相氏黃金四目、蒙熊皮、玄衣朱裳、執戈揚楯、立乘四馬先驅。旂長三刃、十有二旒曳地、畫日・月・升龍。書旐曰『天子之柩。』謁者二人、立乘六馬爲次。太常跪哭、日十五舉音、止哭。晝漏上、請發。司徒・河南尹先引車轉、太常曰請拜送。車著白絲三糾、紼長三十丈、圍七寸、六行、行五十人。公卿已下子弟凡二百人、皆素幘、委貌冠、衣素裳、挽。校尉三百人、皆赤幘、不冠、持幢幡、皆銜枚。羽林孤兒・巴歈嬥歌者六十人、爲六列。司馬八人、執鐸。至陵南羨門、司徒跪請就下房、都導東園武士奉入房、執事下明器、太祝進醴獻。司空將校復土。」嬥音徒了反。帝王紀曰、「禪陵在濁鹿城西北十里、在今懷州修武縣北二十五里。陵高二丈、周囘二百步。」劉澄之地記云、「以漢禪魏、故以名焉。」〔集解〕劉攽曰注太常跪哭日十五舉音止案漢志日字作曰在哭字上。 置園邑令・丞。太子早卒、孫康立五十一年、晉太康六年薨。子瑾立四年、太康十年薨。子秋立二十年、永嘉中爲胡賊所殺、國除。
論曰、傳稱鼎之爲器、雖小而重、故神之所寶、不可奪移。 左氏傳王孫滿曰、「桀有昏德、鼎遷於商、商紂暴虐、鼎遷於周。德之休明、雖小、重也、其姦囘昏亂、雖大、輕也。」故言神之所寶、不可奪移。 至今負而趨者、此亦窮運之歸乎。 言神器至重、被人負而趨走者、斯亦窮盡之運歸於此時乎、言不可復振也。莊子曰、「藏舟於壑、藏山於澤、謂之固矣。然而有力者負之而趨、而昧者不知。」〔集解〕官本考證曰今應作令惠棟曰司馬彪云舟水物山陸居者藏之壑非人意所求謂之固有力者或能取之。 天厭漢德久矣、山陽其何誅焉。 厭、倦、誅、責也。漢自和帝以後、政教陵遲、故言天厭漢德久矣。禍之來也、非獨山陽公之過、其何所誅責乎。左傳宋子魚曰、「天旣厭商德。」孔子曰、「於予予何誅。」〔集解〕劉攽曰注予予何誅案今論語下予當作與汪文臺曰案御覽九十二袁山松書云獻帝崎嶇危亂之閒飄薄萬里之衢萍流蓬轉嶮岨僃經自古帝王未之有也觀其天性慈愛弱而神惠若輔之以德眞守文令主也曹氏始於勤王終至滔天遂力制羣雄負鼎而趨然因其利器假而不反迥山倒海遂移天日昔田常假湯武而殺君操因堯舜而竊國所乘不同濟其盜賊之身一也善乎莊生之言竊鉤者誅竊國者爲諸侯諸侯之門仁義在焉信矣。
贊曰、獻生不辰、身播國屯。 辰、時也。播、遷也。言獻帝生不逢時、身旣播遷、國又屯難。詩曰、「我生不辰。」左傳曰、「震蕩播越。」 終我四百、永作虞賓。 春秋孔演圖曰、「劉四百歲之際、襃漢王輔、皇王以期、有名不就。」宋均注曰、「雖襃族人爲漢王以自輔、以當有應期、名見攝錄者、故名不就也。」虞賓謂舜以堯子丹朱爲賓、虞書曰「虞賓在位」、是也。以喩山陽公爲魏之賓也。〔集解〕官本考證曰監本虞訛作商今改正。
獻帝紀九月董卓殺皇太后何氏 周壽昌曰此及下初平元年正月董卓殺弘農王建安十九年十一月曹操殺皇后伏氏三殺字皆宜正作弑謹案通鑑輯覽皆已改書弑此周說所本惟詳觀袁紀書中和六年九月丙子太后何氏崩董卓殺之也十一月乙巳葬靈思何皇后中和六年九月甲戌卓脅太后與羣臣廢帝爲弘農王初平元年正月癸丑卓殺弘農王建安十九年十一月丁卯皇后伏氏廢曹操使人收后殺之於何太后旣書崩書葬則史固不能又書弑故范書於后紀卓傳皆明言弑而於紀第言殺也至弘農伏后則其見害皆在旣廢之後史自不能仍書弑故范書亦皆以殺言之蓋修史者例據舊史成文崩則書崩殺則書殺所以存實錄前漢王莽旣奏貶傅太后丁太后位號班書於外戚傳卽名之曰孝元傅昭儀定陶丁姫非敢如孔子之作春秋得加以訂正此經史之別也司馬通鑑書法謹嚴而於三殺字皆因而不改其知此矣。
以補宦官所領諸署侍於殿上注靈帝熹平四年改平準爲中準 熹平原誤建元據靈紀査改錢大昭曰建元當作熹平是錢所據本亦原作建元也。
三月乙巳車駕入長安集解惠棟曰至袁宏紀又作己巳未知孰是 案丁巳己巳皆與下己酉戊午懸隔故通鑑仍從范書。 幸未央宮集解惠棟曰通鑑云居京兆府舍 案通鑑本云居京兆府舍後乃稍葺宮室而居之又董卓傳云是時唯有高廟京兆府舍遂便時幸焉後移未央宮是特初至長安時居京兆府舍耳旣書幸未央宮則巳在宮室修葺之後此解當移上車駕入長安下。 己酉董卓焚洛陽宮廟及人家戊午集解惠棟曰戊上脫四月二字 案由三月乙巳至戊午僅十四日由己酉至戊午僅十日不必改月也他書亦無載殺袁隗等爲四月之事不審惠氏何據。 董卓殺太傅袁隗太僕袁基夷其族 案己酉戊午兩事皆卓畱屯洛陽時所爲車駕西遷而隗基不獲從殆早爲卓拘執。 注男女五十餘人 五十官本注作五千誤。
大鴻臚韓融至安集關東 案韓融等之赴關東紀傳皆以謂在卓殺袁隗等後關東諸軍本推袁紹爲盟主卓旣殺其父兄而乃使人往關東安集解譬何以爲辭惟魏志紹傳卓遣執金吾胡毋班將作大匠吳修齎詔書喩紹紹使河內太守王匡殺之卓聞紹得關東乃悉誅紹宗族太傅隗等此則遣使赴關東在前殺隗基在後於理爲近。
三年春正月丁丑大赦天下袁術遣將孫堅攻劉表於襄陽堅戰歿 案通鑑堅被黃祖部曲兵射殺敘在二年冬十月後注載考異云范書初平三年春堅死吳志孫堅傳亦云初平三年英雄記曰初平四年正月七日死袁紀初平三年五月山陽公載記載策表曰臣年十七喪失所怙裴松之按策以建安五年卒時年二十六計堅之亡策應十八而此表云十七則爲不符張璠漢紀及胡沖吳厤竝以堅初平二年死此爲是而本傳誤也今從之。
五月丁酉大赦天下集解惠棟曰考異云至然則五月必無赦也 案呂布傳言允旣不赦涼州人由是卓將李傕等遂相結還攻長安是當時誅董卓後確曾布赦特不赦涼州人耳至一歲不再赦之語果出自允則必在五月丁酉之後蓋以正月丁丑之赦卓主之五月詔書必已更正除去不算也否則正月之赦與卓事無涉允於理亦不能援以拒卓黨之請且袁紀亦載有五月一赦僅丁酉作丁未小異通鑑竟因一歲不再赦一語信其必無而削之故周壽昌疑其不然但周謂傕等擁兵在外何難矯詔則亦非也無論傕之舉兵方以不赦我曹爲辭激怒其眾必不矯赦卽矯赦於外史亦必不書矣特靈帝中平元年卽嘗一歲再赦通鑑明載似一歲非不可再赦允語自卓黨出不見於允傳是否爲傕等假設之辭尙不可知耳。
四年春正月甲寅朔日有食之注太史令王立奏曰晷過度無變也至益重朕之不德也 侯康曰魏志武帝紀注引張璠漢紀初天子敗於曹陽欲浮河東下侍中太史令王立曰自去春太白犯鎭星於牛斗過天津熒惑又逆行守河北不可犯也由是天子遂不北渡河將自軹關東出立又謂宗正劉艾曰前太白守天關與熒惑會金火交會革命之象也漢祚終矣晉魏必有興者是王立占驗本精此偶失之耳立又嘗說孝經六隱令朝廷行之消姦邪見東觀記及袁紀。
六月扶風大風雨雹 續志作右扶風雹如斗。
甲子帝加元服 侯康曰南齊書禮志初平四年士孫瑞議日蝕廢社而不廢郊通典載此文廢社作廢冠是也議云案八座書以爲正月之日太陽虧曜謫見于天而冠者必有祼亯之儀金石之樂飮燕之娛獻醻之報是爲聞哭不祇肅見異不怵惕蓋帝本當于四年行冠禮因日蝕改。
遂騰敗績左中郞將劉範前益州刺史种劭戰歿注焉遣子範將兵就騰 就官本作執誤。
經日而死者無數 無數官本作無降案無降猶言不貶少亦可通。
詔曰未忍致汶于理可杖五十 洪亮吉曰此杖御史之始。
分安定扶風爲新平郡 錢大昭曰袁山松云分安定之鶉觚右扶風之漆案續志無新平郡鶉觚漆仍各隸本郡三國晉則相承皆有之蓋西遷以後天子寄生郡縣荒殘權時之建置志不復紀也今爲邠涇二州地。
是夜有赤氣貫紫宮注東至寅西至戌地 官本地作也。
露次田中集解王幼學云露次言露室也 案此解當在上文露次道南下又道南田中均不得言室室當爲宿之譌。
東海王祗薨 案祗與南陽王馮皆獻帝子詳見孔融傳。
袁紹薨 錢大昭曰袁術僭稱故書死紹未改臣節故書薨。 集解蘇輿曰紹操書薨正著其不臣之罪與孫策異 案袁紹曹操死以其官當時必循舊例吿喪於朝以希飾終之榮故史亦以薨言之然以未竟出於僭號奪位猶得書薨仍爲漢幸之也。
曹操破袁譚於靑州斬之 侯康曰御覽三百五引英雄記建安中曹操于南皮攻袁譚斬之操作鼓吹自稱萬歲于馬上舞也今案袁紹傳袁譚實奔南皮戰敗被斬高幹實亡奔荊州爲上洛都尉捕斬續志南皮冀州勃海縣上雒司隸京兆國而此紀書破譚於靑州明年書破幹於幷州則均就所領州言之非事實故袁紀仍書曹操攻袁譚於南皮大破斬之而於高幹則但書曹操征高幹斬之不著其地也。
武威太守張猛殺雍州刺史邯鄲商 洪亮吉曰典略載此事在十四年與紀不同。 注袁宏漢紀曰雍州作涼州也 通鑑胡注風俗通邯鄲以國爲姓余謂非也蓋以邑爲姓左傳晉有邯鄲午雍州治武威侯康曰通鑑興平元年河西四郡以去涼州治遠隔以河寇上書求別置州六月丙子詔以陳畱邯鄲商爲雍州刺史典治之則作涼州者非案雍州之雍官本文注均作廱前書百官表有廱太宰太祝令丞如湻注五畤在廱是廱亦可作也。
濟北北海阜陵下邳常山甘陵濟陰平原八國皆除集解錢大昕曰至必濟北之譌先謙曰官本濟北作齊 錢大昭曰攷諸王傳齊王承北海康王阜陵王赦下邳哀王宜常山王暠甘陵獻王忠濟北王政平原王碩此八王皆于建安十一年國除汲古本有濟北而無齊閩本有齊而無濟北兩本俱有濟陰皆誤今案濟北閩本作齊官本亦作齊則監本之作齊可知通鑑所據者當是北宋監本故與今官本全同齊字不誤濟陰則皆誤侯康據通鑑胡三省注謂濟陰據范史當是濟北蓋范史原文濟陰二字原是濟北胡所見本如此竊謂胡所見本必與汲古本同但八國中別有一濟北耳若果濟陰作濟北可直訂其誤何云當是耶。
曹操大破烏桓於柳城斬其蹋頓注蹋頓匈奴王號柳城縣名屬遼西郡今營州縣集解何焯曰其字應衍先謙曰柳城卽後魏之營州 案烏桓傳蹋頓爲遼西烏桓王丘力居從子代丘力居立爲王是蹋頓乃烏桓王名故何氏謂其字應衍不解注何以釋爲匈奴王號柳城前漢遼西縣後漢爲遼東屬國轄地雖續志不載縣已省幷而其名仍附見於公孫瓚烏桓等傳營州公孫康據遼東時已設置亦不始於後魏也。
有星孛於鶉尾注鶉尾己之分也 官本注末無也字。
敦爲東海王集解錢大昕曰至當是北海之譌 侯康曰孔融傳建安五年南陽王馮東海王祗薨注云竝獻帝子攷獻帝九歲卽位建安五年年才二十不得有孫則東海之封建安五年已絕故今以封敦無庸改爲北海也今案孔融傳明言南陽東海二王諸在沖齓聖慈哀悼禮同成人是東海王祇竝未成人安得有嗣封之子旣無子則國絕故以改封敦侯說是也至錢氏大昕之說則承東海恭王彊傳之誤考彊傳彊曾孫孝王臻立三十一年薨子懿王祗嗣祗立四十四年薨子羨嗣二十年魏受禪以爲崇德侯以傳證紀則建安五年薨之東海王祗是東海王臻之子非獻帝皇子而與融傳爲不合矣然融傳明有故事必不至誤且㪟爲東海王袁紀通鑑前後皆同又蜀志許靖傳注引山陽公載記視章懷爲詳亦云敦爲東海王則東海斷非北海之譌大一國不能兩封意東海恭王之國傳至孝王臻薨後紀無紹封明文或以絕除或又改封均未可定其誤固在彼不在此也。
討朱建于枹罕獲之注枹罕縣屬金城郡 案前志屬金城續志改屬隴西。
宋 唐 | 宣 章 |
城 懷 | 太 太 |
守范 曄 撰 子 賢 注 王先謙集解 |
夏・殷以上、后妃之制、其文略矣。周禮王者立后、 鄭玄注禮記曰、「后之言後、言在夫之後也。」 三夫人、九嬪、二十七世婦、八十一女御、以僃內職焉。后正位宮闈、同體天王。夫人坐論婦禮、 鄭玄注周禮云「夫人之於后、猶三公之於王、坐而論婦禮」也。 九嬪掌敎四德、 九嬪比九卿。周禮曰「九嬪、掌婦學之法、以敎九御」也。四德謂婦德・婦言・婦容・婦功也。 世婦主喪・祭・賓客、 婦、服也、明其能服事於人也、比二十七大夫。周禮、「世婦、掌祭祀・賓客・喪紀之事。祭之日、涖陳女宮之具、凡內羞之物、掌弔臨于卿大夫之喪。」〔集解〕惠棟曰王昭禹曰執箕帚以事人者謂之婦記曰納女於天子僃洒掃婦之事人有廣嗣之義故謂之世婦。 女御序于王之燕寢。 御謂進御于王也、比八十一元士。周禮曰「女御、敘于王之燕寢、以歲時獻功事」也。 頒官分務、各有典司。女史彤管、記功書過。 周禮云「女史、掌王后之禮、書內令、凡后之事以禮從」也。鄭玄注云「亦如太史之於王」也。彤管、赤管筆也。詩云、「詒我彤管。」注云「古者、后夫人必有女史彤管之法」也。 居有保阿之訓、動有環珮之響。 列女傳曰、「齊孝公孟姫、華氏之女。從孝公遊、車奔、姫墯、車碎、孝公使駟馬立車載姫。姫泣曰、『妾聞妃下堂、必從傅母保阿、進退則鳴玉珮環、今立車無輧、非敢受命。』」 進賢才以輔佐君子、衷窈窕而不淫其色。 詩序云、「關雎、樂得淑女以配君子、憂在進賢、不淫其色、衷窈窕、思賢才、而無傷善之心。」毛萇注云、「窈窕、幽閒也。」〔集解〕先謙曰官本正文及注竝作哀窈窕是也哀與思同義孔子所謂哀而不傷也衷字鄭君所改非。 所以能述宣陰化、修成內則、 周禮內宰職曰、「以陰禮敎六宮、以婦職之法敎九御。」 閨房肅雍、險謁不行也。 肅、敬也。雍、和也。謁、請也。言能輔佐君子、和順恭敬、不行私謁。詩序曰、「雖則王姫、猶執婦道、以成肅雍之德。」又曰、「而無險詖私謁之心。」 故康王晚朝、關雎作諷、 前書音義曰、「后夫人雞鳴佩玉去君所。周康王后不然、故詩人歎而傷之。」見魯詩。 宣后晏起、姜氏請愆。 列女傳曰、「周宣姜后、齊侯之女也。宣王常夜臥晏起、后夫人不出房。姜后旣出、迺脫簪珥、待罪於永巷、使傅母通言於王曰、『妾不才、淫心見矣、至使君王失禮而晏起、以見君王樂色忘德。敢請罪、惟君王之命。』王曰、『寡人之過、夫人何辜。』遂勤政事、成中興之名焉。」 及周室東遷、禮序凋缺。 幽王時、西夷・犬戎共攻殺幽王于驪山之下。太子宜臼立、是爲平王、東遷洛邑、以避犬戎、政遂微弱。 諸侯僭縱、軌制無章。齊桓有如夫人者六人、 左傳曰、「桓公多內寵、有如夫人者六人。」長衞姫・少衞姫・鄭姫・葛嬴・密姫・宋華子也。 晉獻升戎女爲元妃、 元妃、嫡夫人也。史記曰、「晉獻公伐驪戎、得驪姫、愛幸、立以爲妃。」 終於五子作亂、 桓公六夫人、生六子。桓公卒、立公子昭、於是公子無虧・公子元・公子潘・公子商人・公子雍等五公子皆求立、公子昭奔宋、是作亂也。 冢嗣遘屯。 冢、大也。遘、遇也。屯、難也。晉獻公受驪姫之譖、殺太子申生、故曰遇屯。 爰逮戰國、風憲逾薄、適情任欲、顚倒衣裳、 上曰衣、下曰裳。詩曰、「綠兮衣兮、綠衣黃裳。」鄭玄曰、「綠衣黑、今反以黃爲裏、非其禮制、諭妾上僭也。」 以至破國亡身、不可勝數。斯固輕禮弛防、先色後德者也。秦幷天下、多自驕大、宮僃七國、 史記曰、「始皇破六國、寫放其宮室、作之咸陽北坂上、南臨渭水、殿屋複道、周閣相屬、所得諸侯美人、以充入之。」幷秦爲七也。 爵列八品。 前書曰、「漢興因秦之稱號、正嫡稱皇后、妾皆稱夫人、又有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長使・少使之號。」 漢興、因循其號、而婦制莫釐。 釐、理。 高祖帷薄不修、 大戴禮曰、「大臣坐污穢男女無別者、不曰污穢、曰帷薄不修。」謂周昌入奏事、高祖擁戚姫、是不修也。 孝文衽席無辨。 鄭玄注禮記曰、「衽、臥席也。」孝文幸愼夫人、每與皇后同坐、是無辨也。 然而選納尙簡、飾翫少華。自武・元之後、世增淫費、至乃掖庭三千、增級十四。 婕妤一、娙娥二、容華三、充衣四、已上武帝置、昭儀五、元帝置、美人六、良人七、七子八、八子九、長使十、少使十一、五官十二、順常十三、舞涓・共和・娛靈・保林・良娣・使夜者十四、此六官品秩同爲一等也。 妖幸毀政之符、〔集解〕先謙曰官本幸作倖是。 外姻亂邦之迹、前史載之詳矣。及光武中興、斵彫爲朴、 彫爲刻鏤也。史記曰、「漢興、破觚而爲圓、斵彫而爲朴。」 六宮稱號、唯皇后・貴人。 鄭玄注周禮曰「皇后正寢一、燕寢五、是爲六宮」也。夫人已下分居焉。 貴人金印紫綬、奉不過粟數十斛。又置美人・宮人・采女三等、〔集解〕惠棟曰風俗通采女案采者擇也。 竝無爵秩、歲時賞賜充給而已。漢法常因八月算人、 漢儀注曰、「八月初爲算賦、故曰算人。」 遣中大夫與掖庭丞及相工、於洛陽鄕中閱視良家童女、年十三以上、二十以下、姿色端麗、合法相者、載還後宮、擇視可否、迺用登御。所以明愼聘納、詳求淑哲。明帝聿遵先旨、宮敎頗修、登建嬪后、必先令德、內無出閫之言、 閫、門限也。禮記曰「外言不入於閫、內言不出於閫」也。 權無私溺之授、可謂矯其敝矣。向使因設外戚之禁、編著甲令、 前書音義曰、「甲令者、前帝第一令也、有甲令・乙令・丙令。」 改正后妃之制、貽厥方來、豈不休哉。雖御己有度、而防閑未篤、故孝章以下、漸用色授、恩隆好合、遂忘淄蠹。 淄、黑也。蠹、食木蟲。以諭傾敗也。〔集解〕惠棟曰淄文選作濇。 自古雖主幼時艱、王家多釁、必委成冢宰、簡求忠賢、未有專任婦人、斷割重器。唯秦芈太后始攝政事、 芈音亡爾反。 故穰侯權重於昭王、家富於嬴國。 太后、昭王母也、號宣太后。史記曰、「昭王立、年少、宣太后自知事、以同母弟魏冉爲將軍、任政、封爲穰侯。」太后攝政、始於此也。 漢仍其謬、知患莫改。東京皇統屢絕、權歸女主、外立者四帝、 謂安・質・桓・靈。 臨朝者六后、 章帝竇太后・和熹鄧太后・安思閻太后・順烈梁太后・桓思竇太后・靈思何太后也、。 莫不定策帷帟、委事父兄、貪孩童以久其政、〔集解〕惠棟曰周章傳鄧太后以皇子勝痼不可奉承宗廟貪殤帝孩抱養爲己子故言之。 抑明賢以專其威。 周禮、「幕人、掌幃帟幄幕之事。」鄭玄注曰、「帟、幄中坐上承塵也。」殤帝崩、鄧太后與兄騭等迎立安帝、年十三。沖帝崩、梁太后與兄冀迎立質帝、年八歲。質帝崩、太后與兄冀迎立桓帝、年十五。桓帝崩、竇太后與兄武迎立靈帝、年十二。〔集解〕惠棟曰明賢謂淸河王蒜也。 任重道悠、利深禍速。身犯霧露於雲臺之上、 霧露謂疾病也。不可指言死、故假霧露以畜之。靈帝時、中常侍曹節矯詔遷太后於雲臺。謝弻上封事曰、「伏惟皇太后援立明聖、幽居空宮、如有霧露之疾、陛下當何面目以見天下。」〔集解〕先謙曰官本畜作言是。 家嬰縲絏於圄犴之下。 縲、索也。絏、繫也。囹圄、周獄名也。鄕亭之獄曰犴、音五旦反。謂外戚等被誅也。 湮滅連踵、傾輈繼路。 踵、跡也。輈、車轅也。賈誼曰、「前車覆、後車誡。」 而赴蹈不息、燋爛爲期、終於陵夷大運、淪亡神寶。 陵夷猶頹替。神寶、帝位也。 詩書所歎、略同一揆。故考列行跡、以爲皇后本紀。雖成敗事異、而同居正號者、竝列于篇。其以私恩追尊、非當時所奉者、則隨它事附出。 謂安帝母左姫及祖母宋貴人之類、竝見淸河孝王傳。〔集解〕惠棟曰劉良文選注追尊謂生非經奉承宗廟祭祀而死後追尊者他事謂不隨王后之事也。 親屬別事、各依列傳。其餘無所見、則係之此紀、 謂賈貴人・虞美人之類是也。〔集解〕錢大昕曰此言后妃親屬如陰馬鄧竇之倫事迹昭著別爲列傳其無事可見者附入此紀不更立外戚傳若郭況閻顯鄧康之類是也注似未達其旨。 以纘西京外戚云爾。 纘、繼也。〔集解〕惠棟曰謂繼前漢外戚傳也。
光武郭皇后諱聖通、眞定槀人也。 槀、縣名、故城在今恒州槀城縣西。〔集解〕沈濤曰前志眞定縣有槀城此與銚期傳但曰槀則前書疑衍城字淺人據後代地名增之耳後漢竝無此縣隋志云趙郡槀城後齊廢下曲陽入焉改爲槀城縣夫曰改爲則齊前無城字可知而魏地形志云鉅鹿郡槀城前漢屬眞定後漢屬(下有脫文。)晉罷太和十二年復城字當亦据後世地名增之此縣晉時始罷今後志無之當有奪文先謙曰前志作槀城見地理五行二志不應緣此與銚期傳無城字而以前志有城字爲淺人所增設此疑難也餘見郡國志今正定府槀城縣西南邱頭社。 爲郡著姓。父昌、讓田宅財產數百萬與異母弟、國人義之。仕郡功曹。娶眞定恭王女、號郭主、 恭王名普、景帝七代孫。 生后及子況。昌早卒。郭主雖王家女、而好禮節儉、有母儀之德。更始二年春、光武擊王郞、至眞定、因納后、有寵。及卽位、以爲貴人。建武元年、生皇子彊。帝善況小心謹愼、年始十六、拜黃門侍郞。二年、貴人立爲皇后、彊爲皇太子、封況緜蠻侯。〔集解〕陳景雲曰綿蠻當是綿曼之誤眞定屬縣也郡國志無之蓋後己省李賡芸曰春秋戎蠻子公羊作曼蠻曼二字古通借先謙曰今正定府獲鹿縣北。 以后弟貴重、賓客輻湊。況恭謙下士、頗得聲譽。〔集解〕惠棟曰拾遺記云況雖居富勢閉門優游未曾干世事爲一時之智也。 十四年、遷城門校尉。其後、后以寵稍衰、數懷怨懟。十七年、遂廢爲中山王太后、進后中子右翊公輔爲中山王、以常山郡益中山國。徙封況大國、爲陽安侯。 陽安、縣、屬汝南郡、故城在今豫州朗山縣、故道國城是也。〔集解〕先謙曰在今汝寧府確山縣東北。 后從兄竟、以騎都尉從征伐有功、封爲新郪侯、官至東海相。 新郪、縣、屬汝南郡、故城在今潁州汝陰縣西北郪丘城是也。音七私反。〔集解〕先謙曰在今潁州府太和縣北舊志七十里訛爲宋王城。 竟弟匡爲發干侯、 發干、縣、屬東郡、故城在今博州堂邑縣西南。〔集解〕先謙曰在今東昌府堂邑縣西南。 官至太中大夫。〔集解〕錢大昕曰新郪侯竟發干侯匡厯官具詳於後此文依史通點煩之例可省二十字。 后叔父梁、早終、無子。其壻南陽陳茂、以恩澤封南䜌侯。 䜌音力全反。〔集解〕先謙曰注見光武紀。 二十年、中山王輔復徙封沛王、后爲沛太后。況遷大鴻臚。帝數幸其第、會公卿諸侯親家飮燕、賞賜金錢縑帛、豐盛莫比、京師號況家爲金穴。〔集解〕惠棟曰拾遺記況累金數億家僮四百餘人以黃金爲器閣下有藏金窟列武士以衞之錯雜寶以飾臺榭其寵者皆以玉器盛食故東京謂郭家爲瓊廚金穴。 二十六年、后母郭主薨、帝親臨喪送葬、百官大會、遣使者迎昌喪柩、與主合葬、追贈昌陽安侯印綬、諡曰思侯。二十八年、后薨、葬於北芒。〔集解〕汪文臺曰御覽百三十七引續漢書作葬北陵。 帝憐郭氏、詔況子璜尙淯陽公主、除璜爲郞。顯宗卽位、況與帝舅陰識・陰就竝爲特進、數授賞賜、〔集解〕劉攽曰案文授當作受。 恩寵俱渥。禮待陰・郭、每事必均。永平二年、況卒、贈賜甚厚、帝親自臨喪、諡曰節侯、子璜嗣。元和三年、肅宗北巡狩、過眞定、會諸郭、朝見上壽、引入倡飮甚歡。 說文曰、「倡、樂也。」聲類曰、「俳。」 以太牢具上郭主冢、賜粟萬斛、錢五十萬。永元初、璜爲長樂少府、 長樂少府、掌皇太后宮、秩二千石。居長信宮曰長信少府、長樂宮曰長樂少府。 子舉爲侍中、兼射聲校尉。及大將軍竇憲被誅、舉以憲汝壻謀逆、故父子俱下獄死、家屬徙合浦、 郡名、今廉州縣。〔集解〕先謙曰今廉州府合浦縣東北七十五里。 宗族爲郞吏者、悉免官。新郪侯竟初爲騎將、 前書曰、「車・戶・騎將、屬光祿、秩比千石。」 從征伐有功、拜東海相。永平中卒、子嵩嗣、嵩卒、追坐染楚王英事、國廢。建初二年、章帝紹封嵩子勤爲伊亭侯、勤無子、國除。發干侯匡、官至太中大夫、建武三十年卒、子勳嗣、勳卒、子駿嗣、永平十三年、亦坐楚王英事、失國。建初三年、復封駿爲觀都侯、卒、無子、國除。郭氏侯者凡三人、皆絕國。
論曰、物之興衰、情之起伏、理有固然矣。而崇替去來之甚者、必唯寵惑乎。當其接牀笫、承恩色、雖險情贅行、莫不德焉。 說文曰、「贅、肬也。」老子曰、「餘食贅行。」河上公注曰、「行之無當爲贅。」莊子曰、「附贅懸肬。」言醜惡也。 及至移意愛、析嬿私、雖惠心姸狀、愈獻醜焉。愛升、則天下不足容其高、歡隊、故九服無所逃其命。斯誠志士之所沈溺、君人之所抑揚、未或違之者也。郭后以衰離見貶、恚怨成尤、而猶恩加別館、增寵黨戚。至乎東海逡巡、去就以禮、使後世不見隆薄進退之隙、不亦光於古乎。
光烈陰皇后諱麗華、 諡法曰、「執德遵業曰烈。」東觀記、「有陰子公者、生子方、方生幼公、公生君孟、名睦、卽后之父也。」今世本「睦」作「陸」。〔集解〕惠棟曰孫愐案風俗通曰管修自齊適楚爲陰大夫其後氏焉子方宣帝時人見陰興傳。 南陽新野人。初、光武適新野、聞后美、心悅之。後至長安、見執金吾車騎甚盛、因歎曰、「仕宦當作執金吾、娶妻當得陰麗華。」更始元年六月、遂納后於宛當成里、〔集解〕惠棟曰御覽引郡國志鄧州皇后城卽迎陰后處。 時年十九。及光武爲司隸校尉、方西之洛陽、令后歸新野。及鄧奉起兵、后兄識爲之將、后隨家屬徙淯陽、止於奉舍。光武卽位、令侍中傅俊迎后、〔集解〕先謙曰水經注魯陽關水逕皇后城西建武元年世祖遣侍中傅俊持節迎光烈皇后於淯陽俊發兵三百餘人宿衞皇后道歸京師蓋稅舍所在故城得其名矣。 與胡陽・寧平主諸宮人俱到洛陽、以后爲貴人。 寧平、縣、屬淮陽、故城在今亳州谷陽縣西南。〔集解〕先謙曰胡當爲湖見宋弘傳。 帝以后雅性寬仁、欲崇以尊位、后固辭、以郭氏有子、終不肯當、故遂立郭皇后。建武四年、從征彭寵、生顯宗於元氏。九年、有盜劫殺后母鄧氏及弟訢、 音欣。 帝甚傷之、迺詔大司空曰、「吾微賤之時、娶於陰氏、因將兵征伐、遂各別離。幸得安全、俱脫虎口。 莊子曰、「孔子見盜跖。」謂柳下惠曰、「幾不免於虎口。」 以貴人有母儀之美、宜立爲后、而固辭弗敢當、列於媵妾。 爾雅曰、「媵、送也。」孫炎曰、「送女曰媵。」 朕嘉其義讓、許封諸弟。未及爵土、而遭患逢禍、母子同命、愍傷于懷。小雅曰、『將恐將懼、惟予與汝。將安將樂、汝轉弃予。』 谷風之詩。 風人之戒、可不愼乎。其追爵諡貴人父陸爲宣恩哀侯、弟訢爲宣義恭侯、以弟就嗣哀侯後。及尸柩在堂、使太中大夫拜授印綬、如在國列侯禮。魂而有靈、嘉其寵榮。」十七年、廢皇后郭氏而立貴人。制詔三公曰、「皇后懷執怨懟、數違敎令、不能撫循它子、訓長異室。宮闈之內、若見鷹鸇。 爾雅曰、「宮中小門謂之闈。」 旣無關雎之德、而有呂・霍之風、〔集解〕蘇輿曰后以寵衰怨懟別無他罪著見喩以呂霍未免深文光武黜呂廟祀而進薄(建武中元元年。)亦因於此。 豈可託以幼孤、恭承明祀。今遣大司徒涉・ 戴涉也。 宗正吉持節、〔集解〕惠棟曰劉吉也韋昭國語注漢宗正用諸劉是也。 其上皇后璽綬。陰貴人鄕里良家、歸自微賤。 公羊傳曰、「婦人謂嫁曰歸。」 『自我不見、于今三年。』 詩豳風東山之詞也。 宜奉宗廟、爲天下母。主者詳案舊典、時尙尊號。異常之事、非國休福、不得上壽稱慶。」后在位恭儉、少嗜玩、不喜笑謔。性仁孝、多矜慈。七歲失父、雖已數十年、言及未嘗不流涕。帝見、常歎息。顯宗卽位、尊后爲皇太后。永平三年冬、帝從太后幸章陵、置酒舊宅、會陰・鄧故人諸家子孫、竝受賞賜。七年、崩、在位二十四年、年六十、合葬原陵。明帝性孝愛。追慕無己。〔集解〕惠棟曰東觀記上長思遠慕至踰年迺率諸侯王公主外戚郡國計吏上陵如會殿前禮。 十七年正月、當謁原陵、夜夢先帝・太后如平生歡。旣寤、悲不能寐、卽案厯、明旦日吉、遂率百官及故客上陵。其日、降甘露於陵樹、帝令百官采取以薦。會畢、帝從席前伏御牀、視太后鏡奩中物、 奩、鏡匣也。音廉。 感動悲涕、令易脂澤裝具。〔集解〕胡三省曰沈約云漢因秦上陵皆有寢廟故稱寢殿起居衣服象生人之具古寢之意也。 左右皆泣、莫能仰視焉。
明德馬皇后諱某、 諡法曰、「忠和純淑曰德。」諱某者、史失其名。下皆類此。 伏波將軍援之小女也。少喪父母。兄客卿敏惠早夭、母藺夫人〔集解〕惠棟曰淸河王傳夫人母爲宋揚姑。 悲傷發疾慌惚。后時年十歲、幹理家事、勅制僮御、 幹、正也。廣雅曰「僮・御、皆使者」也。〔集解〕汪文臺曰御覽百三十七引續漢書云出入計校(一作授計。)一以貫之。 內外諮稟、事同成人。初、諸家莫知者、後聞之、咸歎異焉。后嘗久疾、大夫人令筮之、〔集解〕惠棟曰東觀記至卜者家爲卦問咎祟所在卜者卦定釋蓍仰天歎問之卜者乃曰此女雖年少後必將貴遂爲帝妃不可言也。 筮者曰、「此女雖有患而當大貴、兆不可言也。」後又呼相者使占諸女、見后、大驚曰、「我必爲此女稱臣。然貴而少子、若養它子者得力、迺當踰於所生。」初、援征五溪蠻、卒於師、虎賁中郞將梁松・黃門侍郞竇固等因譖之、由是家益失埶、又數爲權貴所侵侮。后從兄嚴不勝憂憤、白太夫人絕竇氏婚、求進女掖庭。乃上書曰、「臣叔父援孤恩不報、 孤、負也。 而妻子特獲恩全、戴仰陛下、爲天爲父。人情旣不得死、便欲求福。竊聞太子・諸王妃匹未僃、援有三女、大者十五、次者十四、小者十三、儀狀髮膚、上中以上。 東觀記曰、「明帝馬皇后美髮、爲四起大髻、但以髮成、尙有餘、繞髻三匝。眉不施黛、獨左眉角小缺、補之如粟。嘗稱疾而終身得意。」 皆孝順小心、婉靜有禮。 婉、順。 願下相工、簡其可否。如有萬一、援不朽於黃泉矣。又援姑姊妹竝爲成帝婕妤。葬於延陵。臣嚴幸得蒙恩更生、冀因緣先姑、當充後宮。」由是選后入太子宮。〔集解〕惠棟曰續漢書建武二十八年也。 時年十三。奉承陰后、傍接同列、禮則修僃、上下安之。遂見寵異、常居後堂。顯宗卽位、以后爲貴人。時后前母姊女賈氏亦以選入、生肅宗。帝以后無子、命令養之。謂曰、「人未必當自生子、但患愛養不至耳。」后於是盡心撫育、勞悴過於所生。肅宗亦孝性惇篤、恩性天至、母子慈愛、始終無纎介之閒。 纖介猶微細也。閒、隙也。 后常以皇嗣未廣、每懷憂歎、薦達左右、若恐不及。後宮有進見者、每加慰納。若數所寵引、輒增隆遇。永平三年春、有司奏立長秋宮、 皇后所居宮也。長者久也、秋者萬物成孰之初也、故以名焉。請立皇后、不敢指言、故以宮稱之。〔集解〕惠棟曰續漢書云有司奏立長秋宮以率八妾八妾者劉向洪範五行傳曰御廩夫人八妾所舂米之藏以奉宗廟者也師古注一娶九女正嫡一餘者妾也故云八妾。 帝未有所言。皇太后曰、「馬貴人德冠後宮、卽其人也。」遂立爲皇后。先是數日、夢有小飛蟲無數赴著身、又入皮膚中而後飛出。旣正位宮闈、愈自謙肅。身長七尺二寸、方口、美髮。能誦易、好讀春秋・楚辭、尤善周官・董仲舒書。 周官、周禮也。仲舒書、玉杯・蕃露・淸明・竹林之屬也。蕃音繁。〔集解〕惠棟曰續漢書云誦易經習詩論春秋略記大義讀楚辭尤善賦頌疾其浮華聽論輒摘其要讀光武紀至有獻千里馬寶劍者上以馬駕鼓車劍賜騎士手不持珠玉后未嘗不歎息。 常衣大練、裙不加緣。 大練、大帛也。杜預注左傳白、「大帛、厚繒也。」太后兄廖上書曰「今陛下躬服厚繒」、是也。〔集解〕汪文臺曰御覽三十七引續漢書云身衣大帛御者秃裙不緣。 朔望諸姫主朝請、 漢律春曰朝、秋曰請。 望見后袍衣疏麤、反以爲綺縠、就視、迺笑。后辭曰、「此繒特宜染色、故用之耳。」六宮莫不歎息。帝常幸苑囿離宮、后輒以風邪露霧爲戒、辭意款僃、多見詳擇。帝幸濯龍中、 續漢志曰、「濯龍、園名也、近北宮。」 竝召諸才人、下邳王已下皆在側、請呼皇后。帝笑曰、「是家志不好樂、〔集解〕惠棟曰是家猶云是人也王常傳此家率下江諸將與此同。 雖來無歡。」是以遊娛之事希嘗從焉。〔集解〕惠棟曰東觀記后不喜出入遊觀希嘗臨御窗望續漢書作窗牖。 十五年、帝按地圖、將封皇子、悉半諸國。后見而言曰、「諸子食數縣、於制不已儉乎。」帝曰、「我子豈宜與先帝子等乎。歲給二千萬足矣。」時楚獄連年不斷、囚相證引、坐繫者甚眾。后慮其多濫、乘閒言及、惻然。帝感悟之、夜起仿偟、爲思所納、 思后所納之言。〔集解〕汪文臺曰續漢書云下有非臣下所得閒句。 卒多有所降宥。時諸將奏事及公卿較議難平者、 廣雅曰、「較、明也。」〔集解〕通鑑胡注平決也難平難決者也王幼學云平音病平其不平曰平。 帝數以試后。后輒分解趣理、各得其情。每於侍執之際、輒言及政事、多所毗補、而未嘗以家私干。故寵敬日隆、〔集解〕惠棟曰故舊本作欲李氏改作故續漢書云后志在克己奉上不以私家于朝廷也。 始終無衰。及帝崩、肅宗卽位、尊后曰皇太后。〔集解〕汪文臺曰續漢書云太后下詔吿三輔二千石無得令馬氏婚親因權屬託奸亂吏治犯者正法以聞。 諸貴人當徙居南宮、太后感析別之懷、各賜王赤綬、加安車駟馬、白越三千端、 白越、越布。 雜布二千匹、黃金十斤。自撰顯宗起居注、〔集解〕惠棟曰抱朴子前漢時有禁中起居泣荀悅申鑒最凡二十一首其十九曰復內注記則漢起居應在宮中爲女史之任也。 削去兄防參醫藥事。〔集解〕汪文臺曰續漢書云明帝體不安召黃門防本參醫藥夙夜勤勞。 帝請曰、「黃門舅旦夕供養且一年、旣無襃異、又不錄勤勞、無迺過乎。」太后曰、「吾不欲令後世聞先帝數親后宮之家、故不著也。」建初元年、欲封爵諸舅、太后不聽。明年夏、大旱、言事者以爲不封外戚之故、有司因此上奏、宜依舊典。 漢制、外戚以恩澤封侯、故曰舊典也。 太后詔曰、「凡言事者皆欲媚朕以要福耳。昔王氏五侯同日俱封、 成帝封太后弟王譚・王商・王立・王根・王逢時等、同時爲關內侯。 其時黃霧四塞、不聞澍雨之應。又田蚡・竇嬰、寵貴橫恣、傾覆之禍、爲世所傳。 田蚡、景帝王皇后同母弟武安侯也。爲丞相、貪驕、與淮南王霸上私語。後薨、武帝曰、「使武安侯在者、族矣。」竇嬰、文帝竇皇后兄子魏其侯也、爲丞相、坐與灌夫朋黨弃市也。 故先帝防愼舅氏、不令在樞機之位。 樞機、近要之官也。春秋運斗樞曰、「北斗、第一天樞、第二旋、第三機也。」 諸子之封、裁令半楚・淮陽諸國、常謂『我子不當與先帝子等。』今有司奈何欲以馬氏比陰氏乎。吾爲天下母、而身服大練、食不求甘、左右但著帛布、無香薰之飾者、欲身率下也。以爲外親見之、當傷心自勅、但笑言太后素好儉。前過濯龍門上、見外家問起居者、車如流水、馬如游龍、倉頭衣綠褠、領袖正白、 褠、臂衣、今之臂韝、以縛左右手、於事便也。〔集解〕惠棟曰胡三省云臂韝之韝旁從革此所謂綠褠綠單衣也下文言領袖正白則爲單衣之褠而非臂韝之韝明矣。 顧視御者、不及遠矣。故不加譴怒、但絕歲用而已、冀以默愧其心、而猶懈怠、無憂國忘家之慮。知臣莫若君、況親屬乎。吾豈可上負先帝之旨、下虧先人之德、重襲西京敗亡之禍哉。」固不許。 西京外戚呂祿・呂產・竇嬰・上官桀安父子・霍禹等皆被誅。 帝省詔悲歎、復重請曰、「漢興、舅氏之封侯、猶皇子之爲王也。太后誠存謙虛、奈何令臣獨不加恩三舅乎。且衞尉年尊、兩校尉有大病、 衞尉、太后兄廖。兩校尉、兄防・兄光也。 如令不諱、使臣長抱刻骨之恨。宜及吉時、不可稽留。」太后報曰、「吾反覆念之、思令兩善。〔集解〕通鑑胡注兩善謂國家無濫恩而外戚亦以安全也。 豈徒欲獲謙謙之名、〔集解〕惠棟曰通鑑作謙讓。 而使帝受不外施之嫌哉。 以恩澤封爵外家爲外施也。 昔竇太后欲封王皇后之兄、 竇太后、文帝后也。王皇后、景帝后也。兄卽王信、後封爲蓋侯。 丞相條侯言受高祖約、無軍功、非劉氏不侯。 條侯、周亞夫也。前書曰、「高祖與功臣約、非劉氏不王、非有功不侯。不如約、天下共擊之。」 今馬氏無功於國、〔集解〕惠棟曰東觀記太后曰吾自念親屬皆無柱石之功俗語曰時無赭燒黃土。 豈得與陰・郭中興之后等邪。常觀富貴之家、祿位重疉、猶再實之木、其根必傷。 文子曰「再實之木根必傷、掘臧之家後必殃」也。 且人所以願封侯者、欲上奉祭祀、下求温飽耳。今祭祀則受四方之珍、衣食則蒙御府餘資、〔集解〕通鑑胡注自西都以來皇后家祀其父母太官供具御府令掌中衣服及補澣之屬飮食則太官主之此言衣食皆資於御府槪言之也。 斯豈不足、而必當得一縣乎。吾計之孰矣、勿有疑也。夫至孝之行、安親爲上。〔集解〕通鑑胡注楊子曰孝莫大於甯親甯親莫大於得四表之驩心惠棟曰李善云論語摘輔像曾子未嘗不問安親之道也。 今數遭變異、穀價數倍、憂惶晝夜、不安坐臥、而欲先營外封、違慈母之拳拳乎。 拳拳猶勤勤也、音權。 吾素剛急、有匈中氣、〔集解〕惠棟曰玉篇胸膺也亦作匈。 不可不順也。若陰陽調和、邊境淸靜、然後行子之志。吾但當含飴弄孫、 方言曰、「飴、餳也。陳・楚・宋・衞之閒通語。」 不能復關政矣。」時新平主家御者失火、延及北閣後殿。太后以爲己過、起居不歡。時當謁原陵、自引守僃不愼、慙見陵園、遂不行。〔集解〕惠棟曰東觀記后素謹愼小感輒自責如平生事舅姑時。 初、太夫人葬、起墳微高、〔集解〕惠棟曰漢律列侯墳高四丈關內侯以下至庶人各有差。 太后以爲言、兄廖等卽時減削。其外親有謙素義行者、輒假借温言、賞以財位。〔集解〕何焯曰位字疑。 如有纖介、則先見嚴恪之色、然後加譴。其美車服不軌法度者、便絕屬籍、遣歸田里。廣平・鉅鹿・樂成王車騎朴素、無金銀之飾、帝以白太后、太后卽賜錢各五百萬。於是內外從化、被服如一、〔集解〕惠棟曰東觀記明德后詔書流布咸稱正德王主諸室莫敢犯禁時廣平樂成王在邸入問超居帝望見車騎鞍勒皆純黑無金銀綵飾馬不踰六尺於是以白太后卽賜錢各五百萬於是施親戚被服自此始。 諸家惶恐、倍於永平時。迺置織室、蠶於濯龍中、 前書有東織・西織、屬少府、平帝改名織室。 數往觀視、以爲娛樂。常與帝旦夕言道政事、及敎授諸小王、論語經書、述敘平生、雍和終日。四年、天下豐稔、方垂無事、帝遂封三舅廖・防・光爲列侯。竝辭讓、願就關內侯。太后聞之、曰、「聖人設敎、各有其方、知人情性莫能齊也。 禮記王制曰、「凡居人材、必因天地寒暖燥濕、廣谷大川異制、人居其閒異俗。修其敎不易其俗、齊其政不易其宜。中國戎夷五方之人、皆有性也、不可推移。」 吾少壯時、但慕竹帛、志不顧命。 言少慕古人、書名竹帛、不顧命之長短。 今雖已老、而復『戒之在得』、 論語孔子曰、「少之時、戒之在色、及其老也、戒之在得。」得、貪嗇也。言彌復吝惜封爵、不欲濫封親戚也。 故日夜惕厲、思自降損。 惕、懼也。厲、危也。 居不求安、食不念飽。冀乘此道、不負先帝。所以化導兄弟、共同斯志、欲令瞑目之日、無所復恨。何意老志復不從哉。萬年之日長恨矣。」廖等不得已、受封爵而退位歸第焉。太后其年寢疾、不信巫祝小醫、數勅絕禱祀。至六月、崩。在位二十三年、年四十餘。〔集解〕惠棟曰建武二十八年后年十三入太子宮至建初四年崩年止四十也。 合葬顯節陵。
賈貴人、南陽人。建武末選入太子宮、中元二年生肅宗、而顯宗、以爲貴人。帝旣爲太后所養、專以馬氏爲外家、故貴人不登極位、賈氏親族無受寵榮者。及太后崩、迺策書加貴人王赤綬、 續漢書曰、「諸侯王、赤綬也。」〔集解〕惠棟曰建初四年八月甲午詔曰賈貴人者奉侍先帝劬勞帷幄建初之後以至親供養長樂宮昏定晨省夙夜匪懈今賜貴人赤綬安車一駟永巷宮人二百御府雜帛二萬匹大司農黃金千斤錢二萬詔旣早離皇太后幸復承子道中心依依昊天罔極。 安車一駟、永巷宮人二百、 永巷、宮中署名也、後改爲掖庭。永巷宮人、卽官婢也。 御府雜帛二萬匹、大司農黃金千斤、錢二千萬。〔集解〕惠棟曰帝王世紀章帝母姓祕不出號其墓曰長信冢蔡邕集中水侯弟伏波將軍女在淑媛作合孝明誕生孝章蓋當時臣子不敢斥言章帝爲賈貴人所生以未受尊號故也。
章德竇皇后諱某、扶風平陵人、〔集解〕錢大昕曰馬皇后援之少女梁貴人竦之女鄧皇后禹之孫和帝陰皇后光烈后兄識之曾孫獻帝曹皇后操之中女援竦禹識皆有傳操之大父騰亦見宦者傳故史不言某郡縣人竇皇后融之曾孫女而又書扶風平陵人伏皇后湛之八世孫而又書琅邪東武人是自亂其例也班超彪之少子而又書扶風平陵人黃瓊香之子而又書江夏安陸人荀彧淑之曾孫而又書潁川潁陰人鄭太眾之曾孫而又書河南開封人周舉防之子而又書汝南汝陽人皇甫嵩規之兄子而又書安定朝那人伏恭湛之兄子而又書琅邪東武人袁紹湯之孫袁術逢之子而又書汝南汝陽人李固郃之子而又書漢中南鄭人法眞雄之子而又書扶風郿人周變燕之後而又書汝南安城人皆緐複可省。 大司徒融之曾孫也。祖穆、父勳、坐事死、事在竇融傳。勳尙東海恭王彊女泚陽公主、〔集解〕先謙曰泚當作沘下同餘見光武紀。 后其長女也。家旣廢壞、數呼相工問息耗、 薛氏韓詩章句曰、「秏、惡也。」息秏猶言善惡也。〔集解〕惠棟曰倉頡篇秏消也董仲舒對策云察天下之息秏師古注息生也秏虛也韓非子適觀息秏萬不失一淮南子息秏減益通於不訾義竝同。 見后者皆言當大尊貴、非臣妾容貌。年六歲能書、親家皆奇之。建初二年、后與女弟俱以選例入見長樂宮、進止有序、風容甚盛。肅宗先聞后有才色、數以訊諸姫傅。 訊、問也。傅謂傅母。 及見、雅以爲美、馬太后亦異焉、因入掖庭、見於北宮章德殿。后性敏給、傾心承接、稱譽日聞。明年、遂立爲皇后、妹爲貴人。七年、追爵諡后父勳爲安成思侯。 安成、縣、屬汝南郡、故城在今豫州吳房縣東南。 后寵幸殊特、專固後宮。初、宋貴人生皇太子慶、梁貴人生和帝。后旣無子、竝疾忌之、數閒於帝、漸致疎嫌。因誣宋貴人挾邪媚道、遂自殺、廢慶爲淸河王、語在慶傳。梁貴人者、梁竦之女也。少失母、爲伯母舞陰長公主所養。 長公主、光武女、梁松尙焉。 年十六、建初二年亦與中姊俱選入掖庭爲貴人。四年、生和帝。后養爲己子。欲專名外家而忌梁氏。八年、迺作飛書以陷竦、 飛書、若今匿名書也。 竦坐誅、貴人姊妹以憂卒。自是宮房惵息、 惵、懼也、音牒。周書曰「臨捕以威、而氣惵懼」也。 后愛日隆。及帝崩、和帝卽位、尊后爲皇太后。皇太后臨朝、尊母泚陽公主爲長公主、益湯沐邑三千戶、兄憲、弟篤・景、竝顯貴、擅威權、後遂密謀不軌、永元四年、發覺被誅。九年、太后崩、未及葬、而梁貴人姊嬺 音一計反。〔集解〕惠棟曰嬺袁紀作憑。 上書陳貴人枉歿之狀。太尉張酺・司徒劉方・司空張奮上奏、依光武黜呂太后故事、 中元元年、黜呂后不宜配食高廟。 貶太后尊號、不宜合葬先帝。百官亦多上言者。帝手詔曰、「竇氏雖不遵法度、而太后常自減損。朕奉事十年、深惟大義、禮、臣子無貶尊上之文。恩不忍離、義不忍虧。案前世上官太后亦無降黜、 上官太后、昭帝后也。父安與燕王謀反誅。太后以年少、又霍光外孫、故不廢也。 其勿復議。」於是合葬敬陵。在位十八年。帝以貴人酷歿、礆葬禮闕、迺改殯於承光宮、上尊諡曰恭懷皇后、 諡法曰、「敬事尊上曰恭、慈仁哲行曰懷。」 追服喪制、百官縞素、與姊大貴人俱葬西陵、〔集解〕通鑑胡注西陵蓋以其地在敬陵之西故稱西陵猶薄太后在霸陵南因謂之南陵也。 儀比敬園。 敬園、安帝祖母宋貴人之園也。〔集解〕錢大昕曰注說非也章帝葬敬陵以竇皇后合葬而梁太后別葬西陵史稱儀比敬園者謂置令丞守衞如敬陵之制百官志每園陵令各一人掌守園陵案行掃除故稱敬陵曰敬園猶西京之高園文園也若淸河王慶之母宋貴人別葬樊濯聚和帝時慶欲求作祠堂恐有自同恭儴梁后之嫌遂不敬言安得有敬園之稱乎其後安帝嗣立追尊祖母爲敬隱皇后距恭懷改葬二十餘年矣祭祀志安帝建光元年追尊祖母陵曰敬北陵亦就陵寢祭太常領如西陵此則敬北陵之儀比西陵耳章懷耳不攷其年代而妄爲之說乎。
和帝陰皇后諱某、光烈皇后兄執金吾識之曾孫也。〔集解〕惠棟曰袁宏紀后祖父永明帝時爲侍中親幸左右父綱爲屯騎校尉。 后少聰慧、善書蓺。永元四年、選入掖庭、以先后近屬、故得爲貴人。有殊寵。八年、遂立爲皇后。自和熹鄧后入宮、 熹音許其反。 愛寵稍衰、數有恚恨。后外祖母鄧朱出入宮掖。十四年夏、有言后與朱共挾巫蠱道、 巫師爲蠱、故曰巫蠱。左傳注曰、「蠱、惑也。」 事發覺、帝遂使中常侍張愼與尙書陳襃於掖庭獄雜考案之。朱及二子奉・毅與后弟軼・輔・敞辭語相連及、以爲祠祭祝詛、大逆無道。奉・毅・輔考死獄中。帝使司徒魯恭持節賜后策、上璽綬、遷於桐宮、以憂死。立七年、葬臨平亭部。 葬于亭部內之地也。〔集解〕惠棟曰說文塤徒隸所居一曰女牢一曰亭部靈帝紀熹平五年使侍御史行詔獄亭部理寃枉原輕繫休囚徒是則輕罪居亭部也。 父特進綱自殺、軼・敞及朱家屬徙日南比景縣、〔集解〕先謙曰下卷閻后傳注當移此。 宗親內外昆弟皆免官還田里。永初四年、鄧太后詔赦陰氏徙者歸故郡、還其資財五百餘萬。
和熹鄧皇后諱綏、 蔡邕曰、「諡法、有功安人曰熹。」 太傅禹之孫也。父訓、護羌校尉、〔集解〕惠棟曰續漢書訓有五男三女長騭次京悝宏閭女燕次綏綏卽后也次容燕早卒有子女娥甫在襁褓時后年十二傷娥早孤養視撫育慈恩深至。 母陰氏、光烈皇后從弟女也。后年五歲、太傅夫人愛之、自爲翦髮。夫人年高目冥、誤傷后額、〔集解〕惠棟曰東觀記雖痛忍不言一額盡傷。 忍痛不言。左右見者怪而問之、后曰、「非不痛也、太夫人哀憐爲斷髮、難傷老人意。故忍之耳。」六歲能史書、 史書、周宣王太史籀所作大篆十五篇也。前書曰「敎學童之書」也。〔集解〕惠棟曰東觀記后六歲諸兄持后髮后曰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奈何弄人髮乎。 十二通詩・論語。諸兄每讀經傳、輒下意難問。 下意猶出氣也。 志在典籍、不問居家之事。母常非之、曰、「汝不習女工以供衣服、乃更務學、寧當舉博士邪。」后重違母言、晝修婦業、暮誦經典、家人號曰、「諸生。」父訓異之、事無大小、輒與詳議。〔集解〕惠棟曰袁宏紀云訓閨庭甚嚴諸子進見未嘗賜席至於后事無大小每輒咨之弟邠曰平生不與諸男語今豈年衰耶訓曰我不衰是女雖小諸兒無及者必益於我家是以奇之。 永元四年、當以選入、會訓卒、后晝夜號泣、終三年不食鹽菜、憔悴毀容、親人不識之。后嘗夢捫天、 捫、摸也。 蕩蕩正靑、若有鍾乳狀、〔集解〕惠棟曰東觀記滑如磄[石弟]有若鍾乳。 迺仰𠻳飮之。以訊諸占夢、言堯夢攀天而上、湯夢及天而咶之、 咶音是。〔集解〕惠棟曰周宣夢書昔聖帝明皇之時神氣炤然先見故堯夢乘龍上天湯夢布令天下後皆有天下咶東觀記作䑛荀卿子曰伏而咶天注咶與䑛同咶亦作狧用舌食也。 斯皆聖王之前占、吉不可言。又相者見后驚曰、「此成湯之法也。」 續漢書曰、「相者待詔相工蘇文曰、『此成湯之骨法。』」〔集解〕汪文臺曰御覽百三十七引續漢書云相者待詔相工蘇太。 家人竊喜而不敢宣。后叔父陔言、「常聞活千人者、子孫有封。兄訓爲謁者、使修石臼河、〔集解〕何焯曰使修當作罷修惠棟曰修本治字罷治石臼河爲不辭矣袁紀治石臼河甚有方活數千人蓋訓先治之後知其難成而復罷之也。 歲活數千人。天道可信、家必蒙福。」初、太傅禹歎曰、「吾將百萬之眾、未嘗妄殺一人、其後世必有興者。」〔集解〕先謙曰其字當衍。 七年、后復與諸家子俱選入宮。后長七尺二寸、姿顏姝麗、 姝、美色也。詩曰、「彼姝者子。」 絕異於眾、左右皆驚。八年冬、入掖庭爲貴人、時年十六。恭肅小心、動有法度。承事陰后、夙夜戰兢。接撫同列、常克己以下之、〔集解〕惠棟曰馬融論語注克己約身也。 雖宮人隸役、皆加恩借。〔集解〕通鑑胡注旣有以恩之又假借以辭色。 帝深嘉焉。及后有疾、特令后母兄弟入親醫藥、不限以日數。后言於帝曰、「宮禁至重、而使外舍久在內省、 外舍、外家。 上令陛下有幸私之譏、〔集解〕惠棟曰幸私通鑑作私幸。 下使賤妾獲不知足之謗。上下交損、誠不願也。」帝曰、「人皆以數入爲榮、貴人反以爲憂、深自抑損、誠難及也。」每有讌會、諸姫貴人競自修整、簪珥光采、袿裳鮮明、 說文、「簪、筓也。珥、瑱也、以玉充耳。」釋名曰、「婦人上服曰袿。」 而后獨著素、裝服無飾。〔集解〕汪文臺曰初學記十引續漢書云衣不擇采裝不務飾。 其衣有與陰后同色者、卽時解易。若竝時進見、則不敢正坐離立、行則僂身自卑。 離、竝也。禮記曰、「離坐離立、無往參焉。」 帝每有所問、常逡巡後對、不敢先陰后言。帝知后勞心曲體、歎曰、「修德之勞、迺如是乎。」後陰后漸疎、每當御見、輒辭以疾。時帝數失皇子、后憂繼嗣不廣、數選進才人、〔集解〕通鑑胡注西漢宮中爵號無才人蓋東都所置也。 以博帝意。陰后見后德稱日盛、不知所爲、遂造祝詛、欲以爲害。帝嘗寢病危甚、陰后密言、「我得意、不令鄧氏復有遺類。」后聞、迺對左右流涕言曰、「我竭誠盡心以事皇后、竟不爲所祐、而當獲罪於天。婦人雖無從死之義、然周公身請武王之命、 武王有疾、周公爲之請命於大王・王季・文王、曰「若爾三王有丕子之責于天、以旦代某之身」也。 越姫心誓必死之分、 越姫、楚昭王之姫、越王句踐女也。昭王讌遊、越姫從、謂姫曰、「樂乎。」對曰、「樂則樂矣、而不可久也。」王曰、「願與子生死若此。」姫曰、「君王樂遊、要妾以死、不敢聞命。」後王病、有赤雲夾日如飛鳥。王問周太史。史曰、「是害王身、請移於將相。」王曰、「將相於孤、猶股肱也。」不聽。姫曰、「大哉君王之德。妾請從王死矣。昔日遊樂、是以不敢聽命、今君王復禮、國人爲君王死、何況妾乎。妾願先驅狐狸於地下。昔日口雖不言、心許之矣。妾聞信者不負其心。」遂自殺。故曰「心誓。」事見列女傳也。 上以報帝之恩、中以解宗族之禍、下不令陰氏有人豕之譏。」 高帝愛幸戚夫人。帝崩、呂太后斷夫人手足、去眼薰耳、使居鞠室中、名曰「人彘」也。 卽欲飮藥、宮人趙玉者固禁之、因詐言屬有使來、〔集解〕通鑑胡注屬之欲反會也。 上疾已愈。后信以爲然、迺止。明日、帝果瘳。十四年夏、陰后以巫蠱事廢、后請救不能得、帝便屬意焉。后愈稱篤疾、深自閉絕。會有司奏建長秋宮、帝曰、「皇后之尊、與朕同體、承宗廟、母天下、豈易哉。唯鄧貴人德冠後庭、迺可當之。」至冬、立爲皇后。辭讓者三、然後卽位。手書表謝、深陳德薄、不足以充小君之選。是時、方國貢獻、競求珍麗之物、自后卽位、悉令禁絕、歲時但供紙墨而已。帝每欲官爵鄧氏、后輒哀請謙讓、故兄騭終帝世不過虎賁中郞。元興元年、帝崩、長子平原王有疾、而諸皇子夭沒、前後十數、後生者輒隱祕養於人閒。殤帝生始百日、后迺迎立之。尊后爲皇太后、〔集解〕黃山曰殤帝生始百日何能躬上皇太后尊號特羣臣稱詔書尊之耳然自是閻梁諸太后沿爲典制矣。 太后臨朝。和帝葬後、宮人竝歸園、太后賜周・馮貴人策曰、「朕與貴人託配後庭、共歡等列、十有餘年。不獲福祐、先帝早弃天下、孤心焭煢、 焭焭、孤持之貌也。詩曰、「焭煢在疚。」 靡所瞻仰、夙夜永懷、感愴發中。今當以舊典分歸外園、慘結增歎、燕燕之詩、曷能喩焉。 詩鄁鄘序曰、「衞莊姜送歸妾也。」其詩曰、「燕燕于飛、差池其羽。之子于歸、遠送于野。瞻望不及、泣涕如雨。」 其賜貴人王靑蓋車、采飾輅、驂馬各一駟、黃金三十斤、雜帛三千匹、白越四千端。」又賜馮貴人王赤綬、以未有頭上步搖・環珮、加賜各一具。 周禮、「王后首服爲副。」所以副首爲飾、若今步搖也。釋名曰、「皇后首副、其上有垂珠、步則搖也。」 是時新遭大憂、法禁未設。宮中亡大珠一篋、太后念、欲考問、必有不辜。〔集解〕通鑑胡注考問則下之獄辭所連及必有無辜而被逮者。 乃親閱宮人、觀察顏色、卽時首服。又和帝幸人吉成、御者共枉吉成以巫蠱事、〔集解〕惠棟曰漢律敢蠱人及敎令者棄市王制執左道鄭氏曰若今巫蠱袁宏紀成御者志恨成乃爲桐人書太后姓字埋之。 遂下掖庭考訊、辭證明白。太后以先帝左右、待之有恩、平日尙無惡言、今反若此、不合人情、更自呼見實覈、果御者所爲。莫不歎服、以爲聖明。常以鬼神難徵、淫祀無福、乃詔有司罷諸祠官不合典禮者。又詔除建武以來諸犯妖惡、及馬・竇家屬所被禁錮者、皆復之爲平人。減太官・導官・尙方・內者服御珍膳靡麗難成之物、 漢官儀曰、「太官、主膳羞也。」前書音義曰、「導官、主導擇米以供祭祀。尙方、掌工作刀劒諸物及刻玉爲器。」漢官儀曰、「內者、主帷帳。」竝署名也。〔集解〕惠棟曰方言東齊言布帛之細者曰綾秦晉曰靡郭璞曰靡細好也薛君韓詩章句曰靡好也。 自非供陵廟、稻粱米不得導擇、〔集解〕先謙曰導當作䆃前書百官表少府屬有䆃官。 朝夕一肉飯而已。舊太官湯官經用歲且二萬萬、 經、常也。 太后勅止、曰殺省珍費、〔集解〕惠棟曰曰字誤當作日。 自是裁數千萬。及郡國所貢、皆減其過半。悉斥賣上林鷹犬。其蜀・漢釦器九帶佩刀、竝不復調。 蜀、蜀郡也。漢、廣漢郡也。二郡主作供進之器、元帝時貢禹上書「蜀・廣漢主金銀器、各用五百萬」、是也。釦音口、以金銀緣器也。 止畫工三十九種。又御府・尙方・織室錦繡・冰紈・綺縠・金銀・珠玉・犀象・瑇瑁・彫鏤翫弄之物、皆絕不作。離宮別館儲峙米[木䓒]薪炭、悉令省之。 儲峙猶蓄積也。𥼓、乾飯也。 又詔諸園貴人、其宮人有宗室同族若羸老不任使者、令園監實覈上名、自御北宮增喜觀閱問之、恣其去留、卽日免遣者五六百人。及殤帝崩、太后定策立安帝、猶臨朝政。以連遭大憂、百姓苦役、 大憂謂和帝・殤帝崩。 殤帝康陵方中祕藏、 方中、陵中也。冢藏之中、故言祕也。 及諸工作、事事減約、十分居一。詔吿司隸校尉・河南尹・南陽太守曰、「每覽前代外戚賓客、假借威權、輕薄謥詷、 言怱遽也。謥音七洞反。詷音洞。 至有濁亂奉公、〔集解〕通鑑胡注言其挾勢恣橫奉公之吏爲所濁亂也高誘云濁亂也。 爲人患苦。咎在執法怠懈、不輒行其罰故也。今車騎將軍騭等雖懷敬順之志、而宗門廣大、姻戚不少、賓客姦猾、多干禁憲。 干、犯也。 其明加檢勅、勿相容護。」自是親屬犯罪、無所假貸。〔集解〕惠棟曰續漢書后性謙愼兄弟中外皆先帝所寵自攝政之後內檢左右外抑宗族。 太后愍陰氏之罪廢、赦其徙者歸鄕、勅還資財五百餘萬。永平元年、〔集解〕惠棟曰依安帝紀乃永初元年事平當作初。 爵號太夫人爲新野君、萬戶供湯沐邑。 湯沐者、取其賦稅以供湯沐之具也。 二年夏、京師旱、親幸洛陽寺錄冤獄。有囚實不殺人而被考自誣、羸困輿見、〔集解〕惠棟曰東觀記便輿見便當作箯郭璞注三倉曰箯輿土器說文箯竹輿也。 畏吏不敢言、將去、舉頭若欲自訴。太后察視覺之。卽呼還問狀、具得枉實、〔集解〕通鑑胡注得其見枉之實也。 卽時收洛陽令下獄抵罪。行未還宮、澍雨大降。〔集解〕惠棟曰東觀記太后稱制永初二年三月京師旱至五月朔太后幸洛陽省獄舉冤囚杜冷不殺人自誣被掠羸困便輿見畏吏不敢自理吏將去微疾舉頸若欲有言太后察覺之卽呼還問狀遂信卽時收令下獄抵罪尹左遷行未還宮澍雨大降。 三年秋、太后體不安、左右憂惶、禱請祝辭、願得代命。太后聞之、卽譴怒、竊勅掖庭令以下、但使謝過祈福、不得妄生不祥之言。〔集解〕惠棟曰東觀記左右咸流涕歎太后臨大病不自顧而念兆民後病瘳豈非天地之應與。 舊事、歲終當饗遣衞士、 舊事、衞士得代歸者、上親饗焉。前書蓋寬饒傳曰「歲盡當代、上臨饗罷衞卒」、是也。 大儺逐疫。 禮記月令、「有大儺、旁磔、土牛、以送寒氣。」鄭玄注云、「儺、陰氣也。此月之中、日厯虛・危、有墳墓四星之氣爲厲鬼、隨彊陰出以害人。」故儺卻之也。 太后以陰陽不和、軍旅數興、詔饗會勿設戲作樂、減逐疫侲子之半、 侲子、逐疫之人也、音振。薛綜注西京賦云、「侲之言善也、善童幼子也。」續漢書曰、「大儺、選中黃門子弟、年十歲以上、十二以下、百二十人爲侲子。皆赤幘皁製、執大鞉。」 悉罷象橐駝之屬。豐年復故。太后自入宮掖、從曹大家受經書、〔集解〕惠棟曰續漢書后自入宮遂博覽五經傳記圖讖內事風角占候老子孟子禮記法言不觀浮華申韓之書。 兼天文・算數。晝省王政、夜則誦讀、而患其謬誤、懼乖典章、迺博選諸儒劉珍等及博士・議郞・四府掾史五十餘人、詣東觀讐校傳記。 讐、對也。〔集解〕惠棟曰劉向別錄云讐校者一人持本一人讀對若怨家故曰讐校。 事畢奏御、賜葛布各有差。又詔中官近臣於東觀受讀經傳、以敎授宮人、左右習誦、朝夕濟濟。及新野君薨、太后自侍疾病、至乎終盡、憂哀毀損、事加於常。〔集解〕惠棟曰東觀記羸痩骨立不能自勝。 贈以長公主赤綬・〔集解〕惠棟曰案獨斷異姓婦女以恩澤封者儀比長公主也。 東園祕器・玉衣繡衾、 東園、署名、屬少府。主作凶器、故言祕也。 又賜布三萬匹、錢三千萬。騭等遂固讓錢布不受。使司空持節護喪事、儀比東海恭王、諡曰敬君。太后諒闇旣終、 諒闇、居喪之廬也。或爲「諒陰。」諒、信也、陰、默也。言居喪信默不言。〔集解〕先謙曰官本此下正文有久旱太后比三日幸洛陽錄囚徒理出死罪三十六人耐罪八十人其餘減罪死右趾以下至司寇三十八字此脫。 七年正月、初入太廟、齋七日、至公卿百僚各有差。庚戌、謁宗廟、率命婦羣妾相禮儀、 相、助也。儀禮曰、「命夫者、男子之爲大夫也。命婦者、大夫之妻也。」 與皇帝交獻親薦、成禮而還。 周禮、宗廟祭之日、旦、王服衮冕而入、立於阼、后服副褘、從王而入。王以圭瓚酌鬱鬯以獻尸、次后以璋瓚酌鬱鬯以獻尸、此謂交獻也。卒事凡九獻焉。〔集解〕惠棟曰袁宏紀五年冬謁者劉珍上言曰竊見永平初虎賁中郞將梁松言皇太后宜入廟與陛下交獻以彰至孝之心孝明皇帝務遵經典使公卿博士議時太傅鄧禹奏宜如松言光烈皇后於是入廟皇太后宜入宗廟如光烈皇后故事事下公卿僉曰宜如珍言棟案母子交獻古無是禮故孝明皇帝使公卿博士議也。 因下詔曰、「凡供薦新味、多非其節、或鬱養强孰、〔集解〕通鑑胡注鬱養强孰者言物非其時未及成熟爲土室蓄火其下使土氣蒸暖鬱而養之彊使先時成孰也彊音其兩反。 或穿掘萌牙、味無所至而夭折生長、豈所以順時育物乎。傳曰、『非其時不食。』 論語曰、「不時不食。」言非其時物則不食之。前書邵信臣曰、「不時之物、有傷於人、不宜以奉供養。」 自今當奉祠陵廟及給御者、皆須時迺上。」凡所省二十三種。自太后臨朝、水旱十載、四夷外侵、盜賊內起。每聞人飢、或達旦不寐、而躬自減徹、以救災阸、故天下復平、歲還豐穰。元初五年、平望侯劉毅 平望、縣、屬北海郡、今靑州北海縣西北平望臺是也、一名望海臺也。〔集解〕先謙曰在今靑州府壽光縣東郡國志無蓋省。 以太后多德政、欲令早有注記、上書安帝曰、「臣聞易載羲農而皇德著、 易繫辭曰、「古者庖羲氏之王天下、仰觀象於天、俯觀法於地、於是始畫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庖羲氏沒、神農氏作、斵木爲耜、揉木爲耒、耒耜之利、以敎天下。」伏羲・神農爲三皇、故言皇德也。 書述唐虞而帝道崇、故雖聖明、必書功於竹帛、流音於管弦。 竹謂簡冊、帛謂縑素。黃帝以下六代樂、皆所以章顯功德、是流音於管弦。 伏惟皇太后膺大聖之姿、體乾坤之德、 易曰、「聖人與天地合其德。」 齊蹤虞妃、比跡任姒。 虞妃、卽舜妻娥皇・女英也。任、文王母、姒、武王母也。 孝悌慈仁、允恭節約、杜絶奢盈之源、防抑逸欲之兆。正位內朝、流化四海。 易家人卦曰、「女正位乎內、正家而天下定矣。」禮記曰、「東夷・西戎・南蠻・北狄、謂之四海。」 及元興・延平之際、國無儲副、仰觀乾象、參之人譽、援立陛下爲天下主、永安漢室、綏靜四海。又遭水潦、東州飢荒。 延平元年、安帝初卽位、六州大水、永初元年、稟司隸・兗・豫・徐・冀・幷六州貧人也。 垂恩元元、冠蓋交路、菲薄衣食、躬率羣下、損膳解驂、以贍黎苗。 廣雅云、「苗、眾也。」 惻隱之恩、猶視赤子。 隱、痛也。尙書曰「若保赤子、惟人其康乂」也。 克己引愆、顯揚仄陋。崇晏晏之政、 尙書考靈燿曰、「文塞晏晏。」 敷在寬之敎。 敷、布也。尙書曰、「五敎在寬。」 興滅國、繼絕世、錄功臣、復宗室。追還徙人、蠲除禁錮。政非惠和、不圖於心、制非舊典、不訪於朝。弘德洋溢、充塞宇宙、 洋溢、言多。 洪澤豐沛、漫衍八方。華夏樂化、戎狄混幷。丕功著於大漢、碩惠加於生人。巍巍之業、可聞而不可及、蕩蕩之勳、可誦而不可名。古之帝王、左右置史、 禮記玉藻曰、「動則左史書之、言則右史書之。」 漢之舊典、世有注記。〔集解〕惠棟曰藝文志漢著記百九十卷五行志凡漢著記十二世二百一十二年谷永言災異有八世著記久不塞除之語荀悅有復內外注記之說云先帝故事有起居日用動靜之節必書焉宜復其式內史掌之以紀內事。 夫道有夷崇、治有進退。若善政不述、細異輒書、是爲堯湯負洪水大旱之責、而無咸煕假天之美、 咸、皆也。煕、廣也。尙書曰、「庶績咸煕。」言堯之朝政、眾功皆廣。假音格、至也。尙書曰、「祐我烈祖、格于皇天。」言伊尹佐湯、功至於天也。堯洪水九載、湯大旱七年。 高宗成王有雉雊迅風之變、而無中興康寧之功也。 高宗、殷王也、小乙之子、名武丁。當祭成湯、有飛雉升鼎耳而雊、高宗修德、殷道中興。成王疑周公、乃有雷電大風之變、成王改過、幾刑措也。 上考詩書、有虞二妃、周室三母、 尙書曰、「釐降二女于嬀汭、嬪于虞。」三母謂后稷母姜嫄、文王母大任、武王母太姒也。詩大雅曰、「厥初生民、時維姜嫄。」又曰、「太任有身、生此文王。」又曰「太姒嗣徽音、則百斯男」也。 修行佐德、 詩云、「旣有烈考、亦有文母。」是佐德也。〔集解〕劉攽曰注案今詩皆作右字右有音耳不當作有也。 思不踰閾。 閾、門限也。左傳曰、「婦人送迎不出門、見兄弟不踰閾。」 未有內遭家難、外遇災害、覽總大麓、經營天物、 麓、錄也。言大錄萬機之政。書曰「納于大麓」、又曰「暴殄天物」也。 功德巍巍若茲者也。宜令史官著長樂宮注・聖德頌、以敷宣景燿、勒勳金石、縣之日月、 易曰、「縣象著明、莫大於日月。」 攄之罔極、以崇陛下烝烝之孝。」帝從之。 廣雅曰、「攄、舒也。」孔安國注尙書曰、「烝烝猶進進也。」 六年、太后詔徵和帝弟濟北・河閒王子男女年五歲以上四十餘人、又鄧氏近親子孫三十餘人、竝爲開邸第、 蒼頡篇曰、「邸、舍也。」 敎學經書、躬自監試。尙幼者、使置師保、朝夕入宮、撫循詔導、恩愛甚渥。 詔、吿也。 迺詔從兄河南尹豹・越騎校尉康等曰、「吾所以引納羣子、置之學官者、實以方今承百王之敝、時俗淺薄、巧僞滋生、五經衰缺、不有化導、將遂陵遲、故欲襃崇聖道、以匡失俗。傳不云乎、『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 論語孔子言也。言人終日飽食、不措心于道義。難矣哉、言終無遠大也。 今末世貴戚食祿之家、温衣美飯、乘堅驅良、 堅謂好車、良謂善馬也。墨子曰、「聖王爲衣服之法、堅車良馬、不知貴也。」 而面牆術學、不識臧否、 尙書曰「弗學面牆」也。 斯故禍敗所從來也。永平中、四姓小侯皆令入學、 小侯、解見明紀。 所以矯俗厲薄、反之忠孝。先公旣以武功書之竹帛、兼以文德敎化子孫、 先公謂鄧禹。禹有子十三人、各使守一蓺、故曰文德也。 故能束修、不觸羅網。 言能自約束修整也。 誠令兒曹上述祖考休烈、下念詔書本意、則足矣。其勉之哉。」康以太后久臨朝政、心懷畏懼、託病不朝。太后使內人問之。時宮婢出入、多能有所毀譽、其耆宿者皆稱中大人、所使者乃康家先婢、亦自通中大人。康聞、詬之曰、「汝我家出、爾敢爾邪。」婢怒、還說康詐疾而言不遜。太后遂免康官、遣歸國、絕屬籍。永寧二年二月、寢病漸篤、乃乘輦於前殿、見侍中・尙書、因北至太子新所繕宮。還、大赦天下、賜諸園貴人・王・主・羣僚錢布各有差。詔曰、「朕以無德、託母天下、而薄祐不天、早離大憂。延平之際、海內無主、元元戹運、危於累卵。 說苑曰、「晉靈公驕奢、造九層之臺、國困人貧、恥功不成。令曰、『左右諫者斬也。』荀息求見。公曰、『諫邪。』息曰、『不敢。臣能累十二博棊、加九雞子其上。』公曰、『危哉。』息曰、『復有危於此者。公爲九層之臺、男女不得耕織、社稷一滅、君何所望。』君曰、『寡人之過。』乃壞臺焉。」 勤勤苦心、不敢以萬乘爲樂、上欲不欺天愧先帝、下不違人負宿心、誠在濟度百姓、以安劉氏。自謂感徹天地、當蒙福祚、而喪禍內外、傷痛不絕。 內外謂新野君薨及和・殤二帝崩也。 頃以廢病沈滯、久不侍祠、自力上原陵、加欬逆唾血、遂至不解。存亡大分、無可奈何。公卿百官、其勉盡忠恪、以輔朝廷。」三月崩。在位二十年、年四十一。〔集解〕汪文臺曰御覽百三十七引續漢書作丙午日。 合葬順陵。
論曰、鄧后稱制終身、號令自出、術謝前政之良、身闕明辟之義、 前政謂周公也。辟、君也。尙書曰、「朕復子明辟。」言周公攝位、復還成王。今太后不還、故曰闕也。 至使嗣主側目、斂衽於虛器、 器謂神器、諭帝位也。 直生懷懣、懸書於象魏。 象魏、闕也。直生、杜根等上書、請太后還政。 借之儀者、殆其惑哉。 借猶假也。殆、近也。言太后不還政於安帝、近可惑也。 然而建光之後、王柄有歸、 太后建光之中崩、歸政安帝。〔集解〕何焯曰后崩在未改元之前注云中者誤建光紀年亦不及經歲也。 遂乃名賢戮辱、便孽黨進、 帝寵用乳母王聖及其女伯榮、出入宮掖、通傳姦賂、太尉楊震及鄧騭等皆被中官譖誅也。 衰斁之來、茲焉有徵。 斁、敗也。安帝臨政、衰敗逾甚、故曰有徵也。 故知持權引謗、所幸者非己、焦心卹患、自强者唯國。 言執持朝權以招眾謗者、所幸不爲己身、唯憂國也。 是以班母一說、闔門辭事、 太后兄大將軍騭、以母憂上書乞身、太后不許、以問班昭、乃許之。語見昭傳也。 愛姪微愆、髡剔謝罪。 太后兄騭子鳳受遺事洩、騭遂髡妻及鳳以謝天下。語見騭傳。 將杜根逢誅、未値其誠乎。 誠、信也。言未爲太后所信。 但蹊田之牛、奪之已甚。 左傳申叔時曰、「牽牛以蹊人之田而奪之牛、牽牛以蹊者信有罪矣、而奪之牛、罰已重矣。」此喩杜根。上書雖曰有罪、太后殺之爲過甚也。
皇后紀上宮備七國 周壽昌曰宮監本作官據注寫放其宮室云云則作宮爲是案官本亦作官。 爵列八品 案八原作九據文選正錢大昭曰九文選作八又前書外戚傳考證齊召南曰後書云秦爵列九品是錢齊所據本皆原作九也官本作八與選合。
增級十四注此六官品秩同爲一等也 官本六官作六宮注末無也字。
抑明賢以專其威注迎立靈帝年十二 十二官本作十三誤。
光武郭皇后紀眞定槀人也集解先謙曰前志作槀城見地理五行二志至餘見郡國志 錢大昭曰郭后居槀縣之漆里別見劉植傳今案地理志眞定國武帝元鼎四年置本治槀城郡國志常山國高帝置建武十三年省眞定國以其縣屬則槀城已倂入常山國之眞定縣故續志無此縣名又前志槀城莽曰槀實去實言槀蓋中興初之改名也郭后立於建武二年時眞定國未省史據以書耳。
帝善况小心謹愼 錢大昭曰善閩本作美。
帝親臨喪送葬 官本脫親字。
永平二年况卒贈賜甚厚 况卒二字官本或誤爲二年。
復封駿爲觀都侯卒無子國除 案桓帝建和二年賜四姓及梁鄧小侯帛是郭氏園雖絕封未絕也。
光烈陰皇后紀與胡陽寧平主諸宮人俱到洛陽注寧平縣屬淮陽故城在今亳州谷陽縣西南 案寧平縣前漢屬淮陽後漢屬陳國今歸德府鹿邑縣西南五十里。 集解先謙曰胡當爲湖見宋弘傳 錢大昭曰湖陽公主光武姊寧平公主光武妹今案湖陽前志南陽縣續志南陽邑然據前書高紀還攻胡陽遇番君別將梅鋗是湖陽之湖本一作胡也故城今南陽府唐縣南八十里。
俱脫虎口注幾不免於虎口 官本注末有也字。
時尙尊號 官本尙作上。
卽案厯明旦日吉 周壽昌曰古者以卜筮日占其吉凶至漢以來厤書具載不煩占筮也禮儀志每月朔旦太史上其月厤漢樂府焦仲卿妻古詩有曰視厤復開書便利此月內六合正相應良吉三十日今已二十七卿可去成婚卽此案厤是已觀反支歸忌等具本書各傳注載最明今案日厤之厤古通作歷。
明德馬皇后紀白太夫人絕竇氏婚求進女掖庭 周壽昌曰絕婚而求進女事似相連而及豈三女中有一約婚於竇至是始絕之耶馬氏各傳不言與竇氏別有婚姻也今案馬嚴絕竇厭婚自因竇固與梁松相比譖陷馬氏之故惟絕婚與離婚停婚異左傳杞宣公來朝請絕叔姫而無絕婚是特謂絕不與爲婚非已約婚而停之之謂蓋竇氏當日或有怙勢求婚狎侮馬氏之事嚴憤絕之而因上書進女掖庭耳。
歲給二千萬 周壽昌曰攷證云此句下一本有諸史竝闕後事故不知所終十一字宋本無案贅十一字於本句二千萬下足矣之上殊不可通當在後賈貴人傳末錢二千萬句下蓋以同爲二千萬致誤也惟有此十一字之本今旣未見不知是原本之誤刊抑攷證之誤指耳。
故寵敬日隆 侯康曰東觀記后嘗有不安時在敬法殿東箱上令太夫人及兄弟得入見。
倉頭衣綠褠領袖正白集解惠棟曰胡三省云至明矣 案惠引胡三省說與今通鑑本注有異。
時新平主家御者失火 案新平主不見於后紀末新平縣名亦未嘗爲國疑東平琅邪諸女封縣公主者也周壽昌謂若王家主太后不至引爲己過然觀下文太后白引守備不愼止重不及備外火耳。
賞以財位集解何焯曰位字疑 周壽昌曰位自是官位如馬廖馬防之加特進馬嚴之拜將軍長史皆在太后時無疑也案諸馬進位雖在太后時然官位惟天子主之太后不稱制無由輒賞外親以官况賢如明德方力拒肅宗之封三舅豈肯輒以官位授所親此何氏之所以不能無疑於位字非謂無以解位字也竊謂位字直物字轉寫之譌耳。
於是內外從化被服如一集解惠棟曰東觀記明德后詔書流布至於是施親戚被服自此始 案今聚珍本東觀記外戚傳云廣平鉅鹿樂成王在邸入朝問起居上望見車騎鞍勒皆純黑無金銀飾馬不踰六尺于是白太后卽賜錢各五百萬太后詔書流布咸稱至德莫敢犯禁與惠氏所引前後文倒易無王主諸室四字有鉅鹿二字正德作至德文字亦異至於是施親戚被服自此始十字尤聚珍本所無語亦不可曉當由補注文更有脫誤。
賈貴人南陽人 侯康曰御覽一百三十七引續漢書云明德馬后之姨女。
章德竇皇后紀數呼相工問息秏注息秏猶言善惡也集解惠棟曰至義竝同 周壽昌曰大戴記易本命云息土之人美秏土之人醜息生也秏損也卽盛衰意注訓善惡微隔今案周說猶惠說也竊謂前書天文志言候息秏者入國邑視封畺曲疇之整治城郭室屋門戶之潤澤次至車服畜產精華實息者吉虛秏者凶準此則相工之於相人亦視息秏以審吉凶耳。
例入見長樂宮進止有序風容甚盛 侯康曰御覽一百三十七引續漢書云奉事長樂宮下至侍御貢獻遺皆得其忻心。
和熹鄧皇后紀諸兄每讀經傳輒下意難問注下意猶出氣也 周壽昌曰注意隔下意猶禮下氣怡色之謂難問辯難詰問也案前書蒯通傳未嘗卑節下意以求仕周說下意義與彼合惟輙相難問方事辯詰抑豈下氣怡色之時仍非確詁耳竊謂章懷注氣字卽意字之誤下意猶出意者謂別出己意與諸兄論難戰國策秦策下兵三川高注下兵出兵也此下得訓出之證桓榮傳帝輒引榮及弟子升堂執經自爲下說注下說謂下語而講說之也下意難問與下語講說之下同。
若有鍾乳狀集解東觀記滑如磄[石弟] 案今聚珍本東觀記無如磄[石弟]三字[石弟]蓋磃之俗體。
入親醫藥 官本親作視。
歲時但供紙墨而已 通鑑胡注毛晃云楮藉不知所始後漢蔡倫以魚網木皮爲紙俗以爲紙始於倫非也前書外戚傳已有赫蹏紙矣墨膠煤爲之案蔡倫傳自古書契多編以竹簡其用縑帛者謂之爲紙縑貴而簡重竝不便於人倫乃造意用樹膚麻頭及敝布魚網以爲紙元興元年奏上之是倫奏上所造紙后卽位已閱四年矣其在卽位之初所供紙仍縑帛也周壽昌乃謂倫造紙在永元年閒其未奏上時已流用於宮掖然倫傳載倫永元九年監作監作祕諸器械亦未嘗言已造紙尙方用品未經奏上宮掖尤不得先用。
以未有頭上步搖環珮加賜各一具 官本無頭上二字。
輕薄謥詷注言怱遽也謥音七洞反詷音洞 侯康曰一切經音義八引通俗文曰言過謂之謥詷又引纂文曰謥詷急也。
羸困輿見集解惠棟曰東觀記便輿見便當作箯 史記張耳陳餘列傳上使泄公持節問之箯輿前箯徐廣音鞭索隱引服䖍音編編竹木如今峻可以糞除也何休注公羊筍音峻筍者竹箯一名編。
卽時收洛陽令下獄抵罪集解太后察覺之卽呼還問狀遂信卽時收令下獄抵罪 案聚珍本東觀記太后察覺之作太后察視覺之多一視字與紀文合遂信(同伸。)作遂得伸理。
平望侯劉毅 錢大昭曰毅北海敬王子建初二年封永元中坐事失侯此當云故平望侯案毅事具文苑傳。
流音於管弦注黃帝以下六代樂皆所以章顯功德 官本皆作音。
崇晏晏之政注尙書考靈燿曰文塞晏晏 周壽昌曰考靈耀文㥶晏晏第五倫陳寵傳注俱引之又郅壽傳傷㥶晏之化注引鄭注道德純備謂之㥶寬容覆載謂之晏此注㥶作塞古今字異也究以作㥶爲是監本作基誤今案說文㥶塞本各爲一字㥶下云實也虞書曰剛而㥶今書已通作塞又禮中庸不變塞焉鄭注云塞猶實又前書敘傳下塞淵其德顏注亦云塞實也是經史之通㥶於塞相承已久周所據本文㥶及㥶晏兩處文注皆作㥶自用本字第汲古本紀傳文注則皆作塞官本此注塞作基係承監本之譌餘亦皆作塞無作㥶者。
弘德洋溢充塞宇宙注洋溢言多 官本四字注在弘德洋溢句下。
漢之舊典世有注記 官本記作紀。
縣之日月注易曰縣象著明莫大於日月 官本於作乎。
而薄祐不天 周壽昌曰祐當作祜史避安帝諱改。
但蹊田之牛奪之已甚注此喩杜根上書雖曰有罪太后殺之爲過甚也 洪亮吉曰玩上語意當爲安帝雖昏庸然太后據政不歸爲奪之已甚不指杜根也注似誤。
宋 唐 | 宣 章 |
城 懷 | 太 太 |
守范 曄 撰 子 賢 注 王先謙集解 |
安思閻皇后諱姫、 諡法曰、「謀慮不愆曰思。」 河南滎陽人也。祖父章、永平中爲尙書、以二妹爲貴人。章精力曉舊典、久次、當遷以重職、顯宗爲後宮親屬、竟不用、出爲步兵校尉。 漢官儀曰「比二千石、掌㝛衞兵、屬北軍中候」也。 章生暢、暢生后。后有才色。初元元年、以選入掖庭、甚見寵愛、爲貴人。二年、立爲皇后。后專房妬忌、帝幸宮人李氏、生皇子保、遂鴆殺李氏。 鴆、毒鳥也。食蝮。以其羽畫酒中、飮之立死。 三年、以后父侍中暢爲長水校尉、封北宜春侯、 北宜春、縣、屬汝南郡。以豫章有宜春、故此加北。故城在今豫州汝陽縣西南也。〔集解〕先謙曰在今汝寧府汝陽縣西南。 食邑五千戶。四年、暢卒、諡曰文侯、子顯嗣。建光元年、鄧太后崩、帝始親政事。顯及弟景・耀・晏竝爲卿校、典禁兵。延光元年、更封顯長社縣侯、 長社、縣、屬潁川郡。前書音義曰、「其社中樹暴長、故名長社。」今許州縣。〔集解〕先謙曰縣字衍注見靈紀。 食邑萬三千五百戶、追尊后母宗爲滎陽君。 續漢志曰、「婦人封君、儀比公主、油犍輧車、帶綬以采組爲緄帶、各如其綬色、黃金辟邪加其首爲帶。」 顯・景諸子年皆童齓、 大戴禮曰、「男八歲而齓、女七歲而齓。」齓、毀齒也、音初刃反。 竝爲黃門侍郞。后寵旣盛、而兄弟頗與朝權、后遂與大長秋江京・中常侍樊豐等共譖皇太子保、廢爲濟陰王。四年春、后從帝幸章陵、帝道疾、崩於葉縣。后・顯兄弟及江京・樊豐等謀曰、「今晏駕道次、 晏、晚也。臣下不敢斥言帝崩、猶言晚駕而出。〔集解〕胡三省曰道次猶言路次也。 濟陰王在內、邂逅公卿立之、還爲大害。」乃僞云帝疾甚、徙御臥車。行四日、驅馳還宮。〔集解〕胡三省曰自葉至雒陽六百餘里。 明日、詐遣司徒劉喜詣郊廟社稷、吿天請命。其夕、乃發喪。尊后曰皇太后。皇太后臨朝、 蔡邕獨斷曰、「少帝卽位、太后卽代攝政、臨前殿、朝羣臣。太后東面、少帝西面。羣臣奏事上書、皆爲兩通、一詣后、一詣少帝。」 以顯爲車騎將軍、儀同三司。太后欲久專國政、貪立幼年、與顯等定策禁中、迎濟北惠王子北鄕侯㦤、 惠王名壽、章帝子也。 立爲皇帝。顯忌大將軍耿寶 耿弇之弟舒之孫。 位尊權重、威行前朝、乃風有司奏寶及其黨與中常侍樊豐・虎賁中郞將謝惲・惲弟侍中篤・篤弟大將軍長史宓・ 善文曰、「惲字伯周。宓字仲周、篤字季周。」〔集解〕陳景雲曰善文書名陶靖節聖賢羣輔錄亦引之但作者姓名無攷耳隋經籍志不載此書錢大昕曰案唐蓺文志總集類有杜預善文四十九卷陳氏偶未檢及又秦辯士遺秦將章邯書在善文中見裴駰注史記李斯傳。 侍中周廣・阿母野王君王聖・聖女永・永壻黃門侍郞樊嚴等、更相阿黨、互作威福、探刺禁省、更爲唱和、皆大不道。豐・惲・廣皆下獄死、家屬徙比景、 比景、縣名、屬日南郡。前書音義曰、「日居於頭上、日景在己下、故名之。」〔集解〕先謙曰官本注無景上日字考證云景字上監本多一日字從如湻原注減。 宓・嚴減死、髡鉗、貶寶爲則亭侯、遣就國、自殺、王聖母子徙鴈門。於是景爲衞尉、耀城門校尉、晏執金吾、兄弟權要、威福自由。少帝立二百餘日而疾篤、〔集解〕黃山曰少帝卽位至薨凡二百三十四日。 顯兄弟及江京等皆在左右。京引顯屛語曰。「北鄕侯病不解、〔集解〕通鑑胡注解散也言病纒於身而不散也。 國嗣宜時有定。前不用濟陰王、今若立之、後必當怨、又何不早徵諸王子、簡所置乎。」〔集解〕惠棟曰簡擇也置立也。 顯以爲然。及少帝薨、京白太后、徵濟北・河閒王子。未至、而中黃門孫程合謀殺江京等、立濟陰王、是爲順帝。顯・景・晏及黨與皆伏誅、遷太后於離宮、家屬徙比景。明年、太后崩。〔集解〕惠棟曰周舉傳永建元年正月帝朝太后於東宮從李郃之請也。 在位十二年、合葬恭陵。帝母李氏瘞在洛陽城北、帝初不知、莫敢以聞。及太后崩、左右白之、帝感悟發哀、親到瘞所、更以禮殯、〔集解〕通鑑胡注殯用皇后禮也。 上尊諡曰恭愍皇后、葬恭北陵、爲策書金匱、藏于世祖廟。 在恭陵之北、因以爲名。漢官儀曰、「置陵園令・食監各一人、秩皆六百石。」金匱、緘之以金。
順烈梁皇后諱妠、 諡法曰、「執德尊業曰烈。」聲類曰、「妠、妠娶也、音納。」 太將軍商之女、恭懷皇后弟之孫也。后生、有光景之祥。〔集解〕惠棟曰續漢書后有光景之祥及長聰敏仰承兄姊俯接弟妹恩情周悉。 少善女工、好史書、九歲能誦論語、治韓詩、 韓嬰所傳詩也。 大義略舉。常以列女圖畫置於左右、以自監戒。 劉向撰列女傳八篇、圖畫其象。〔集解〕惠棟曰劉向七略別錄曰臣向與黃門侍郞歆所校列女傳種類相從爲七篇以著禍福榮辱之效是非得失之分畫之於屛風四堵。 父商深異之、竊謂諸弟曰、「我先人全濟河西、所活者不可勝數。 商曾祖統、更始二年補中郞將・酒泉太守、使安集涼州。時西河擾亂、眾議以統素有威信、乃推統與竇融共完全五郡。 雖大位不究、而積德必報。若慶流子孫者、儻興此女乎。」永建三年、與姑俱選入掖庭、時年十三。相工茅通見后、驚、再拜賀曰、「此所謂日角偃月、〔集解〕惠棟曰戰國策司馬喜云犀角偃月乃帝王之后也。 相之極貴、臣所未嘗見也。」太史卜兆得壽房、〔集解〕惠棟曰藝文志龜書五十二卷沈氏云古之卜者有縣辭周禮三兆其頌皆千有二百東觀記作戴房沈濤曰下文云乃於壽安殿立貴人爲皇后蓋應壽房之兆則作戴房者誤。 又筮得坤之比、 易坤卦六五爻、變而之比、九五、象曰、「顯比之吉、位正中也。」九五居得其位、下應於上、故吉。 遂以爲貴人。常特被引御、從容辭於帝曰、「夫陽以博施爲德、陰以不專爲義、螽斯則百、福之所由興也。 詩國風序曰、「言后妃若螽斯不妬忌、則子孫眾多也。」詩大雅曰「太姒嗣徽音則百斯男」也。 願陛下思雲雨之均澤、識貫魚之次序、 易曰、「雲行雨施、品物流形。」剝卦曰、「貫魚、以宮人寵、無不利。」剝、坤下艮上、五陰而一陽、眾陰在下、騈頭相次、似貫魚也。 使小妾得免罪謗之累。」由是帝加敬焉。陽嘉元年春、有司奏立長秋宮、以乘氏侯商先帝外戚、 商祖姑、章帝貴人、生和帝也。 春秋之義、娶先大國、 公羊傳曰、「天子娶於紀。紀本子爵也、先襃爲侯、言王者不娶於小國也。」 梁小貴人宜配天祚、正位坤極。 正其內位、居陰德之極也。易曰「女正位乎內」也。 帝從之、乃於壽安殿立貴人爲皇后。 壽安是德陽宮內殿名。〔集解〕惠棟曰東京賦壽安永寧薛綜注殿以休令爲名美時君之德在應門之內也東觀記曰是時自冬至春不雨立后之日嘉澍沾渥。 后旣少聰惠、深覽前世得失、雖以德進、不敢有驕專之心、每日月見讁、 讁、責也。禮記云、「陽事不得、讁見於天、日爲之食。陰事不得、讁見於天、月爲之食。」 輒降服求愆。建康元年、帝崩。后無子、美人虞氏子炳立、是爲沖帝。尊后爲皇太后、太后臨朝。沖帝尋崩、復立質帝、猶秉朝政。時楊・徐劇賊寇擾州郡、西羌・鮮卑及日南蠻夷攻城暴掠、賦斂煩數、官民困竭。太后夙夜勤勞、推心仗賢、委任太尉李固等、拔用忠良、務崇節儉。其貪叨罪慝、多見誅廢。 貪財曰叨。慝、惡也。 分兵討伐、羣寇消夷。故海內肅然、宗廟以寧。而兄大將軍冀鴆殺質帝、專權暴濫、忌害忠良、數以邪說疑誤太后、遂立桓帝而誅李固。太后又溺於宦官、多所封寵、以此天下失望。和平元年春、歸政於帝、太后寢疾遂篤、乃御輦幸宣德殿、見宮省官屬及諸梁兄弟。詔曰、「朕素有心下結氣、從閒以來、加以浮腫、逆害飮食、寖以沈困、 寖、漸也。 比使內外勞心請禱。私自忖度、日夜虛劣、不能復與羣公卿士共相終竟。援立聖嗣、恨不久育養、見其終始。今以皇帝・將軍兄弟委付股肱、其各自勉焉。」後二日而崩。在位十九年、年四十五。合葬憲陵。
虞美人者、以良家子年十三選入掖庭、 續漢志曰、「美人父詩爲郞中、詩父衡屯騎校尉。」 又生女舞陽長公主。自漢興、母氏莫不尊寵。順帝旣未加美人爵號、而沖帝早夭、大將軍梁冀秉政、忌惡佗族、故虞氏抑而不登、但稱「大家」而已。陳夫人者、家本魏郡、少以聲伎入孝王宮、得幸、生質帝。亦以梁氏故、榮寵不及焉。〔集解〕惠棟曰續漢書梁冀欲專權令帝母不得至京都又帝短祚是以外家無他寵。 熹平四年、小黃門趙祐・ 續漢志曰、「小黃門、六百石、宦者、無員、掌侍左右、受尙書事。上在內宮、關通中外、及中宮以下眾事、諸公主及王大妃等疾苦、則使問之。」〔集解〕惠棟曰祐北海人與于肅等五人不爭威權稱爲淸忠見宦者傳。 議郞卑整上言、 風俗通曰、「卑氏、鄭大夫卑諶之後、漢有卑躬、爲北平太守。」〔集解〕惠棟曰整雁門人案孫愐引胡大傅碑亦作卑整蔡邕集及袁紀皆作畢整作畢字者誤也前書古今人表鄭卑湛師古曰卑音脾湛音諶今論語左傳皆從俗作諀蓋爲何晏杜預所亂。 「春秋之義、母以子貴。 公羊傳曰、「桓公幼而貴、隱公長而卑。桓何以貴。母貴也。母貴則子何以貴。子以母貴、母以子貴。」 隆漢盛典、尊崇母氏、凡在外戚、莫不加寵。今沖帝母虞大家、質帝母陳夫人、皆誕生聖皇、而未有稱號。夫臣子雖賤、尙有追贈之典、況二母見在、不蒙崇顯之次、無以述遵先世、垂示後世也。」帝感其言、乃拜虞大家爲憲陵貴人、陳夫人爲勃海孝王妃、 孝王名鴻、章帝子千乘貞王伉之孫。鴻生質帝、帝立、徙勃海焉。 使中常侍持節授印綬、遣太常以三牲吿憲陵・懷陵・靜陵焉。 懷陵、沖帝陵。靜陵、質帝陵。
孝崇匽皇后諱明、 匽音偃。 爲蠡吾侯翼媵妾、 蠡吾侯翼、河閒王開子、和帝孫。 生桓帝。桓帝卽位、明年、追尊翼爲孝崇皇、陵曰博陵、以后爲博陵貴人。和平元年、梁太后崩、乃就博陵尊后爲孝崇皇后。〔集解〕惠棟曰桓帝詔曰博園匽貴人覆高明之懿德容淑美之嘉會與天合靈篤生厥躬欲報之德詩所感歎今以貴人爲孝崇皇后。 遣司徒持節奉策授璽綬、齎乘輿器服、僃法物。宮曰永樂。〔集解〕通鑑胡注續漢志德陽前殿西北入門內有永樂宮。 置太僕・少府以下、皆如長樂宮故事。 漢官儀曰、「帝祖母稱長信宮、帝母稱長樂宮、故有長信少府・長樂少府及職吏、皆宦者爲之。」 又置虎賁・羽林衞士、起宮室、分鉅鹿九縣爲后湯沐邑。在位三年、元嘉二年崩。以帝弟平原王石爲喪主、 石、蠡吾侯翼子、桓帝兄。 斂以東園畫梓壽器・玉匣・飯含之具、禮儀制度比恭懷皇后。 東園、署名、屬少府、掌爲棺器。梓木爲棺、以漆畫之。稱壽器者、欲其久長也、猶如壽堂・壽宮・壽陵之類也。漢舊儀曰、「梓棺長二丈、廣四尺。」玉匣者、腰已下爲柙、至足亦縫、以黃金爲鏤。飯含者、以珠玉實口。 使司徒持節、大長秋奉弔祠、賻錢四千萬、 公羊傳曰、「貨財曰賻。」 布四萬匹、中謁者僕射典護喪事、侍御史護大駕鹵簿。 漢官儀曰、「天子車駕次第謂之鹵簿。有大駕・法駕・小駕。大駕公卿奉引、大將軍參乘、太僕御、屬車八十一乘、僃千乘萬騎、侍御史在左駕、馬詢問不法者。」今儀比車駕、故以侍御史監護焉。 詔安平王豹・河閒王建・勃海王悝、 悝音恢。 長社・益陽二長公主、 長社公主、桓帝姊、耿弇弟羇玄孫援尙焉。益陽公主、桓帝妹、侍中寇榮從兄子尙焉。〔集解〕先謙曰官本注羇作霸授作援。 與諸國侯三百里內者、及中二千石・二千石・令・長・相、皆會葬。將作大匠復土、繕廟、合葬博陵。
桓帝㦤獻梁皇后諱女瑩、 諡法曰、「温和聖善曰㦤、聰明叡智曰獻。」 順烈皇后之女弟也。帝初爲蠡吾侯、梁太后徵、欲與后爲婚、未及嘉禮、 嘉禮、婚禮。 會質帝崩、因以立帝。明年、有司奏太后曰、「春秋迎王后于紀、在塗則稱后。 公羊傳曰、「祭公來逆王后于紀。」傳曰、「祭公者何。天子之三公。其稱王后何。王者無外、其辭成矣。」 今大將軍冀女弟、膺紹聖善。 膺、當也。紹、嗣也。聖善謂母也、言娶妻當嗣親也。詩云、「母氏聖善。」〔集解〕陳景雲曰膺紹聖善謂堪繼太后聖善之德注未了。 結婚之際、有命旣集、 謂太后先有令許結親也。詩云「天監下民有命旣集」也。〔集解〕先謙曰官本下民作在下是。 宜僃禮章、時進徵幣。 徵、成也。納幣以成婚。 請下三公・太常案禮儀。」〔集解〕惠棟曰漢雜事云太常宏。 奏可。於是悉依孝惠皇帝納后故事、〔集解〕惠棟曰續漢書如孝惠孝平故事。 聘黃金二萬斤、納采鴈璧乘馬束帛、一如舊典。 漢書舊儀、「聘皇后、黃金萬斤。」呂后爲惠帝娶魯元公主女、故特優其禮也。儀禮曰、「納采用鴈。」鄭玄注云、「納其采擇之禮。用鴈、取順陰陽往來也。」周禮、「王者穀圭以聘女。」鄭玄注云、「士大夫以上、乃以玄纁束帛、天子加以穀圭、諸侯加以大璋。」然禮稱以圭、此云用璧、形制雖異、爲玉同也。乘馬、四匹馬也。雜記曰、「納幣一束、束五兩、兩五尋。」然則每端二丈。〔集解〕惠棟曰漢雜事云以黃金二萬斤馬十二匹元纁穀璧以章典禮姚土璘云檢晉志云漢高后制聘二百斤馬十二匹注以爲四匹非也。 建和元年六月〔集解〕惠棟曰漢雜事云六月庚子。 始入掖庭、八月立爲皇后。〔集解〕惠棟曰漢雜事云八月乙未。 時太后秉政而梁冀專朝、故后獨見寵幸、自下莫得進見。后藉姊兄廕埶、恣極奢靡、宮幄彫麗、服御珍華、巧飾制度、兼倍前世。及皇太后崩、恩愛稍衰。后旣無子、潛懷怨忌、每宮人孕育、鮮得全者。帝雖迫畏梁冀、不敢譴怒、然見御轉稀。至延熹三年、后以憂恚崩、在位十三年、葬㦤陵。其歲、誅梁冀、廢㦤陵爲貴人冢焉。
桓帝鄧皇后諱猛女、和熹皇后從兄子鄧香之女也。母宣、初適香、生后。改嫁梁紀、紀者、大將軍梁冀妻孫壽之舅也。后少孤、隨母爲居、因冒姓梁氏。冀妻見后貌美、永興中進入掖庭、爲采女、絕幸。 采、擇也、以因采擇而立名。 明年、封兄鄧演爲南頓侯、位特進。演卒、子康嗣。及㦤獻后崩、梁冀誅、立后爲皇后。帝惡梁氏、改姓爲薄、封后母宣爲長安君。四年、有司奏后本郞中鄧香之女、不宜改易它姓、於是復爲鄧氏。追封贈香車騎將軍安陽侯印綬、更封宣・康大縣、宣爲昆陽君、康爲泚陽侯、賞賜巨萬計。 巨、大也。大萬謂萬萬也。〔集解〕先謙曰泚亦當爲沘。 宣卒、賵贈葬禮、皆依后母舊儀。以康弟統襲封昆陽侯、位侍中、統從兄會〔集解〕惠棟曰會天文志作魯。 襲安陽侯、爲虎賁中郞將、又封統弟秉爲淯陽侯。宗族皆列校・郞將。〔集解〕通鑑胡注列校謂北軍五校郞將卽三署郞中郞將。 帝多內幸、博採宮女至五六千人、及驅役從使、〔集解〕通鑑胡注驅役者嬖幸挾勢驅掠良人以供掖庭私役者也從使者趨勢附力樂從而爲之使也。 復兼倍於此。而后恃尊驕忌、與帝所幸郭貴人更相譖訴。八年、詔廢后、送暴室、以憂死。 漢官儀曰、「暴室在掖庭內、丞一人、主宮中婦人疾病者。其皇后・貴人有罪、亦就此室也。」 立七年。葬在北邙。從父河南尹萬世及會皆下獄死。統等亦繫暴室、〔集解〕惠棟曰天文志時又有越騎校尉鄧弻侍中監羽林左騎鄧德右騎鄧壽議郞鄧秉皆繫暴室。 免官爵、歸本郡、財物沒入縣官。
桓思竇皇后諱妙、章德皇后從祖弟之孫女也。父諱武、〔集解〕先謙曰官本無三字考證云此句下監本有又諱武三字注王會汾云按下文有太后父大將軍武句此處不復須注且后父亦不當言諱也明是後人添入今從宋本刪。 延熹八年、鄧皇后廢、后以選入掖庭爲貴人、其冬、立爲皇后、而御見甚稀、帝所寵唯采女田聖等。永康元年冬、帝寢疾、遂以聖等九女皆爲貴人。及崩、無嗣、后爲皇太后。太后臨朝定策、立解犢侯宏、〔集解〕先謙曰犢當爲瀆下脫亭字官本有。 是爲靈帝。太后素忌忍、積怒田聖等、桓帝梓宮尙在前殿、遂殺田聖。又欲盡誅諸貴人、中常侍管霸・蘇康苦諫、乃止。時太后父大將軍武謀誅宦官、而中常侍曹節等矯詔殺武、遷太后於南宮雲臺、家屬徙比景。竇氏雖誅、帝猶以太后有援立之功、建寧四年十月朔、率羣臣朝于南宮、親饋上壽。黃門令董萌 漢官儀曰、「黃門令秩六百石。」 因此數爲太后訴怨、帝深納之、供養資奉有加於前。中常侍曹節・王甫疾萌附助太后、誣以謗訕永樂宮、 靈帝母所居也。訕、謗毀也。 萌坐下獄死。熹平元年、太后母卒於比景、后感疾而崩。立七年。合葬宣陵。
孝仁董皇后諱某、河閒人。爲解犢侯萇夫人、 萇、河閒孝王開孫淑之子也。〔集解〕先謙曰侯上脫亭字官本有。 生靈帝。建寧元年、帝卽位、追尊萇爲孝仁皇、陵曰愼陵、以后爲愼園貴人。及竇氏誅、明年、帝使中常侍迎貴人、幷徵貴人兄寵到京師、上尊號曰孝仁皇后、居南宮嘉德殿、 嘉德殿在九龍門內。 宮稱永樂。拜寵執金吾。後坐矯稱永樂后屬請、下獄死。及竇太后崩、始與朝政、使帝賣官求貨、自納金錢、盈滿堂室。中平五年、以后兄子衞尉脩侯重 脩、今德州縣、故城在縣南。「脩」今作「蓨」、音條。〔集解〕先謙曰在今河閒府景州南州志十三里南條城。 爲驃騎將軍、領兵千餘人。初、后自養皇子協、數勸帝立爲太子、而何皇后恨之、議未及定而帝崩。何太后臨朝、重與太后兄大將軍進權埶相害、后每欲參干政事、太后輒相禁塞。后忿恚詈言曰、「汝今輈張、怙汝兄耶。 輈張猶彊梁也。〔集解〕惠棟曰尙書無逸篇譸張爲幻陸德明云譸竹求反馬融本作輈爾雅及詩作侜同侜張誑也揚雄國三老箴云負乘覆餗姦寇侏張李善注輈與侏古字通張由切丁度云李頤說狂屈侜張似人而非也續漢書后憤恚嗔罵曰汝欲怪大將軍邪勅驃騎斬大將軍頭來與此異也。 當敕驃騎斷何進頭來。」何太后聞、以吿進。進與三公及弟車騎將軍苗等奏、「孝仁皇后使故中常侍夏惲・永樂太僕封諝等交通州郡、 漢官儀曰、「永樂太僕、用中人爲之。」 辜較在所珍寶貨賂、悉入西省。 辜較、解見靈紀。西省、卽謂永樂宮之司。 蕃后故事不得留京師、 蕃后謂平帝母衞姫。時王莽攝政、恐其專權、后不得留在京師、故云故事也。 輿服有章、膳羞有品。請永樂后遷宮本國。」奏可。何進遂舉兵圍驃騎府、收重、重免官自殺。〔集解〕先謙曰疑當作免重官重自殺而傳寫倒脫也。 后憂怖、疾病暴崩、〔集解〕通鑑考異云案九州春秋太后憂懼自殺。 在位二十三年。民閒歸咎何氏。喪還河閒、合葬愼陵。
靈帝宋皇后諱某、扶風平陵人也、肅宗宋貴人之從曾孫也。〔集解〕劉攽曰案宋貴人安得有從曾孫姓宋者當是漏一父字汪文臺曰御覽百三十七引續漢書貴人之從孫。 建寧三年、選入掖庭爲貴人。明年、立爲皇后。父酆、執金吾、封不其鄕侯。 不其、縣、屬琅邪郡、故城在今萊州卽墨縣西南、蓋其縣之鄕也。其音基。決錄注、「酆字伯遇。」〔集解〕錢大昕曰案伏湛於建武六年封不其侯傳國八世至獻帝時始絕而宋酆於靈帝之世得封不其鄕侯者伏氏食邑三千六百戶除所食之外尙有它鄕也先謙曰在今萊州府卽墨縣西南縣志二十七里不其社。 后無寵而居正位、後宮幸姫眾、共譖毀。初、中常侍王甫枉誅勃海王悝及妃宋氏、 熹平元年、王甫譖悝與中常侍鄭颯交通、欲迎立悝、悝自殺、妃死獄中也。 妃卽后之姑也。甫恐后怨之、及與太中大夫程阿共搆言皇后挾左道祝詛、 禮記曰、「執左道以亂眾、殺無赦。」鄭玄注云、「左道、若巫蠱也。」 帝信之。光和元年、遂策收璽綬。后自致暴室、以憂死。在位八年。父及兄弟竝被誅。諸常侍・小黃門在省闥者、皆憐宋氏無辜、共合錢物、收葬廢后及酆父子、歸宋氏舊塋皋門亭。 詩云、「迺立皋門。」注云、「王之郭門曰皋門。」漢官儀曰、「十二門皆有亭。」 帝後夢見桓帝怒曰、「宋皇后有何罪過、而聽用邪孽、使絕其命。勃海王悝旣已自貶、又受誅斃。今宋氏及悝自訴於天、上帝震怒、 上帝、天也。震、動也。書曰「帝乃震怒」也。 罪在難救。」夢殊明察。帝旣覺而恐、以事問於羽林左監許永 續漢志曰、「羽林左監一人、秩六百石、主羽林左騎。右亦如之。」「永」或作「詠。」〔集解〕惠棟曰謝承書永字游光靈帝時爲司隸校尉是時奄寺在內竝貴幸用勢於時永舉法無所迥避中官子弟爲令長官者竝棄官去威烈風行於是深見怨於宰官遂見誣譖當下廷尉永謂友人曰永年七十庶幾以忠義致身未得殲姦人之首而先賊受害何能復入奏對刀筆吏遂仰藥而死。 曰、「此何祥。其可禳乎。」 禳謂除也。 永對曰、「宋皇后親與陛下共承宗廟、母臨萬國、厯年已久、海內蒙化、過惡無聞。而虛聽讒妬之說、以致無辜之罪、身嬰極誅、禍及家族、天下臣妾、咸爲怨痛。勃海王悝、桓帝母弟也。處國奉藩、未嘗有過。〔集解〕惠棟曰史弻傳弻遷北軍中候是時北海王悝素行險辟譖傲多不法弻懼其驕悖爲亂乃上封事帝以至親不忍下其事後悝竟坐逆謀貶爲癭陶王蔡邕集亦云悝懷逆謀黜封癭陶王洪适案趙相劉衡碑云渤海王帝之冢弟不遵憲典君以特選爲郞中令如史所載則渤海王死非其罪似作碑者附會時論辭有溢惡然威宗紀延熹八年書渤海王悝謀反降爲癭陶王後二年復舊則渤海王亦非身端行治者孝靈之夢則齊諧家所志也棟案孝靈之夢載在干寶搜神范氏撰方術傳多取材於干氏非實錄也。 陛下曾不證審、遂伏其辜。昔晉侯失刑、亦夢大厲被髮屬地。 左傳曰、「晉侯夢大厲、被髮及地、搏膺而踊曰、『殺余孫、不義、余得請于帝矣。』」杜預注曰、「厲鬼、趙氏之先祖也。晉侯先殺趙同・趙括、故怒也。」 天道明察、鬼神難誣。宜幷改葬、以安冤魂。反宋氏之徙家、復勃海之先封、以消厥咎。」帝弗能用、尋亦崩焉。
靈思何皇后諱某、南陽宛人。家本屠者、以選入掖庭。 風俗通曰、「漢以八月算人。后家以金帛賂遺主者以求入也。」〔集解〕惠棟曰續漢書進父眞死以妹倚黃門得入掖庭案何進傳蹇碩與趙忠書曰中常侍郭勝進同郡人也太后及進之貴幸勝有力焉然則幸由郭勝得入掖庭也。 長七尺一寸。生皇子辯、養於史道人家、號曰史侯。 道人謂道術之人也。獻帝春秋曰、「靈帝數失子、不敢正名、養道人史子助家、號曰史侯。」〔集解〕先謙曰官本助作眇。 拜后爲貴人、甚有寵幸。性彊忌、後宮莫不震懾。光和三年、立爲皇后。明年、追號后父眞爲車騎將軍・舞陽宣德侯、因封后母興爲舞陽君。時王美人任娠、 左傳曰、「邑姜方娠。」杜預注曰、「懷胎爲娠。」音之刃反、一音身。 畏后、乃服藥欲除之、而胎安不動、又數夢負日而行。四年、生皇子協、后遂鴆殺美人。〔集解〕惠棟曰續漢書渴飮米粥遂暴薨。 帝大怒、欲廢后、諸宦官固請得止。董太后自養協、號曰董侯。
王美人、趙國人也。〔集解〕李良裘曰后紀序曰同居正號者竝列於篇私恩追尊者隨事附出此紀例也卷內自賈貴人以下皆應附各紀之末不應叧傳此必非范氏之舊先謙曰元書不提行正應隨事附見之例下文紀序何后事其明證也此自後人傳寫之誤李說非。 祖父苞、〔集解〕惠棟曰袁宏紀苞治尙書父章襲苞業居貧有子二人男斌女曰榮榮卽后也。 五官中郞將。美人豐姿色、聰敏有才明、能書會計、 會計謂總會其數而算。 以良家子應法相選入掖庭。帝愍協早失母、又思美人、作追德賦・令儀頌。中平六年、帝崩、皇子辯卽位、尊后爲皇太后。太后臨朝。后兄大將軍進欲誅宦官、反爲所害、舞陽君亦爲亂兵所殺。幷州牧董卓被徵、將兵入洛陽、陵虐朝廷、遂廢少帝爲弘農王〔集解〕黃山曰或謂少帝當書皇子辯非詳靈紀。 而立協、是爲獻帝。扶弘農王下殿、北面稱臣。太后鯁涕、羣臣含悲、莫敢言。董卓又議太后踧迫永樂宮、至令憂死、逆婦姑之禮、乃遷於永安宮、因進酖、弑而崩。在位十年。董卓令帝出奉常亭舉哀、 華延儁洛陽記曰、「城內有奉常亭。」 公卿皆白衣會、不成喪也。 有凶事素服而朝、謂之白衣會。左傳曰、「不書葬、不成喪。」 合葬文昭陵。初、太后新立、當謁二祖廟、欲齋、輒有變故、如此者數、竟不克。時有識之士心獨怪之、後遂因何氏傾沒漢祚焉。明年、山東義兵大起、討董卓之亂。卓乃置弘農王於閣上、使郞中令李儒進酖、曰、「服此藥、可以辟惡。」王曰、「我無疾、是欲殺我耳。」不肯飮。强飮之、不得已、乃與妻唐姫及宮人飮讌別。酒行、王悲歌曰、「天道易兮我何艱。棄萬乘兮退守蕃。逆臣見迫兮命不延、逝將去汝兮適幽玄。」因令唐姫起舞、姫抗袖而歌 抗、舉也。 曰、「皇天崩兮后土頽、 史記、周烈王崩、周人爲齊威王曰「天崩地拆」也。〔集解〕先謙曰官本爲作謂古字通。 身爲帝兮命夭摧。死生路異兮從此乖、奈我煢獨兮心中哀。」因泣下嗚咽、坐者皆歔[𠫤欠]。王謂姫曰、「卿王者妃、埶不復爲吏民妻。自愛、從此長辭。」遂飮藥而死。時年十八。唐姫、潁川人也。王薨、歸鄕里。父會稽太守瑁欲嫁之、姫誓不許。及李傕破長安、遣兵鈔關東、略得姫。傕因欲妻之、固不聽、而終不自名。 不自名少帝之姫也。袁宏紀曰、「爲傕所略、不敢自言。」 尙書賈詡知之、 魏志曰、「詡字文和、姑臧人。少時漢陽閻忠見而異之、曰、『詡有良・平之才。』」 以狀白獻帝。帝聞感愴、乃下詔迎姫、置園中、使侍中持節拜爲弘農王妃。初平元年二月、葬弘農王於故中常侍趙忠成壙中、 趙忠元有成壙、因而葬焉。 諡曰懷王。帝求母王美人兄斌、斌將妻子詣長安、賜第宅田業、拜奉車都尉。興平元年、帝加元服。有司奏立長秋宮。詔曰、「朕稟受不弘、遭値禍亂、未能紹先、以光故典。皇母前薨、未卜宅兆、禮章有闕、中心如結。 詩云、「心如結兮。」 三歲之慼、蓋不言吉、且須其後。」於是有司乃奏追尊王美人爲靈懷皇后、改葬文昭陵、儀比敬・恭二陵、 敬、章帝陵。恭、安帝陵。〔集解〕陳景雲曰謂如恭懷梁后葬敬西陵恭愍李后葬恭北陵之禮不言西北者省文耳注非。 使光祿大夫持節行司空事奉璽綬、斌與河南尹駱業復土。斌還、遷執金吾、封都亭侯、 凡言都亭者、竝城內亭也。漢法、大縣侯位視三公、小縣侯位視上卿、鄕亭・侯視中二千石也。 食邑五百戶。病卒、贈前將軍印綬、謁者監護喪事。長子端襲爵。
獻帝伏皇后諱壽、琅邪東武人、 東武、今密州諸城縣。〔集解〕先謙曰今靑州府諸城縣治。 大司徒湛之八世孫也。父完、沈深有大度、襲爵不其侯、尙桓帝女陽安公主、 陽安、縣、屬汝南郡、故城在今豫州朗山縣東北。〔集解〕先謙曰注已見上卷此重出。 爲侍中。初平元年、從大駕西遷長安、后時入掖庭爲貴人。興平二年、立爲皇后、完遷執金吾。帝尋而東歸、李傕・郭氾等追敗乘輿於曹陽、〔集解〕先謙曰注見帝紀。 帝乃潛夜度河走、 度所在今陝州陝縣北。水經曰銅翁仲所沒處、是獻帝東遷潛度所。 六宮皆步行出營。 周禮曰、「王后率六宮之人。」鄭玄注曰、「六宮之人、夫人以下、分居后之六宮者。」 后手持縑數匹、董承使符節令孫徽以刃脇奪之、殺傍侍者、血濺后衣。 濺音子見反。 旣至安邑、御服穿敝、唯以棗栗爲糧。建安元年、拜完輔國將軍、儀比三司。完以政在曹操、自嫌尊戚、乃上印綬、拜中散大夫、尋遷屯騎校尉。十四年卒、子興嗣。〔集解〕先謙曰官本興作典。 自帝都許、守位而已、宿衞兵侍、莫非曹氏黨舊姻戚。議郞趙彥嘗爲帝陳言時策、曹操惡而殺之。其餘內外、多見誅戮。操後以事入見殿中、帝不任其憤、因曰、「君若能相輔、則厚、不爾、幸垂恩相捨。」操失色、俛仰求出。舊儀、三公領兵朝見、令虎賁執刃挾之。操出、顧左右、汗流浹背、 浹、徹也、音子協反。 自後不敢復朝請。董承女爲貴人、操誅承而求貴人殺之。帝以貴人有𡜟、 說文曰、「𡜟、孕也。」音仁蔭反。 累爲請、不能得。后自是懷懼、乃與父完書、言曹操殘逼之狀、令密圖之。完不敢發。至十九年、事乃露泄。操追大怒、遂逼帝廢后、假爲策曰、「皇后壽、得由卑賤、登顯尊極、自處椒房、 漢官儀曰、「皇后稱椒房、取其蕃實之義也。」詩云、「椒聊之實、蕃衍盈升。」 二紀于茲。旣無任・姒徽音之美、 太任、文王母。太姒、武王母。徽、美也。詩云、「太姒嗣徽音。」 又乏謹身養己之福、 左傳曰、「人受天地之中以生、謂之命。能者養之以福、不能者敗以取禍。」 而陰懷妬害、苞藏禍心、弗可以承天命、奉祖宗。今使御史大夫郗慮持節策詔、其上皇后璽綬、 蔡邕獨斷曰、「皇后赤綬玉璽。」續漢志曰、「乘輿黃赤綬、四綵黃赤縹紺、湻黃圭、綬長二丈九尺九寸、五百首。太皇太后・皇太后、其綬皆與乘輿同。」 退避中宮、遷于它館。嗚呼哀哉。自壽取之、未致于理、爲幸多焉。」又以尙書令華歆爲郗慮副、 魏志曰、「華歆字子魚、平原高唐人。代荀彧爲尙書令。慮字鴻預、山陽高平人。」 勒兵入宮收后。閉戶藏壁中、〔集解〕劉攽曰案文少一后字。 歆就牽后出。〔集解〕惠棟曰曹瞞傳歆壞戶廢壁牽后出也。 時帝在外殿、引慮於坐。后被髮徒跣行泣過訣曰、「不能復相活邪。」帝曰、「我亦不知命在何時。」顧謂慮曰、「郗公、天下寧有是邪。」遂將后下暴室、以幽崩。所生二皇子、皆酖殺之。后在位二十年、兄弟及宗族死者百餘人、母盈等十九人徙涿郡。
獻穆曹皇后諱節、 諡法曰、「布德執義曰穆。」 魏公曹操之中女也。建安十八年、操進三女憲・節・華爲夫人、聘以束帛玄纁五萬匹、小者待年於國。 留住於國、以待年長。 十九年、竝拜爲貴人。及伏皇后被弑、明年、立節爲皇后。魏受禪、遣使求璽綬、后怒不與。如此數輩、后乃呼使者入、親數讓之、以璽抵軒下、 抵、擲也。軒、闌校也。〔集解〕先謙曰官本璽下有綬字。 因涕泣橫流曰、「天不祚爾。」〔集解〕惠棟曰續漢書作天不祚此璽。 左右皆莫能仰視。后在位七年。魏氏旣立、以后爲山陽公夫人。自後四十一年、魏景初元年薨、合葬禪陵、車服禮儀皆依漢制。〔集解〕先謙曰續漢書云孝獻曹后丞相魏王操之女也名憲建安十八年上納操二女憲節於後宮皆爲貴人明年憲爲皇后帝禪位於魏憲拜山陽夫人見御覽百三十七又云獻穆曹皇后諱節操女也魏受禪遣使求璽綬后怒以璽綬投軒下因涕泣橫流曰天不祚此璽見書鈔百三十一御覽六百八十二俱見汪氏文臺所輯引先謙案憲無薨年節安得爲后禪位之後仍是憲拜夫人置節何地顯然謬誤所當駁正。
論曰、漢世皇后無諡、皆因帝諡以爲稱。雖呂氏專政、上官臨制、亦無殊號。 上官、昭帝后也。 中興、明帝始建光烈之稱、其後竝以德爲配、至於賢愚優劣、混同一貫、故馬・竇二后俱稱德焉。其餘皇帝之庶母〔集解〕先謙曰官本皇作唯是。 及蕃王承統、以追尊之重、特爲其號、恭懷・孝崇之比是也。初平中、蔡邕始追正和熹之諡、 蔡邕集諡議曰、「漢世母氏無諡、至于明帝始建光烈之稱、是後轉因帝號加之以德、上下優劣、混而爲一、違禮『大行受大名、小行受小名』之制。諡法『有功安人曰熹。』帝后一體、禮亦宜同。大行皇太后諡宜爲和熹。」 其安思・順烈以下、皆依而加焉。
贊曰、坤惟厚載、陰正乎內。 易曰、「坤厚載物。」又曰、「女正位乎內、男正位乎外。」 詩美好逑、 逑、匹也。詩云、「𥥆窕淑女、君子好逑。」言后妃有關睢之德、爲君子好匹。 易稱歸妹。 兌下震上、歸妹卦也。婦人謂嫁曰歸、妹爲少女之稱。兌爲少陰、震爲長陽、少陰而承長陽、悅以動之、歸妹之象也。以六五與九二相應、五爲王侯、故易言「帝乙歸妹。」 祁祁皇孋、言觀貞淑。 祁祁、眾多也。孋亦儷也。觀、示也。言諸后皆示其貞淑、配皇爲儷。案字書無「孋」字、相傳音麗、蕭該音離。〔集解〕惠棟曰漢郭甫碑曰先生有四男三女高賢姣孋富貴顯榮其季女文明潁川之夫人也戰國策鄒忌妻曰公姣且麗則孋卽麗也。 媚茲良哲、承哉天祿。〔集解〕先謙曰官本哉作我是。 班政蘭閨、宣禮椒屋。 班固西都賦曰、「後宮則掖庭椒房、后妃之室。蘭林蕙草、披香發越。」蘭林、殿名、故言蘭閨。椒屋卽椒房也。 旣云德升、亦曰幸進。 德升謂馬・鄧等也。幸進謂閻・何之類也。 身當隆極、族漸河潤。 公羊傳曰「河海潤千里」也。 視景爭暉、方山竝峻。乘剛多阻、行地必順。 易屯卦象曰、「六二之難、乘剛也。」又坤卦曰、「牝馬地類、行地無疆。」王弻注云、「地之所以得無疆者、以卑順行之故也。」 咎集驕滿、福協貞信。慶延自己、禍成誰釁。
漢制、皇女皆封縣公主、儀服同列侯。 漢法、大縣侯視三公。 其尊崇者、加號長公主、儀服同蕃王。 蔡邕曰、「帝女曰公主、姊妹曰長公主。」建武十五年、封武陽公主爲長公主、卽是帝女尊崇亦爲長、非惟姊妹也。輿服志曰「長公主赤罽輧車與諸侯同綬」也。 諸王女皆封鄕・亭公主、儀服同鄕・亭侯。 鄕・亭侯視中二千石。 肅宗唯特封東平憲王蒼・琅邪孝王京女爲縣公主。 東平王傳曰、「封蒼女五人爲縣公主。」孝王女、傳不見其數。 其後安帝・桓帝妹亦封長公主、同之皇女。 案、鄧禹玄孫少府襃尙舞陰長公主、耿弇曾孫侍中良尙漢陽公主、岑彭玄孫魏郡守煕尙涅陽長公主、來歙玄孫虎賁中郞將定尙平氏長公主、竝安帝妹也。長社・益陽公主、桓帝妹也。解見上。〔集解〕錢大昭曰漢陽公主當從耿弇傳作濮陽長公主惠棟曰長社公主桓帝姊注誤爲桓帝妹。 其皇女封公主者、所生之子襲母封爲列侯、 馮定、獲嘉公主子、襲封獲嘉侯、馮奮、平陽公主子、襲封平陽侯。此其類也。 皆傳國於後。鄕・亭之侯、則不傳襲。其職僚品秩、事在百官志。 沈約謝儼傳曰、「范曄所撰十志、一皆托儼。搜撰垂畢、遇曄敗、悉蠟以覆車。宋文帝令丹陽尹徐湛之就儼尋求、已不復得、一代以爲恨。其志今闕。」續漢志曰、「諸公主家令一人、六百石、丞一人、三百石、其餘屬吏、增減無常。」漢官儀曰「長公主傅一人、私府長一人、食官一人、永巷長一人、家令一人、秩皆六百石、各有員吏。而鄕公主傅一人、秩六百石、僕一人、六百石、家丞一人、三百石」也。〔集解〕錢大昕曰按蔚志今已失傳其名目可攷者有五行天文志見蔡邕傳有禮樂輿服志見東平王蒼傳有百官志見此紀。 不足別載、故附于后紀末。
皇女義王、建武十五年封舞陽長公主、適延陵鄕侯・太僕梁松。 舞陽、縣、屬潁川郡。松、梁統之子。其傳云、「尙光武女舞陰公主。」又鄧訓傳、「舞陰公主子梁扈、有罪、訓與交通。」此云舞陽、誤也。〔集解〕錢大昕曰舞陰與涅陽館陶二主同時以皇女封但當云公主耳其加長字當在明章之世史家省文倂作一事書之也蔡邕獨斷云帝女曰公主姊妹曰長公主此漢家故事章懷据此文謂帝女尊崇亦爲長非唯姊妹失其旨矣。 松坐誹謗誅。
皇女中禮、十五年封涅陽公主、適顯親侯・大鴻臚竇固、 涅陽、屬南郡。顯親、縣、屬漢陽郡。固、竇融子。〔集解〕先謙曰涅陽在今南陽府鎭平縣南顯親今秦州秦安縣西北。 肅宗尊爲長公主。
皇女紅夫、十五年封館陶公主、適駙馬都尉韓光。光坐與淮陽王延謀反誅。
皇女禮劉、十七年封淯陽公主、適陽安侯・長樂少府郭璜。 璜、郭況子也。 璜坐與竇憲謀反誅。
皇女綬、 「綬」一作「緩。」 二十一年封酈邑公主、適新陽侯世子陰豐。豐害主、誅死。 酈、縣、屬南陽郡、音擲亦反。新陽、縣、屬汝南郡。豐、陰就子。〔集解〕先謙曰酈邑注見帝紀新陽今潁州府太和縣西北縣志六十里信陽城。
世祖五女
皇女姫、永平二年封獲嘉長公主、適楊邑侯・將作大匠馮柱。 獲嘉、縣、屬河內郡。楊邑、縣、屬太原郡。柱、馮魴子。〔集解〕先謙曰獲嘉今衞輝府新鄕縣西南十二里柱子石襲封縣南十里又有馮石城石所築楊邑本或作陽邑在今太原府太谷縣東南十五里。
皇女奴、三年封平陽公主、 平陽、縣、屬河東郡。 適大鴻臚馮順。 順、勤子也。〔集解〕先謙曰官本考證云監本誤作馮魴子也從宋本改。
皇女迎、 「迎」或作「延。」 三年封隆慮公主、 隆慮、縣、屬河內郡。〔集解〕先謙曰今彰德府林縣治。 適牟平侯耿襲。 牟平、縣、屬東萊郡。襲、耿弇弟舒之子。〔集解〕先謙曰今登州府城東南九十里。
皇女次、三年封平氏公主。 平氏、縣、屬南陽郡。旣不言所適、不顯始終、蓋史闕之也。它皆倣此。〔集解〕先謙曰平氏今南陽府桐柏縣西。
皇女致、三年封沁水公主、 沁水、縣、屬河內郡。〔集解〕先謙曰今懷慶府濟源縣東北。 適高密侯鄧乾。 乾、鄧震之子、禹之孫。
皇女小姫、十二年封平皋公主、 平皋、縣、屬河內郡。〔集解〕先謙曰今懷慶府温縣東。 適昌安侯・侍中鄧蕃。 昌安、縣、屬高密國。蕃、鄧襲子、禹之孫也。
皇女仲、十七年封浚儀公主、適軮侯・ 「軮」、志作「軑」、音伏。師古曰、「又音徒系反。」 黃門侍郞王度。 鞅、縣、屬江夏郡。度、王符子、霸之孫。〔集解〕惠棟曰江夏郡有軮侯國王霸傳亦作軮先謙曰今光州光山縣西北。
皇女惠、十七年封武安公主、適征羌侯世子黃門侍郞來稜、 征羌、縣、屬汝南郡。稜、襃之子、歙之孫。〔集解〕先謙曰征羌今許州郾城縣東南。 安帝尊爲長公主。
皇女臣、建初元年封魯陽公主。 魯陽、縣、屬南陽郡。〔集解〕先謙曰魯陽今汝州魯山縣治。
皇女小迎、元年封樂平公主。 樂平、太淸縣、屬東郡、章帝更名。〔集解〕先謙曰今東昌府堂邑縣東南四十里。
皇女小民、元年封成安公主。 成安、縣、屬潁川郡。〔集解〕先謙曰今汝州東南。
顯宗十一女
皇女男、建初四年封武德長公主。
皇女王、四年封平邑公主、 平邑、縣、屬代郡、今魏郡昌樂東北又有平邑城。〔集解〕先謙曰今大同府陽高縣西南。 適黃門侍郞馮由。
皇女吉、永元五年封陰安公主。 陰安、縣、屬魏郡。〔集解〕先謙曰今大名府淸豐縣北。
肅宗三女
皇女保、延平元年封修武長公主。 修武、縣、屬河內郡。〔集解〕先謙曰注見帝紀。
皇女成、元年封共邑公主。 共、縣、屬河內郡。〔集解〕先謙曰今衞輝府輝縣治。
皇女利、元年封臨潁公主、 縣、屬潁川郡。〔集解〕先謙曰今許州臨潁縣西北舊志十五里。 適卽墨侯・侍中賈建。 卽墨、縣、屬膠東國。建、賈參子、復之曾孫。〔集解〕先謙曰今萊州府平度州東南舊志俗名康王城。
皇女興、元年封聞喜公主。 聞喜、縣、屬河東郡。〔集解〕先謙曰今絳州聞喜縣西南。
和帝四女
皇女生、永和三年封舞陽長公主。〔集解〕先謙曰今南陽府舞陽縣西。
皇女成男、三年封冠軍長公主。 冠軍、縣、屬南陽郡。〔集解〕先謙曰今南陽府鄧州西北。
皇女廣、永和六年封汝陽長公主。 汝陽、縣、屬汝南郡。〔集解〕先謙曰今陳州府商水縣西北。
順帝三女
皇女華、延熹元年封陽安長公主、適不其侯・輔國將軍伏完。 完、伏湛五世孫。〔集解〕何焯曰以伏后紀及湛傳參校五世誤當作七世。
皇女堅、七年封潁陰長公主。 潁陰、縣、屬潁川郡。〔集解〕先謙曰今許州治。
皇女修、九年封陽翟長公主。
桓帝三女
皇女某、光和三年封萬年公主。
靈帝一女
皇后紀下安思閻皇后紀追尊后母宗爲滎陽君注婦人封君儀比公主油犍輧車 公主之公原誤宮據續志正油犍輧車今續志作油畫輧車。
詐遣司徒劉喜 錢大昭曰喜當作熹案本書安紀順紀皆作熹通鑑此亦作熹惟袁紀兩見皆作喜。
其夕乃發喪尊后曰皇太后皇太后臨朝 案安帝崩太子保旣廢所立未定而先尊后爲皇太后先事臨朝不知尊將誰屬然其後桓思竇后亦卽援此爲例矣悖理亂制又西京以來所未有也。
孝崇匽皇后紀乃就博陵尊后爲孝崇皇后 周壽昌曰后始制於梁太后繼復爲梁冀所制冀未誅而后已崩雖尊爲后未得一日供養京師也。
詔安平王豹 錢大昭曰豹疑當作續。
長社益陽二長公主注長社公主桓帝姊耿弇弟羇玄孫援尙焉集解官本注羇作霸授作援 案據耿弇傳作霸作援知羇授皆譌字。
桓帝鄧皇后紀詔廢后送暴室以憂死 周壽昌曰五行志鄧后坐酗上送暴室令自殺則非但以憂死也。 立七年葬在北邙 錢大昭曰在閩本作于案官本亦作於。
桓思竇皇后紀父諱武集解先謙曰官本無三字考證云至今從宋本刪 案今各舊本父諱武三字皆作正文顧炎武云諱字衍意謂緣上有諱妙之諱故誤衍也是顧所據本三字亦正文矣據官本考證則北監本三字乃爲注文此又有別蓋如爲正文官本卽亦不得遽刪也。
黃門令董萌注黃門令秩六百石 注令原作之據正文改錢大昭曰之當作令是錢所據本注令亦原作之也官本不誤。
熹平元年太后母卒於比景后感疾而崩 太后下原無母字據通鑑補王鳴盛曰太后之下脫母字后之上脫太字是王所據本亦原與是本同官本依監本轉刊后上仍脫太字惟通鑑二字均不脫蓋旣王說所本也。
孝仁董皇后紀以后兄子衞尉脩侯重注脩今作蓨音條 官本文注脩均作修蓨亦作蓚音條作音修案前志信都國脩莽曰脩治顏注脩音條功臣表周勃封國字亦作修外戚思澤侯表序脩侯犯色字仍作脩顏注皆音條周亞夫傳則徑作條續志改屬勃海郡字還作修晉志則作蓨然觀史記周勃世家注引徐廣云表皆作蓨似作蓨亦不自晉始大抵蓨修蓨條可通作而音則一以條爲正也至官本注之作蓚音修殆沿監本之失。
初后自養皇子協 侯康曰御覽一百三十七引續漢書暴室嗇夫朱直擁養獨擇乳母歲餘永樂后自將護。
靈帝宋皇后紀肅宗宋貴人之從曾孫也集解劉攽曰案宋貴人安得有從曾孫姓宋者至貴人之從孫 周壽昌曰宋貴人但不得有曾孫姓宋者耳今云從曾孫自是同父兄弟之曾孫不待於從下加父字案袁紀皇后宋氏宋隱之從孫也考肅宗宋貴人卽淸河王慶之母安帝追諡爲敬隱后宋隱之從孫乃宋隱后從孫之訛與續漢書說合作從曾孫仍脫父字。
父酆執金吾封不其鄕侯集解錢大昕曰至尙有它鄕也 案不其縣後漢已省據袁紀酆作豐不其鄕侯作不期侯續志東萊郡有不期侯國故屬琅邪卽不其縣地也。
以事問於羽林左監許永集解惠棟曰謝承書永字游光靈帝時爲司隸校尉 侯康曰姚氏補逸引謝書云永爲司隸校尉舉法無所迴避京師號曰許游光案馬融廣成頌捎罔兩拂游光張平子東京賦殪野仲而殲游光注野仲游光惡鬼也然則許永不當取以爲字當是時人畏其舉法避之如鬼魅因舉以相目耳魏志夏侯太初傳注引魏略云李豐兄弟如游光亦以鬼目人也又續五行志一載太常許永與中常侍管霸蘇康代作脣齒者疑非一人今案黨錮傳羊陟遷尙書令以前太尉劉寵司隸校尉許永等淸亮在公薦舉升進帝嘉之拜陟河南尹會黨事起免官禁錮卒於家是許永爲司隸校尉在羊陟未爲河南尹之前錢大昭補表載陟爲河南尹係光和元年宋后卽以是年十月廢則永是時已爲司隸校尉不應後反降爲羽林左監惠氏侯氏各引謝書亦皆無永爲羽林左監事其爲非對夢之許永可知矣惟五行志之許永官本作許詠與章懷注永或作詠正合觀宋后之以憂死諸常侍小黃門在省闥者旣皆憐宋氏無辜合錢收葬詠夙與宦官比爲后及勃海王悝乞恩亦正所以迎合宦官史特不以人廢言耳是許永雖非一而對夢之許永似卽五行志之永或作詠者矣然管霸蘇康均於靈帝卽位之初爲竇武奏誅詠在前已官太常亦不應於靈帝末年反降爲羽林左監意管蘇誅時詠亦坐廢武死乃因緣宦官復進也。
靈思何皇后紀卓乃置弘農王於閣上至王薨歸鄕里 侯康曰御覽九十二引英雄記云置王閣上薦之以棘召王太傅責之曰弘農王病困何故不白遂遣兵迫守太醫致藥卽日王及妃唐氏皆薨今紀明載唐姫潁川人王薨歸鄕里則謂妃與王同日薨者誤也。
葬弘農王於故中常侍趙忠成壙中 沈銘彝曰趙岐之壽藏侯覽之壽冢與此所云成壙皆卽後世生壙壽壙也案宦者傳趙忠因與張讓等共謀殺何進爲袁紹所捕斬蓋其冢宅皆沒入官。
食邑五百戶 戶官本作石誤。
獻帝伏皇后紀父完沈深有大度襲爵不其侯 通典後漢獻帝皇后父伏完朝賀公廷完拜如眾臣及皇后在離宮后拜如子禮三公八座議不決鄭玄議曰春秋桓九年祭公來遂逆王后於紀九年紀季姜歸於京師嫁於天子雖己女成言曰王后明當時之尊得加父母也紀李姜歸於京師更稱其字得行禮而戒之其尊安可加父母今不其亭侯在京師禮事出入宜從臣禮若后適離宮及歸寧父母從子禮案伏湛傳建武六年徙封湛爲不其侯邑三千六百戶遣就國則本縣侯也續志功大者食縣小者食鄕亭今鄭議稱完爲不其亭侯則後世固已降封矣不其縣後漢旣改爲不期國或其國內之一鄕一亭仍存不其之名宋酆自爲不其鄕侯伏完自爲不其亭侯名同而爵固殊也。
六宮皆步行出營注周禮曰王后率六宮之人鄭玄注曰六宮之人夫人以下分居后之六宮者 率原譌爲年以下原譌爲天下皆依錢挍本正官本不誤。
完以政在曹操自嫌尊戚乃上印綬至十四年卒 案袁紀建安十九年冬十一月丁卯皇后伏氏廢曹操使人收后后見殺之日后父完及宗族死者百有餘人曹瞞傳亦云將后殺之完及宗族死者數百人據此紀則后見殺時完前卒已六年矣又魏志建安十九年十一月漢皇后伏氏坐昔與父故屯騎校尉完書云帝以董承被誅怨恨公辭甚醜惡發聞后廢黜死兄弟皆伏法言坐昔與完書言故屯騎校尉亦爲完已前卒之辭言兄弟皆伏法而不及父亦與范同。 子興嗣集解官本興作典 案袁紀完生五男一女長男德次雅次后次均次尊次朗無名興典者。
操追大怒 錢大昭曰閩本無追字。
獻穆曹皇后紀以后爲山陽公夫人自後四十一年魏景初元年薨 周壽昌曰自後四十一年案魏志爲魏主奐景元元年志載其年六月己未故漢獻帝夫人節薨此作景初誤景初乃魏明帝紀元也。 合葬禪陵車服禮儀皆依漢制集解先謙曰至先謙案憲無薨年節安得爲后禪位之後仍是憲拜夫人置節何地顯然謬誤所當駁正 謹案魏志建安十八年秋七月天子娉公三女爲貴人少者待年於國二十年正月天子立公中女爲皇后是操納於天子者本有三女(通鑑胡注操三女長憲次節次華節後立爲皇后。)而立爲皇后者本中女節也故范氏據以入紀袁紀乃云操以二女爲貴人大貴人立爲皇后自係本馬彪續書之說然陳壽作志於晉初漢魏事多所親歷目睹自較詳確可據。
論曰漢世皇后無諡至中興明帝始建光烈之稱 洪亮吉曰此本蔡邕和熹諡議然攷前書宣帝許后已諡共哀不得謂光烈始也今案蔡議言漢世后氏無諡就常例言耳若前漢衞思后許共哀乃因皆不壽終追爲之諡自屬變例故不之數非蔡竟忘前世事也。
其餘皇帝之庶母集解先謙曰官本皇作唯是 錢大昭曰閩本南監本皇均作惟。
恭懷孝崇之比是也 官本恭上有如字。 初平中蔡邕始正和熹之諡注蔡邕集諡議曰至諡法有功安人曰熹 熹原譌爲同據蔡邕集改官本不誤。 帝后一體禮亦宜同大行皇太后諡宜爲和熹 案因帝號加諡始自光烈至累行議諡蓋又自和熹始。
漢制皇女皆封縣公主儀服同列侯其尊崇者加號長公主儀服同蕃王注蔡邕曰帝女曰公主姊妹曰長公主 沈銘彝曰帝姑曰太主見前書東方朔傳。 建武十五年封武陽公主爲長公主 武陽官本同案下文皇女義王注文及注釋均作舞陽則此注作武陽誤。 諸王女皆封鄕亭公主儀服同鄕亭侯 沈銘彝曰前漢王女曰王主言王自主婚也亦曰翁主翁父也言父自主婚也見高成二紀及各注又王吉傳漢家列侯尙公主諸侯則國人承翁主晉灼曰娶天子女則曰尙公主國人娶諸侯女曰承翁主尙承皆卑下之名也今案綜上諸說前漢王女無幷封公主之制有之當惟和親外國以翁主爲公主耳若後漢雖封有縣與鄕亭之分而槪曰公主故王主翁主之名不復見於史。
其後安帝桓帝妹亦封長公主同之皇女注案鄧禹玄孫少府襃尙舞陰長公主至竝安帝妹也 班超傳超孫始尙淸河孝王女陰城公主順帝之姑亦安帝之妹也注漏未數。
皇女義王建武十五年封舞陽長公主 舞陽原作武陽誤同前注據本注改官本不誤。 注梁松統之子其傳云尙光武女舞陰公主 案今梁統傳作尙舞陰長公主此省長字。
皇女中禮十五年封涅陽公主適顯親侯大鴻臚竇固注固竇融子 案固乃融弟友之子自有傳不知注何以亦誤說。
皇女奴三年封平陽公主 洪亮吉曰馮勤傳稱平陽長公主蓋肅宗時所加下平皋公主小姫浚儀公主仲鄧禹王霸傳皆稱長公主與此同。 注平陽縣屬河東郡 今平陽府臨汾縣西南。
皇女致三年封沁水公主 錢大昭曰五行志作長公主。
皇女仲十七年封浚儀公主適軮侯注軮志作𲄳音伏師古曰又音徒系反 案此章懷據前書地理志文注訂誤也軮乃𲄳之譌下軮縣同伏乃汰之譌軑本从大得聲故有汰杕二音而世俗相承从犬今王霸傳仍作𲄳侯是其證也章懷本欲訂从犬之誤故引前志兼及孟顏二音以正其讀以爲音定則所从自定不虞後來寫官仍以从犬者爲正字反別增造一从央不經之軮字以當本字又因从犬而譌汰音爲伏音展轉承譌晚近字書亦遂據以加入官本但正軑字之不當从犬而於軮字疑以傳疑亦姑從蓋闕矣然前志具在不難覆案且从央之字何由得有伏音要亦易辨也。
皇女小民元年封成安公主注成安縣屬潁川郡 案前志成安有二屬潁川郡者爲侯國屬陳畱郡者乃爲縣後漢皆已省。
皇女王四年封平邑公主適黃門侍郞馮由 由卽馮順之子勤之孫也平邑勤傳作平安傳注引東觀記又作安平。
皇女利元年封臨潁公主適卽墨侍中賈建注建賈參子復之曾孫 據復傳建尙主在安帝元初元年主於安帝爲姊妹故傳稱長公主。
靈帝一女 一原作三據錢挍改官本不誤案後漢縣公主不坿此紀者如光武姊妹湖陽新野寧平三長公主安帝諸妹舞陰濮陽涅陽平氏陰城五長公主桓帝姊妹長社益陽二長公主均以本非皇女不入質帝靈帝之由外藩入繼有同安桓史不言其有姊妹當由無可考見他如竇穆之尙內黃公主伏晨之尙高平公主傳記均不系何帝則其不入亦必本非皇女也惟獻帝皇女有幾此紀乃全闕蓋自蔡邕被禍後東觀失記如靈帝女萬年公主已不能詳其名况獻帝女耶故無所據以書也然魏志述甄后言山陽公奉二女以嬪放魏又御覽三百八十九引三輔決錄竇叔高名元爲上郡計吏朝會數百人儀狀絕眾天子異之詔以公主妻之叔高時已自有妻不敢以聞方欲迎婦與訣未發而詔召叔高就第成婚藝文類聚三十亦云後漢竇元形貌絕異天子以公主妻之趙岐之成決錄在獻帝西遷之後此條言稱天子與魏志述操事稱獻帝爲天子略同則竇元所尙公主疑亦獻帝皇女之一但其封邑與名皆無可考矣至歐陽詢之纂類聚則又轉載漢人記述耳。
文責: suite
2009.04.19 一部暫定公開開始